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 从“放水养鱼” 到“放鱼养水”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本网记者 曾诗淇 字号:【

  浙江千岛湖,以水闻名天下,以鱼为世人所想念,浙江西部的“生态文化名县”淳安也因它而闻名遐迩。

  千岛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源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秀水”,也正是有了如此一个景色绝美、环境一流的湖,淳安才流传出一个名叫“淳”牌有机鱼的品牌神话,创造这个神话的是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千发集团”)。

  6月6日,“全国放鱼日”主会场的活动设于千岛湖。不仅因为千岛湖是当地优质的渔业水面,更是杭州重要的战略饮用水源地和全省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淳安重推“大头鱼保水、小头鱼治水”的放流模式,实现了从“放水养鱼”到“放鱼养水”的华丽转身。千岛湖渔业资源蕴藏量约达15万吨,整体经济价值在40个亿以上,是浙江当之无愧的淡水渔业资源宝库。

  首创“保水渔业”

  普通的淳安县,特殊的千岛湖。1959年,淳安县为打造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与建设的新安江水库,30万人背井离乡,此后,30万亩良田化为了一湖秀水,形成了浩渺的千岛湖,面积573平方公里,湖上有1078个大小岛屿,形态各异、气象万千。千岛湖总蓄水量在178亿立方米,相当于3000个西湖大小,所以郭沫若对其有“西子三千”的赞美。

  千岛湖自蓄水以来,一直以青山绿水闻名于世。然而在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中心湖区出现大面积的蓝藻水华,并发出怪味。经研究发现,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库内渔业资源的严重衰竭是导致水华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1999年库内鲢鳙鱼产量不足25万公斤,是历史上最低产量。

  究竟该怎么治理?参照西湖、东湖的治理经验,若在千岛湖放养足够数量的鲢鳙鱼,消耗蓝绿藻以净化水质是有可能的。从2000年起,淳安县在多家科研院校的帮助下,结合千岛湖实际情况,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保水渔业”的概念。

  何为“保水渔业”?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水体特定的环境条件,通过人工放养适当的鱼类,来改善水域内鱼类群落组成,保障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既保护水环境,又能充分利用水体的渔产力为目的的一种渔业生产方式。10余年的实践证明,推行“保水渔业”,可有效避免蓝藻暴发,保护千岛湖水域生态环境。

  该如何推动“大鱼保水”,淳安有具体规划:每年向千岛湖投放规格为12尾/公斤以内的鲢鳙鱼种60万公斤以上;实行捕捞配额制度,年捕捞量以前3年鱼种平均投放量的1︰4来核定。同时,千岛湖实行网箱上岸,以杜绝网箱养殖带来的各种污染;2007年,县里还专门成立渔政局,全面承担渔政管理、渔技推广等职能,并打造了20分钟水面快速反应圈,重点打击禁渔区(期)违法捕捞、使用禁用工具和方法捕捞、无证捕捞、偷捕鲢鳙鱼等违法行为。

  2014年以来,淳安县创新保水渔业发展,适时提出“小鱼治水”理念。经过10多年增殖放流,千岛湖鲢鳙鱼的蕴藏量已有了大幅提高,但对于可摄食水体底部有机碎屑的黄尾密鲴、细鳞斜颌鲴等鱼类的保护情况却不容乐观。要知道,这些小型洁水鱼,能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为改变这一局面,淳安县建立了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种育种科研基地,推进全溪流禁渔、保护土著鱼类产卵场、加大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力度等措施。

  据介绍,一直以来,淳安县持续开展并不断提升千岛湖增殖放流规模,科学确定增殖放流合理的品种、数量、规格及放流时间。据统计,2014年以前,年增殖放流苗种数量在1000万尾左右。2014年后,每年增殖放流苗种数量在5000万尾以上,形成了“大头鱼保水、小头鱼治水”的放流模式。千岛湖天然鱼类得到大幅增长,捕捞量从2008年的2500吨增加到2016年的3000吨,捕捞产值从2008年的3000万元增长到4500万元,渔民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根据调查,在千岛湖内,现存有114种鱼类,水质水体监测全部达到Ⅰ类标准,是华东乃至全国少有的未受污染的大面积水体。

  千岛湖一绝——巨网捕鱼

  作为增殖放流的一大成果——巨网捕鱼,已经成为千岛湖生态旅游观光中的一绝,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来到千岛湖观看。短短几分钟,千岛湖上演绎了一场万鱼狂舞、人欢鱼跃的水上劳动画面,伴着溅起来的水花和混合在空气中的淡淡鱼腥味,大家欢呼着,脸上洋溢着笑容,每颗心都随着鱼儿一起激情而欢快地跃动。

  这壮观景象的背后是几代科研人员智慧的结晶,巨网捕鱼技术曾获1978年中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其主要采用三种网具:第一种是拦网,长4000米、高65米,主要是用来包围湖中的鱼群。第二种是丝网,主要功能是驱赶鱼群进入埋伏圈。最后一种是张网,也就是俗话说的埋伏圈,形似畚斗,前后装置两个八字网衣,鱼儿进得去出不来,由此达到捕鱼的目的。

