水产品是全球贸易程度最高的食品之一。中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贸易国,水产品国际贸易总额、水产品总产量、水产品出口量、渔业从业人员数量等多项指标稳居世界首位。水产品也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品种,出口值约占农产品出口总值近三成。
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China Fisheries & Seafood Expo)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为世界级渔业盛会。在农业部的坚强领导下,在主办方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的努力下,渔博会茁壮成长二十二载,成为数一数二的行业大展。
渔博会迅速发展的22年,也是见证中国渔业乃至世界渔业发展的22年。一场展会,究竟有怎样的魅力,才能紧扣世界渔业脉搏,成为全球水产贸易的风向标,搭起全球水产人友谊的桥梁?
二十二载不寻常
1996年,首届渔博会在青岛举办。自创办之时,渔博会就是位居全球规模前列的渔业展会。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关税降低和市场进一步放开使中国渔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这一年,渔博会开始正式统计展出面积,成为“有据可依”的亚洲最大渔展。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水产品贸易趋缓。即使在这前后几年里,渔博会依然依靠国内市场的强大支撑,办得红红火火。这正印证了中国渔业的坚强发展,印证了展会的顽强生命力与独特魅力。2014年,渔博会展出面积超过世界排名第三的美国波士顿水产展。
时至今日,渔博会已在规模上与布鲁塞尔国际水产品展不相上下,并预计在2018年超越布鲁塞尔国际水产品展。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背靠体量庞大且发展迅速的中国水产市场,渔博会一直稳扎稳打,审慎扩张。规模从来不是渔博会追求的目标——渔博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业内“顶尖”完全是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展商和专业观众认可的结果。
展会规模名列世界前茅。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渔博会在全球水产展会乃至渔业贸易中的地位显露无遗:
展会规格高。渔博会一直得到农业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每届展会部领导都亲临现场指导。2013年起,每届渔博会同期举办“中外渔业对话会”,多国渔业部长或者其他高级别官员参与对话,共谋世界渔业发展大计。第22届渔博会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商,其中有19个国家和地区以国家展团的形式参加展会,集中力量,优中选优,充分展示本国渔业风采。
展出内容门类齐全。渔博会展出内容覆盖水产业全产业链,从苗种、饲料、养殖、捕捞、加工、冷藏、运输,到调味、包装、物流、互联网+、生鲜配送等,参展产品覆盖海水捕捞、养殖品种与技术,渔业配套服务等。特别是开辟了水产加工和养殖设备展区,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渔业设备展。渔博会已成为水产业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现场展示异彩纷呈。悠扬的苏格兰风笛、热情的毛利歌舞、典雅的中国古曲……各国展商为吸引观众使出了浑身解数。现场水产美食烹饪品尝更令人垂涎欲滴,中外展商高度重视,精心准备,专业大厨现场烹饪,美食专家悉心点评,观众在色、香、味方面对展品有了全面感受和认识,留下深刻印象。
同期活动丰富多样。渔博会因其参与人数多、人员层次高、覆盖领域广,成为全球渔业人对话的优质平台,因此每届还会举办各种商贸推介及专题研讨等活动。以第22届为例,同期活动主题多样:促进双边及多边贸易,如中美水产品贸易及认证研讨会、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AA)中国市场经验交流会;推动国际渔业可持续发展,如2017国际水产品可持续发展大会;探讨水产市场前沿问题,如电子商务助建中国可持续海鲜市场交流会……
“五化”铸就高水平展会
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五化”是农业部在农业展会管理中提出的目标和原则。渔博会高水平实现“五化”,展会质量过硬,全球展商和观众自然会“用脚投票”。渔博会也因此能够向世界发出中国渔业“最强音”,促进了世界渔业贸易、交流与合作。
