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第七期

应种啥,看市场

2017-03-13 12:50:39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秦 斯

  

春节已过,天气渐渐转暖,又到了一年的下种耕耘季。老百姓常说,年节好过,发展生产,今年应种啥?这是个大难题。从事农业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应种啥、养啥,是关系到一年收获如何、经营成果如何的重大问题,历来是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艰难抉择。如果选得准,可能把农户就此推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快车道;如果选偏了,可能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情况。由此可见,农户的种啥养啥,含糊不得,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过去到农村做调查研究,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谁能告诉我今年应种啥!”平心而论,这是涉及天时、地利、人和等诸方面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靠政府官员的一面之词,靠网上一条未经核实的信息,靠过去一知半解的经验,都很难给出十分准确的回答。因此,很难有人准确地告诉你“今年应种啥”。

“今年应种啥”这个问题极其复杂,是因为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统一的产业特征,决定了生产过程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生产者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民谚说:“旱谷涝豆”。即天气偏旱年景适宜种谷,雨水偏多年景适宜种豆。问题是,今年的雨水是偏多还是偏少?没有人能够先知先觉。即使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气象分析,也很难得出准确的答案。2016年10月刚入冬,寒流频频,气温骤降,对此,有气象机构分析认为,2016/2017年的冬季,是个少有的冷冬。已经走过来的实际情况正相反,今冬是个气温比常年微高的暖冬。又比如,大宗农产品玉米,既可以作为口粮,又可以作为饲料和工业原料,用途极其广泛。在国家正处于畜牧业加快发展和玉米深精加工的开拓期,种玉米应该大有“钱”途。但遗憾的是,由于玉米淀粉和玉米乙醇生产企业受环保严管、人工成本上涨和畜牧业增长速度放缓,从2015年冬开始玉米价格一路下跌,生产者即使产量提高了,出手换回的“硬通货”与前几年相比也减收。再比如,前些年北方市场裘皮大衣走俏,养貂养獭兔的收益可观。近几年,随着皮革加工行业环保成本增长和人们衣着观念的急剧变化,这样的养殖业渐渐萧条。做上述这样的实证分析,其目的是想告诉农民朋友一个道理:应种啥,看市场。

种啥?为什么不能找市长?因为市长也没有办法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种啥执行国家计划,产品由国家收购,市长号召种啥国家收啥,况且农产品短缺,种啥都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长处于产与销的中介位置,他也没办法准确掌控市场,用户用人民币“投票”,只要市场不需要或者用户觉得价格不相当,即使市长号召收购,商人也不会“掏腰包”。面对无情的市场,市长的指示仍然苍白无力。特别是在中国,种啥不能找市长,还因为幅员广大、农业经营主体众多。如果市长号召种一种农作物,即使是由5%的农户响应了,收获总量即将过剩。况且加工能力和市场消费能力都不可能随着总产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农村有句顺口溜:“市长号召种啥啥赔,养啥啥瞎”。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但内涵寓意深刻。前些年,市长发动种烤烟,市长发动种果树,市长发动种药材,结果适得其反的事例比比皆是,这样的教训是深刻的。

决定种啥养啥看市场,这里的“看”,要看当下;更要“风物长宜放眼量”,预测未来。一是看市场需求。认清当下是短缺还是剩余,未来影响需求的相关因素可能出现哪些变化,市场即将过剩的产品,当然不可再去生产。二是看价格。要做现价与过去价格比较,预测未来价格走势,定量分析增减幅度,分析影响此产品与相关产品的市场比价因素。比如,畜禽奶蛋价格的上涨,将带动饲料价格的上涨;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将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看产品替代。传统产品的生命力,每时每刻受到新产品新品种的竞争威胁。新产品的上市,有一个孕育、萌生、发展过程。比如,茶树油、橄榄油的发展,对传统的菜籽油、花生油的销售有影响;恢复草原生态、发展畜牧自然放养,将弱化吃饲料圈养牛、羊的商品肉市场竞争力。四是看产业政策。在现阶段,绿色、环保、优质、安全是农产品的追求标准,即为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可以预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具有特定功能的农产品、资源节约型农产品和少人为干预的自然生长农产品将受市场青睐。确定种什么、养什么?就应该以此为取舍条件,跟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盘”走,这是优秀的选择。

市场规律决定,生产传统的大路货,经营得好,能得微利;遇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保本经营都很困难。出路是不断开拓创新,在名、优、新、奇、特上下功夫,争取占领市场先机。恪守“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转”的市场取胜法则,能够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永向前。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