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3 12:41:00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包尚友 孙福有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尤其应注重突出特色。辽宁省庄河市依托自身优势,加大草莓产业扶植力度,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知名品牌,为当地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春节以来,红彤彤的草莓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庄河。
辽宁省庄河市地处北纬39度,是世界公认的草莓种植优越区域。近年来,草莓成为庄河现代农业标志性产业之一,庄河市光明山镇更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镇”。在庄河,草莓已经成为一种特色富民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水果皇后”的前世今生
早春时节乍暖尤寒, 在大连乾豪铭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庄河草莓基地,红色的草莓静静地挂在叶间,像红宝石一样一尘不染地等待着游人的采摘。这里面所有的草莓全都长在齐腰高的架子上,肥厚的叶子一丛丛的,红艳鲜亮的草莓随着枝丫一颗颗探出来,非常可爱。拨开层层叶子,可以看到下面是用塑料膜包裹的土壤,滴灌的扁长管道就沿着每一株草莓的根部纵向延伸,在每一垄草莓的上方,每隔几米就有一块彩色的防虫板,诱杀飞虫。
乾豪农业技术工程师雷衡告诉记者,乾豪草莓是从日本引进的红颜品种草莓,也是目前最顶尖的草莓品种。此外,在草莓种植上,结合了目前国际领先的无土栽培模式,这种无土栽培草莓技术是由在韩国学习设施农业的刘拾生博士引入到了国内,也叫立体栽培,施用专用有机培养液,使草莓在无农药、无激素的环境中成长。雷衡说,“它不受土壤限制,不受气候条件限制,人工操作比正常的省力很多,因为人不用弯腰,也不用蹲下去操作,直立操作就可以。无土栽培方式还具有节约土地、节省成本等好处,如果大面积推广,能显著提高农民的种植收益,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草莓被誉为“水果皇后”,性味甘酸,具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凉血解毒的功效。庄河种植草莓已有上百年历史,时称“高丽果”。而庄河草莓产业的真正兴起,则要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
位于庄河市西北部山区的长岭镇,耕地面积3200公顷、人口2.9万人。因该镇地处大连市水源地朱隈水库上游,是以“发展农业为主”的水源地保护区。为保护好水源地,长岭镇多年来在搞好植树造林的同时,还搞了封山育林综合治理,使全镇的生态状况大有改善。但由于受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农民收入始终不如庄河市沿海的几个乡镇。到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仅为8816元,远远低于大连市农民人均收入。在长岭镇领导班子看来,解决长岭镇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就需找到新的发展动力。大连乾豪铭坤农业公司的入驻,为他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2014年3月19日,大连乾豪铭坤农业公司正式与村里签订土地承包流转合同。采取通过村民委托村委会签订委托流转合同的形式,与投资者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确保了土地流转成果,每天都有200-400人参加劳动,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雷衡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从前农户种玉米,每户约有3到4亩地,亩产净利润约600元;现在把地转租给公司,农户可以有三项收入:一是公司每年每亩600元的租金;二是产业收益,工时费按人均每天100元计算,农民每个月能有2000-3000元的收入;三是承租和在公司就业的人工费。以一般承包户每户5个棚,每个棚180平方米来计算,就有13亩地左右,平均每亩设施大棚收入为1万元,这样就可以收入13万元。土地租金收入可以使农民放心;承租大棚不要钱又可以让农民赚钱,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乾豪农业草莓示范园在技术上采取标准化生产,以企业的实力,在600亩土地上建140个大棚的设施农业,就是一个农业设施大区,就是一艘‘航母’。在土地流转的前提下经营,达到了企业发展、地方发展和百姓增收的共赢,也让双盛村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这样,长岭镇就有了以草莓、葡萄、大樱桃、棚桃这四个大区为主的产品特色,再有效利用一个大区带动一个村规模化发展相关产业。农业设施大区已产生了示范作用,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回乡承包大棚或当上领工资的产业工人,有效激活了土地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获得了土地集约利用和农民增收两大效果。”长岭镇相关负责人说。
草莓花开引蜂来
进入孔香凤大姐位于城山镇城山村的草莓大棚里,只见几个来自外地的经纪人正在挑选草莓。来自吉林长春市的经纪人张清告诉记者,他在当地的批发市场有自己的批发摊位,来到庄河收购草莓有10多年时间了,年前经人介绍来到这个棚里,感觉质量挺好的,就开始合作了,现在每天从这里能拉走五六百斤果。