展会功能的高质量实现。展会的核心功能是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有价值的交易平台。渔博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市场导向,为展商和采购商提供专业和贴心的服务,促进双方目的顺利达成。
渔博会作为专业展会,从不介入买卖双方的交易,也不会统计“贸易总额”。但第三方统计显示,观众及展商的满意度高,老展商和“忠实观众”占比较高,以及应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展会面积,无一不体现了渔博会极强的吸引力、号召力与影响力。
全球水产人的渔博会。近几年,渔博会海外展区占总展出面积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左右,并不断有新的境外企业和展团加入,为国内同类展会外商所占比例之最。境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的比重近20%。
高度国际化源自渔博会的“国际化基因”。据了解,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展会创办之初就具有国际化视野,立足推动中外渔业贸易,首届渔博会中外展商的比例各占一半,前三届境外展商的比例甚至略高于中方参展商。
大量外商的参与拉动了国内企业参展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渔博会的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展会效果好,不需要过多推介,名气自然一传十、十传百。加拿大等国家展团长期保持在1000平方米的大规模。近两年,印度和非洲的新兴渔业国家也摩拳擦掌,打算在渔博会的舞台上一展身手。
据展商反映,渔博会不仅是进入中国市场,而且是面向亚太市场的最佳平台。东南亚等地的水产消费增长迅速,但当地市场的体量支撑不了如此大规模的展会活动,因此当地采购商首选通过渔博会与外界对接。
“一站式”全产业链平台。渔博会展出内容覆盖水产业全产业链,成为服务水产行业的“一站式”平台。同期还举办丰富的宣传、交流、推介活动,展会上“产品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密集。
渔博会的下游产业参展商又是上游展商的直接客户和采购商,形成了良性互动。展商不仅推介自己的产品,还借机挖掘、联络上游合作伙伴。据主办方反映,“很多人‘今年是观众,明年成展商’,正因为发现了之前没有想到的市场可能性”。渔博会的展会平台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专业成就品质。作为专业展会,渔博会不仅展出专业内容,还能够确保专业人士在专业环境中开展商务活动。专业观众尤其是采购商的比例,是影响展会效果和功能目标实现的最重要因素。渔博会一直收费参观,门票价格从30元一直涨到200元,就是为了确保专业观众的参与度。据第三方统计显示,渔博会参观群体中拥有决策权的比例近9成。展商则反映,在渔博会上交换的名片相关度非常高,客户的转化率也更有保障。
信息化提升服务水平。渔博会在国内展会中较早运用信息化手段,从2006 年开始,采用国际知名信息管理公司提供的“展商、观众信息采录系统”,实现观众注册全程信息化管理,引入了二维码信息识别方式,参观证件现场打印。尽管观众数量连年创新高,但注册现场秩序井然,每位观众平均等候时间不超过2 分钟。展会上采录的展商和观众有效信息率达95%,为有针对性地改进展会服务提供了可靠信息。
目前,渔博会展位订售均在线实时进行,参展商可以通过网上展位图直观地自主选择展位,与展会主办单位实时互动,公开、公平,让展商满意信服。参展指南中的各项服务内容也在网上互动提交,保证了信息的准确和及时。
品牌效应彰显。在一个专业领域,尤其是农业领域,一场展会能够坚持22年市场化运作,并且发展越来越好,实属不易。更令人钦佩的是,渔博会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全球水产人“不可缺席”的年度盛会。
这其中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展会优质的服务“留住”了老展商、老观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展会在业内难以撼动的影响力。有展商表示,求合作也好,“秀肌肉”也罢,水产圈的头部商家每年都要在渔博会亮相,已经形成一种惯例。
尤其对行业新人来说,想要尽快在水产圈打响名声、进入市场,渔博会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平台。近几年火热的水产电商,都在渔博会上不遗余力地搭场地、搞活动、做对接。对善于利用展会的商家来说,渔博会也的确成了他们腾飞的基石。
渔博会为何成功?
