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写下划时代的一笔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文/李先德 字号:【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仍然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面小康征程上,受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影响最大的群体仍然是农民。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更加凸显,广大农民对缩小城乡差距、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也更加迫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现实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问题导向,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必将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现代化进程中写下划时代的一笔。

  历史使命 必然要求

  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之后较长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都是城市和工业,而乡村和农业则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乡村仍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短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而乡村发展则一直较为滞后,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后,与城市相比,乡村的经济落后、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薄弱、增收缓慢等问题更加凸显。

  因此,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三农”发展的出路,涉及乡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各方面条件,要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三农”发展新格局。

  新动能 新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新时期乡村发展新动能。进入新世纪,我国进一步加大了“三农”政策支持力度,2004年起,连续14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先后提出了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有力推动了乡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从这些政策的发展动能来看,主要强调城市对乡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扶持,乡村和农业均处于被动地位。

  而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置于和城市平等的地位上,更加充分地立足于其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更加注重发挥其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长效的可持续发展动能机制。这是发展思路的根本性转变,确立了全新的城乡关系,乡村要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反哺,到今后的主动作为、实现振兴,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时期乡村发展新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设定的新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我国近六亿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相较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除了沿用“乡风文明”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前强调“生产发展”,现在要求“产业兴旺”,层次更高,要跳出单一的农业,实现三产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盈利产业并带动农民增收;以前要求“生活宽裕”,如今面向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更要“生活富裕”;以前要求“村容整洁”,现在要求“生态宜居”;以前要求“管理民主”,现在提“治理有效”,向多方参与“治理”转变。

  吸纳经验 科学规划

  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容易导致乡村的发展陷于停滞。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重视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保障制度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有效解决了工农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

  如日本的“造村运动”,主要通过政府扶持和“农协”引导,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韩国的“新村运动”,以美化环境和农村改造建设、教育培训与激励机制结合为着力点;德国的“村庄更新”,侧重乡村规划和布局,强调发展可持续的现代特色农业。

  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一些环境优美的乡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和象征,生活品质也远高于城市,成为民众休闲休憩的重要区域,一些乡村庄园甚至成为接待外国元首的外交场所。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乡村发展和建设道路也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农业基础差、农村底子薄、农民竞争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和地区完全依赖政府强大财政供给的路子,也应尽量避免部分拉美国家城市贫困和农村衰败并存的“陷阱”局面,必须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制定符合现实国情农情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亿万农民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璟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