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的作用有目共睹,它不仅可以对农业生产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可以带给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到的实惠。然而这种在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盛行的模式在中国却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遇,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呼吁推行这种先进的农业模式,甚至在2012年“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一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20多年的时间里,它并没有取得大踏步的发展。
诚信缺失导致的单方面毁约让订单农业的基础摇摇欲坠,而纵观被曝光的订单农业违约事件中,农民较之于订单企业更容易毁约。缘何诚实守信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着严峻的冲击和考验?缘何勤劳善良、本分老实的农民兄弟在一纸契约面前成了弃义逐利之人?究其根本,守信成本高而失信成本低是订单农业毁约频发的主因。如新闻中分析的那般,强制农民履约成本太高、征信问题出现后的贷款及购票等限制措施于农民而言又如形同虚设,对其起不到任何的警示和约束作用。
然而,订单农业的诚信危机并非无解,“抱团订单”不失为一个有益尝试。“抱团订单”即农业合作社集体订单,聚少成多,化零为整,是一种更具含金量和说服力的订单。以前,农民之所以在订单农业问题屡屡单方面违约,是因为违约的经济成本、法律成本、道德成本都不足以令其产生敬畏之心,违约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一旦走上“抱团订单”的路子,那么情况便有很大不同。
“抱团订单”是块宝,农民和订单企业都欢迎。这些年在对待订单农业问题上,农民不愿签约或者不愿履约与对订单企业的信任度也有一定关系。较之于订单企业而言,农民更愿意相信农业合作社,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里乡亲肯定不会坑自己,况且集体订单可以集体议价,在争取相对较高回收价格方面享有更大主动权。而作为订单企业来讲,也更愿意和“抱团订单”的农业合作社建立关系,这样既可以避免分散签订的人力成本浪费,又可通过合作社对农产品种植技术和生产环节进行质量把控,最为关键的是在毁约维权时可以不用直接面对分散的农户。
“抱团订单”在带给农民实惠的同时,也对大家的诚实守信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合作社中任何一个农户的违约将不单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因为他的利益已同合作社其他成员牢牢捆绑在一起,他的声誉也是合作社声誉的一部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假使某一成员一时侥幸心理占了上风,那么其他成员为了维护合作社集体的共同利益也绝不会对这种行为置之不理,如果他一意孤行,必将遭到集体的谴责和舍弃。
当然,仅有订单企业和农户还是唱不好订单农业这场大戏的。政府、农业合作社、非政府的公共机构等都应是订单农业的参与主体,否则“抱团订单”的推行之路走得将不会轻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