  那么网中的鱼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头一天说起了,寻找渔场是捕捞师傅们的一项独门绝技。根据鱼儿在凌晨、傍晚跳上水面透气的特性,因鱼的种类、体形、大小不同,跳上水面发出不同的声响,根据水面上飘来淡淡的鱼腥味来判断水中鱼群的规模。每天清晨天蒙蒙亮时,10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划着小渔舟在千岛湖水面上,或听、或看、或闻,查看渔情。

  发现鱼群后,由队长统一指挥,先是用拦网把鱼群迅速包围,然后在拦网边缘上设置张网,到傍晚时分,渔工们带着20多条小渔舟在包围圈里放下一道道白色的丝网,鱼儿看到白色丝网就紧张地在包围圈中逃窜,有趣的是,鱼儿也是有组织性纪律性的,它们成群结队地一起奔跑,最后就全部跑到了提前设置好的畚斗网内。游客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跟着100多艘大小船只组成的船队,全程体验捕鱼乐趣,当一回水上渔民,享受一下千岛湖水上渔家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气息,亲身体验捕鱼的全过程,品尝正宗的鲜活有机鱼。

  巨网捕鱼最壮观的场面莫过于拉网环节,随着“一二、一二”的口号响起,拉网开始了,渔工们不断向网的中心靠拢,只见两条、四条……数不清的鱼同时跃起,达到了巨网捕捞的高潮。由于这些鲢鳙鱼平时都生活在无拘无束的千岛湖内,为了尽量避免擦伤鱼体,千岛湖还有专门的静养基地,至少过10多天后,待全部安分以后,再销往全国各地。

  据悉,巨网捕鱼历史上一网捕捞的最高产量是30.5万公斤,捕捞最大的鱼是青鱼75.5公斤。现在千岛湖捕捞十分重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对捕捞规格有严格限定,捕大留小。规定鲢鱼要长到3公斤以上、鳙鱼长到4公斤以上才能捕捞。因为这些鱼不仅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更是千岛湖水质保护的使者。

  千岛湖的秀水养育了美味的千岛湖淳鱼,千岛湖淳鱼又保护了千岛湖的一湖秀水。

  “淳”牌有机鱼享誉全国

  一直以来,千岛湖的鱼儿“养在深闺人不识”,千发集团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让这些看似普通的鱼儿成为了餐桌上的佳肴美馔,成为记者镁光灯下的明星,成为千岛湖和杭州的骄傲,成就了千发集团完整的千岛湖淳鱼产业链,也确立了千岛湖在全国大库渔业的领导地位。

  据介绍,2000年,公司开业界先河,获得了国内第一张有机鱼证书;次年,又注册了“淳”商标,正式迈入品牌化运作轨道;2003年,“淳”牌有机鱼项目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同年,“淳”牌有机鱼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注册;2006年,公司“淳”牌鳙鱼被农业部评为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 2009年,“淳”牌(有机鱼)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截至2017年,千发集团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杭州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

  “淳”,让人联想到淳安与千岛湖,优质的水体与野生有机鱼,两者本身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再加上蜚声中外的成熟旅游品牌,一下子提高了“淳”牌的认知度。在品牌传播策略上,“淳”牌主打“鱼水合一,与湖共舞”,深度挖掘千岛湖的品牌效应,将有机水产品和千岛湖的旅游资源充分结合。

  优质的产品才是好品牌的基础和支撑。千发集团建设了严格的标准化体系,在鱼苗培育、夏花鱼种生产、一龄仔口鱼种生产、二龄老口鱼种生产、成鱼养殖捕捞、运输等环节严格规定生产标准。为了保证让消费者吃到的都是最新鲜、最正宗的产品,“淳”牌采用直营直销、区域专卖的方式,并在2005年开始,为每条千岛湖有机鱼配备防伪卡,有力地抵抗了市面上“假鱼”的冲击。

  为了将“淳”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千发集团进行创意营销。除了通过“淳”牌商标注册、千岛湖原产地注册、有机鱼认证等方式;企业最高明之处在于文化创意的嫁接,通过借助政府平台举办各类淳鱼文化活动、融入千岛湖秀水节、编排淳鱼餐饮文化秀、开发鱼文化创意产品、进行烹饪技术培训等方式……总之,整个营销过程都是通过低成本和具有高美誉度的方式进行的,这成为农业企业开展品牌营销的一个良好范本。

  据介绍,千发集团依托“淳”牌有机鱼的品牌优势和销售网络体系优势,大力发展有机鱼产业化项目,打造淳安的“中国鱼都”,打响了千岛湖渔业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近年来,通过产业带动,全国淡水渔业,特别有机鲢鳙鱼的销售成为市场热点,推进了全国水库的渔业和鱼头餐饮业的发展,鱼头菜肴风靡全国,仅千岛湖涉鱼产业规模每年在10亿元左右。千岛湖的餐饮成为鱼宴餐饮,形成了几处成规模的“吃鱼一条街”,淳安的鱼宴餐馆开遍全国,淳安的鱼头厨师在全国献技就业。此外,千岛湖和鱼相关产品的热销也带旺了千岛湖的特产销售以及鱼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千岛湖特产店一排排整齐的鱼干成为千岛湖镇的一景,许多千岛湖特产还通过淘宝网等网络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