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打造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本刊记者 崔建玲 字号:【

  河南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自1998年创建,特别是2004年整体搬迁扩建以来,以国家、政府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为契机,以打造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农批市场为目标,不断推进市场的升级改造,使市场的发展步伐加快,各项功能水平提升,现已成为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完善、辐射力最强并在全国拥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物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批发市场先后被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农业部定点市场”“商务部首批重点联系市场”“国家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全国文明诚信示范市场”、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日前,记者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现场,采访了河南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董事长乔彬。

  带动能力强

  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设有瓜果、蔬菜、粮油、副食、干鲜调料、肉食、水产、海鲜等12大交易区,拥有商户6000余家,农产品交易辐射全国30个省市区和东南亚多个国家,具有品种全、销量大、价格稳等显著特点。乔彬表示,从1998年初建到现在,批发市场占地面积由当时的50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2100亩,扩大4倍,总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0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90万平方米,增长3倍。

  批发市场在河南商丘当地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乔彬表示,市场对当地的种植养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都起到作用。由于批发市场处于人群密集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区,覆盖150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真正起到了“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多年来,市场一直保持稳定繁荣发展,每天进入市场的车流量达2万辆次,人流量达7万人次,日均交易量2.5万吨,日均交易额9000多万元。市场年交易额从1998年的14.6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50多亿元,增长20多倍。年交易量由原来的11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900多万吨。

  与此同时,批发市场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农户通过与商户签订订单农业,进行订单种植和养殖。此外,批发市场基本实现了冷链物流,建立了贮存量达20万立方米的冷库。

  帮助农户解决卖难问题

  近年来,由于产销信息不对称,我国农产品经常出现卖难问题。乔彬表示,多年来,该市场在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及繁荣市场、稳定物价、搞活流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为广大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经销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经营交易平台,加快了商品流通,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而且有效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带动和促进了商丘及周边地区300公里范围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为帮助农户解决“卖难”这一问题,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设置自产自销区。“自产自销区面积共6千平方米,不收费,散户或规模企业均可以免费在该区域销售农产品,如果面积不足,可以扩大。”乔彬表示。除此之外,批发市场还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他为记者举了两个例子。前些年,当地农户的大白菜卖不出去,与批发市场取得联系,批发市场通过网络和商户宣传,帮助农民解决了大白菜卖不出去的“燃眉之急”。去年,辣椒行情不好,农户连采摘的工钱都挣不回来,批发市场与农户取得联系,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农户销售了30~40万斤辣椒。

  据了解,目前在市场周边形成的种植养殖、加工专业村(户)已达1万多个,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300多万亩,受益农户达20余万户,户均年增收2000多元。并且围绕市场带动3万多名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了物流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基本达到了“兴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果。

  推动信息化建设

  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早在2005年5月,商丘批发市场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电子结算,并相继建设了信息收集发布、指挥调度、安全监控、自助查询、进门登记监管、无线稽核和检验检测、安全追溯等一系列信息化服务系统。

  目前,市场拥有各类仓储设施73座,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其中轻钢高架库13座,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高低温库12座,总库容达28万多吨,市场冷链化程度不断提升。

  谈到未来的发展,乔彬表示,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市场的提档升级改造,进一步把市场建设成为一个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中心、集散中心、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