渔博会的成功绝非偶然。面对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渔博会不断提升展会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渔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用“行业发展风向标”来形容渔博会并不是一句套话。水产品贸易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中国水产品贸易也是全球水产品贸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渔博会成长为全球二大渔展之一,得益于中国水产业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水产业的发展为渔博会的成长提供了内在动力,为展会发展奠定了重要产业基础。
同时,行业内新品种、技术、管理经验及发展模式也随渔博会引入国内,促进了国内水产业的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
近几年,全球渔商尤其关注中国市场。渔博会上,各国展商对中国水产市场的看法高度一致:
“中国水产市场的潜力巨大。”Salmar销售总监Gustav Witsøe说。
“我们把与中方的贸易合作放在首位。”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商务局专员Calvin Butler说。
“看好中国水产市场”来自日本的日水(NISSUI)食品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营业部经理徐雷说。
……
世界范围内,欧美日等水产品市场日趋成熟,只有中国是仍在快速增长的庞大市场。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对水产品越来越感兴趣,水产品消费持续升级。中国市场对高档水产的需求尤其旺盛,10年来高档水产进口量增长了80%。因此,各国渔商的目光都投向中国,想要进入自然不会错过渔博会这个最大的平台。
政府到位不越位。市场活力的激发需要政府去清障搭台。渔博会举办二十多年来一直得到农业部的大力支持,渔业系统在渔博会期间举办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配套活动有效提升了展会的权威性和凝聚力。同时,行政单位给予主办方充分自主权,不干涉主办单位招展招商工作,不以下文件形式要求企业参展参观,确保了展会各参与主体自主自愿按市场规则进行决策和选择。
“参展指南就是服务承诺”。展会成功的关键在于服务。渔博会为参展人提供了兼具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渔博会核心办展团队始终保持稳定,均持有“注册会展经理(CEM)”认证资格。主办方秉承“专业事交给专业人来做”的理念,并不大包大揽,在展台搭建、展品运输、冻品存放、冰柜租赁、展具租用等诸多环节中,精心筛选了可靠服务商,供参展商自由选择,在“专业到位”与“服务到家”之间取得平衡。
主办方表示,参展指南就是展会的服务承诺,确保会前承诺,会上兑现。成功举办一场渔业展对主办方提出了很高要求。例如,展品中有很多活物、冰鲜,要求24小时供电,但会场电网临时铺设,线路复杂,难免会发生故障。渔博会就承诺,如果展商遇到供电问题,20分钟内就有工作人员到场解决。在如此大规模的国际展会中做到这些实属不易。
中外联手提供国际一流服务。渔博会能够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性展会,与其国际化的办展机制是分不开的。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美国海洋展览集团作为渔博会的海外协办机构,与展会主办机构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引入了国际会展行业最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运营理念,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了国际一流水准的服务。
渔博会已经形成国际、国内展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企业的国别属性逐渐淡化,真正成为了全球渔业人每年的盛大聚会。
展会与举办地良性互动。山东省是我国水产品贸易大省,水产品进口额、出口额多年来稳居全国前列。青岛市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传统渔业强市,2016年水产品产量120余万吨,产值160余亿元。
渔博会选址既要评估场馆条件,也要充分考虑所在地的渔业发展水平。同时,举办地“近水楼台先得月”,渔博会有效带动了当地水产业的快速发展。渔博会的举办得到了山东省和青岛市的大力支持,山东省领导、青岛市领导均出席了近几届展会。
场馆交通是展商和观众们最关心的问题。据悉,2018年,连接即墨区与青岛市的地铁将会通车,青岛国际博览中心也将设站。今后参加渔博会将更加便利。
据主办方介绍,每年都有很多没有订上展位的商家打来电话咨询展位的事情。根据市场需求,2018年渔博会展出面积将增加到10万平方米,会有更多企业登上渔博会的舞台。
尽管渔博会将很快在规模上成为实际上的“世界第一”,但主办方对此显得十分淡然:“我们的任务就是继续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一流的服务,排名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务实、专注、稳健,正是渔博会一贯的品质。也只有沉下心来做好服务,才能够让参展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归”,才能为中国乃至世界渔业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未来,渔博会将继续载着中外渔业的希望,扬帆远航!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