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产量保持稳定 口粮消费呈刚性增长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彭超 字号:【

  编者按: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对未来10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饲料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进行了展望。本刊根据报告内容,刊发16位分析师的展望结果,以飨读者。

  2004年以来,中国稻谷产量总体上表现出增产态势,于2011年之后突破2亿吨,2015年稻谷产量达到20824.5万吨的历史高位。2016年稻谷产量达到20693.4万吨,小幅减产0.6%,但仍为丰年。减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降低释放了结构调整的信号,南方早籼稻播种面积有一定幅度调减,二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向拉尼娜现象转化影响,中国部分地区气候异常、年景总体较差,影响了稻谷尤其是南方籼稻产量。口粮消费仍然是大米的主要需求端口,大米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规模较小,但近年来有所增加。2016年稻米消费总量稳中有增,结构上比往年有所调整,工业用粮增幅略大。其中,工业用粮增加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宜存稻谷进入工业用途。近年来稻米市场价格保持稳中有涨态势,2015年9月之后与其他主要粮食品种相似,价格出现下跌,至2016年末价格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受国内外价差影响,2015年开始,大米进口出现了继2012年之后的第二轮增长,2016年进口量小幅增加,总体依旧保持净进口。展望2017年,中国稻谷产能稳定,年度产量略有减少,消费量略有增加,进口保持一定规模,出口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内,稻谷比较效益低导致复种指数下降,早籼稻面积缩减将可能持续。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将持续推进,东北地区井灌稻面积也会得到一定控制,部分地区耕地水稻播种面积调优、调精。科技进步和良种推广推动稻谷单产稳步提升。如果部分年份水稻单产增加对总产量的贡献无法弥补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导致的总产量减少,总产量将略有减少。

  消费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质量需求增加,口粮消费量总体增加,一方面引致工业消费增加,另一方面也推动饲料消费略有增加,种子用量略有减少。由于国内外价差因素,进口规模将维持一定水平,随着去库存加速,中国大米出口有望进入快车道,但在出口绝对数量上不会有大规模增加。

  展望期间,稻谷价格主要受政策调整的影响,价格将保持稳中有涨态势。预计2020年之前,稻谷产量先减后增,消费量保持增速,进出口受贸易政策影响较大。未来10年,中国稻谷产量先减后增,消费保持增加,贸易量可能维持一定规模,市场价格受政策调整影响的可能性较大。未来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政策因素、自然条件、贸易因素等。其中,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将会进一步调整,其影响将持续作用,收储制度和补贴制度也将对生产和市场造成潜在影响,各地种植结构调整也会对稻谷产量造成影响。另外,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大米电商兴起也会对稻米消费端造成影响。

  彭超:博士,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固定观察点管理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农业部稻米全产业链首席分析师、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起草组成员,被阿里巴巴集团授予“活水学者”称号。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农业部十三五规划重大前期研究项目、农业部软科学研究、国家粮食局战略性研究项目等重要课题。关于农业补贴、粮食市场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提名奖、农业部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国家粮食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励。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