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团: 让全球20亿人吃上中国奶产品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文/黄 鑫 字号:【

  2017年3月25日,在新西兰举行的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二期揭牌仪式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宣布,从现在到2020年,要让全球20亿消费者享受到伊利的营养健康产品。

  这意味着伊利将紧抓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整合海内外资源,继续用全球视角布局全球网络。

  创新产品树立中国品牌

  全球奶源分布显著不平衡,原奶产量最大的26国原奶产量占全球的76%。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许多国家是牛奶产量大国。伊利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些区域奶源的重要性,并加快了国际化布局。

  2014年1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新西兰时任总理约翰·基共同为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揭牌,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体化乳业基地,覆盖科研、生产、深加工、包装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高达30亿元,创造了中新两国合作投资规模的新纪录。

  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二期揭牌,成为中新两国加强经贸合作标志性的项目,也因为其“输出管理、输出标准、输出智慧”的模式,被视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典范。

  依托这一基地,伊利不仅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高品质、更营养的创新产品,也为新西兰当地提供了就业和资金支持,树立了中国品牌的形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出有益探索。

  不同于某些外来投资的企业,伊利工厂的雇员几乎全是当地人,仅伊利大洋洲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就直接解决了近百人就业。伊利按合同收奶,并制定最低收奶保护价,维护了牧场的利益。伊利还积极投身当地的社区活动,在当地中学设立奖学金。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为奖学金获得者提供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成为促进中新两国友好交往的桥梁。

  2015年4月,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获新西兰南坎特伯雷商业大奖提名,这是该奖项首次提名外国企业。大奖组委会表示:“伊利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雇用当地员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参与当地社区建设,贡献有目共睹。”

  集聚全球资源提升研发水平

  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乳业发达国家,集聚了全球的乳业创新资源。例如在荷兰瓦赫宁根,聚集了大量国际顶级的跨国食品公司、科研院所和15000余名食品科研工作者,被称为“食品硅谷”。“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乳业得以整合这些全球乳业智力资源。

  2014年2月,伊利联手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瓦赫宁根大学,共同打造了一个研发实体——伊利欧洲研发中心。这是中国乳业截至目前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也是中国乳业与海外研发机构达成的最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之一。欧洲研发中心在奶牛养殖、乳品研发和食品安全三大重点领域发力,成为中国乳业的“智力引擎”,这也是“集聚优质资源”模式的典型做法。

  2015年3月,伊利集团和瓦赫宁根大学又针对“食品安全早期预警系统”及“升级首个中国母乳研究数据库”签署重要合作协议,推动中国乳业研发水平的整体提升。

  “智力引擎”为伊利带来了更多创新产品。依托欧洲研发中心,伊利通过适度酶水解蛋白和益生菌技术,推出了舒适型奶粉品牌托菲尔,用以改善婴幼儿的肠胃舒适度;引入希腊农业大学研制的创新菌种,推出了高端常温酸奶安慕希。

  集合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全球顶级研发公司,伊利欧洲研发中心具备充分的开放度、多元化和前沿性,成果见效快,不仅为企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领先优势提供驱动力,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样本。

  用最严苛的标准把好质量关

  “这太苛刻了!竟然有1000多项检验项目!”一些外国供应商忍不住向伊利的工作人员提出“异议”。原来伊利对所有国内外供应商都要进行品牌优选,一个必备的条件是满足伊利的乳品原料质量控制标准。

  伊利制定乳品原料质量控制标准时,广泛收集参照国内外产品及原料标准,结合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伊利自身对成品质量的高标准要求,不仅对原料质量控制指标要求多,并且对每项指标设定了极为严格的限量值。

  “企业要建立比肩乃至超越国际水平的质量标准和体系,才能牢牢掌握国际市场竞争和价值分配的话语权。”潘刚说。

  2014年,伊利集团与瑞士通用公证行、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打造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这3家质量认证机构在全面考察后认为,伊利目前完善的流程、严格的检测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瑞士通用公证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伊利很多产品受消费者认可,本质上就源于品质过硬。“与全球质量领域顶尖伙伴的合作,是希望通过升级伊利全球质量管理体系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潘刚说。

  目前,伊利已建立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涵盖“集团、事业部、工厂”的三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体系。伊利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事业部全部通过FSSC22000食品安全体系认证,成为中国第一家全线产品通过此全球性认证的乳品企业。这是伊利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的阶段性成果,不仅实现了从原材料、生产到成品的全过程食品安全保障,也为伊利产品进入欧洲及全球市场获取了通行证。

  (稿件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