今年51岁的孔香凤,是城山村的邻村人。看到这里草莓大棚效益高,投资成本回收快,索性两年前在这里投入了90多万元建了三个草莓大棚,举架5米高,200米长。孔大姐种植的是早熟品种,年前10月份从“前年当年的一茬,加上去年到现在的这一茬,前期的成本能收回来了。虽然累,但总算是有希望了。”不用出门,经纪人自动就找上门来。
同在城山村的孙月英,自家大棚里种植的则是晚熟品种——幸香草莓。进入大棚时,她正在清理着蜂箱,“这是租来的,350块钱一个,在我们这里,所有种草莓的,都得用蜜蜂授粉,提高坐果率。这个大棚建到现在9年了,大棚占地一亩二,每年基本上是我自己侍弄,每年净赚3万多块钱。”紧挨着大棚的是孙大姐去年刚建的新房,孙大姐送记者走出大棚,站在新房大院里热情挥手告别,她的笑容像草莓一样甜美。
多年来,庄河市在发展草莓产业的过程中,通过采取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的推广普及路子,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利益联结为机制,不断发展“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协会+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使庄河的草莓生产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推进了全市草莓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由于坚持了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草莓生产的科技含量,这里出产的草莓不但品位纯正,营养丰富,而且风味独特,口感越来越好,加之包装精美,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占有率,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已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和海外18个国家及地区,成为庄河市农业经济发展的亮点。
政府做后盾 农民底气足
家住蓉花山镇五道沟村的宋立军,是当地的草莓种植大户。老宋家的19个大棚,规格都是一样的,里面是晚熟品种马上就要成熟,能持续到“六一”儿童节。从2015年春天开始建设。在建的时候,没想到地下石头太多,在基础设施这方面无形中就多投入进去了30万,到现在这19个棚一共花了330万元了,远远大于预期投入。去年春节前的一幕,让他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还很温暖。“因为资金跟不上了,眼看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没钱买草帘子和棉被,所有的草莓都得死。那些天我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上火啊,愁得没办法,根本没心思过年。就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党和政府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 19个大棚一共给补助了60多万。这些钱让我过了年,救了我的命!有党和政府撑腰,我现在是撅着腚,一门心思的干啊。现在除了吃饭回家一趟,晚上睡两三个小时的觉,其他时间都在大棚里,别人都说我着魔了……”
陪同采访的干部介绍说,大连市近年来出台了关于设施农业的补助,集中连片净面积达到10亩地,每亩地给一万七千块钱,使宋立军这样的农民受益匪浅。
草莓产业是项富民工程,需要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而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也让庄河农民通过种植草莓增收致富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目前,庄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幸香草莓生产基地,在全国有极高的知名度,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在扩大草莓产业规模的同时,庄河市政府有关部门还注重提升草莓品质,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模式,以绿色、有机为发展方向,培育和发展了“小营村”、“金线沟”等品牌。并与大商物流等企业合作,在金线沟村建立了草莓专业市场,除供应大连市场,还开辟了多个城市专线,解决了庄河50%以上的草莓销售问题,形成了东北地区最大的草莓批发基地。
据悉,庄河草莓种植面积近期将增至12万亩,产量达到12.5万吨,产值12.5亿元。眼下,当地政府正以辽宁省农科院大连分院在庄河成立为契机,加大投入,积极开展草莓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庄河成为全国一流的草莓种植基地;大力推广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充分挖掘庄河草莓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效应,进一步加强光明山草莓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集草莓采摘、观光、娱乐、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休闲农庄,增加草莓产业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