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快速扩张,品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逐渐成为消费农产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决定着农产品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市场与品牌是一个大的课题,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市场经济中,品牌建设应注意哪些问题?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作了精彩论断。
品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句话放在品牌建设上十分贴切。屈冬玉指出,品牌的产生是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和选择的结果,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品牌建立的过程。品牌作为农产品同质化区分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农产品特色的独特性、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农产品由使用价值向价值实现的必要桥梁。因此,全社会对农业品牌建设高度重视。在屈冬玉看来,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当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市场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业品牌建设还没有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屈冬玉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是能吃饱,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供给总量不足。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产,农产品供给总量不断增加。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群体的分化、细化、差异化,农产品消费日益呈现功能化、多样化、便捷化的趋势,个体化、体验化、高端化日益成为农产品消费增长的重点。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生产更多的特色优质农产品,要让消费者通过切身体验认识到,选择了品牌,就是选择了绿色、优质、健康的农产品。市场是造就品牌的熔炉,是大环境。环境变了,品牌建设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去了解市场,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也只有充分了解市场,才能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牌。
此外,随着消费者经济条件的改善,新生代消费者的出现,他们对产品的需求,也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上的满足,还有精神上的需求。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有品有味有文化,对产品的独特性需求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品牌建设要挖掘和发挥农产品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赋予产品丰富的精神内涵,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品牌是市场发展的重要载体
建设农业品牌,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当今世界,农业强国无一例外都是品牌强国,荷兰郁金香、美国新奇士脐橙、新西兰佳沛奇异果,这些农业品牌都成为一个国家的脸面和名片。”在屈冬玉看来,我国虽然有很多特色农产品,但有名品没名牌,更缺乏叫得响的国际品牌,在国际竞争中大多占据低端市场,附加值不高,市场占有率不稳定、缺乏“铁杆粉丝”。打造农业品牌,通过提升农产品质量、改善服务,不仅可以把我国特色农业资源变成国际竞争力,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巩固和扩大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开发新的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实现我国农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还可以实现附着在农产品上的文化输出,实现中国理念与中国价值观的立体传播。
建设农业品牌,可以引领农业体系升级。屈冬玉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改造提升农业产业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打造农业品牌,引入现代化生产要素,对接多元化市场需求,通过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包装等各个环节的强制性监控,不仅可以带动产业链标准化改造,解决无效低端供给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带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有效提升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还能加快形成基于品牌农产品和特色文化的多产业的跨界互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建设农业品牌,可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近些年,各地时不时就出现农产品滞销卖难。“那些卖不出去的农产品,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品牌的产品。”屈冬玉说,打造农业品牌,可以实现同质农产品差异化,带动农产品供应专业化,培育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产品供应链,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还能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特色、先进技术等无形价值融入有形产品中。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品牌建设能够有效提炼与聚合优势资源,并转变为相应的价值资源,帮助农产品更好地走出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品牌建设要以长期效益为导向
屈冬玉说,品牌是质量和效益的客观体现,是技术和文化的完美融合,是经济发展由外延式的扩张向内涵集约型转变,是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率转变的集中展现,来不得半点投机,需要用时间沉淀农业品牌所具备的优良质量、先进管理、科学工艺和文化特色,也需要用时间培养农业品牌所需的消费者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张家口调研乳品企业时强调,品牌的影响力需要积累,创品牌的过程中,既要有高的标准,更要每一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一丝不苟抓好各个环节,最后让市场说话,让群众说话。
农业品牌建设要有恒心,逐渐塑造品牌形象,积累品牌价值。要以长期效益为导向,克服短期利益的诱惑,要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底线,让安全、优质、健康成为农业品牌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不因销量增加而降低产品标准。同时,也要加大投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流通渠道建设,推动农业品牌不断发展,最终,通过农业品牌的发展,来获得更多的市场长期效益。
农业品牌建设,一方面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培育品牌文化,在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狠下功夫,充分发挥组织化、产业化优势,与原料基地建设紧密结合,积极主动创建自己的企业品牌。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落实完善相关政策,改善基础条件,提高流通效率,规范市场管理,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农业品牌建设和市场健康发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