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畜牧业有了全套服务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文/卜宪玖 字号:【

  在养殖、加工、市场的层层链条中,如何做好每个细节?黑龙江省大庆市畜牧局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在“转、管、卖”上下功夫,建立起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的畜牧水产业现代化体系——从牧场的圈舍,到企业的流水线,再到超市的货架,这其中涵盖了养殖户、加工企业、市场营销的层层链条。

  大庆市在这层层链条中,是如何做好每个细节的?该市畜牧局相关人员给出了答案,通过调结构、转方式,发挥比较优势、扩总量拓市场,完善利益联结、做渠道促融合,建立健全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现代畜牧水产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

  “转得好”上下功夫

  畜牧业想实现更多产值,靠什么?要在“转得好”上下功夫。今年,大庆市着力抓好产业升级和产业项目建设力度。

  为了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大庆市在生产布局上,立足资源,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区域化发展思路,坚持有退有进,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奶牛集中在2个县;生猪集中在4个县;肉牛肉羊和家禽突出标准化规模养殖;沿江发展特色狐貉;围湖发展绿色大鹅。

  在养殖结构上,突出发展奶牛,加快发展生猪,提升肉牛肉羊,稳步发展禽蛋。在发展方式上,生产方式主推规模化,通过“辟建小区吸散户、家庭牧场联散户、产业联社带散户、专业合作聚散户、企业搭台纳散户”等多种途径,促进散养向规模养殖加快转变;组织方式突出集约化、合作化、产业化,突出龙头+基地+农户、全托+半托、代养+放养;经营方式主要在提升养殖标准上做文章,向标准化生产要质量、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在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上,加大国家产业项目争取力度,确保奶牛冻精补贴、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疫苗补助、奶牛“种养结合”试点整县推进、“粮改饲”试点等多个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同时,突出抓好省项目续建,着力推进市产业项目建设。此外,协调配合招商引资项目,并抓好已落地的中国——以色列奶牛产业技术合作项目和黑龙江谷实集团年出栏10万头、大北农年出栏100万头等生猪养殖项目的协调推进,加大河南牧原200万头生猪等项目对接洽谈和争取力度。

  “管得好”上加把劲

  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为啥?养殖业是有一定风险的。如何降低养殖路上的风险?大庆市的做法是,在“管得好”上加把劲。

  动物疫病防控是做法之一。抓免疫,全面提高密度和质量;抓监测,及时做好疫情预警,今年计划监测疫病病原和抗体1.8万份,比上年增长15%;抓检疫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严防染疫和病死畜禽流出产地、流向市场。

  畜产品安全监管是做法之二。深入开展“利箭”行动,加强养殖、屠宰、投入品生产经营等关键环节专项整治;突出“瘦肉精”等违禁物质和抗生素等药物残留,加大监督抽查力度,今年计划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检测15.6万批次,较去年增加三分之一;严格畜禽屠宰监管,严查注水肉和私屠滥宰。

  草原生态资源保护是做法之三。今年,全市加大草原执法力度,落实草原常年禁牧制度,严厉查处破坏草原违法行为;加强草原建设,今年计划采取切根补播、人工种草等技术和工程措施治理“三化”草原9万亩;强化草原征占用审批,严把养殖准入关,依法依规加强养殖场建设用地审核备案。

  养殖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做法之四。今年,全市将配合环保部门做好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导,引导养殖场开发多途径的养殖排泄物肥料化利用模式。

  “卖得好”上动脑筋

  在养殖户眼里,把牧场里的牛、羊,禽舍里的鸡鸭鹅卖上好价,换成花花绿绿的票子,才是“硬”道理。畜牧业如何由“养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大庆市的做法是着力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在肉、蛋、奶三大产业链上动脑筋,是今年畜牧业经营上的一个重头戏。奶产业链重点以伊利、蒙牛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奶牛存栏突破25万头。肉产业链中,生猪重点以金锣、一口猪、鑫庆吉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年饲养量达到470万头,年加工能力达到160万吨;肉牛肉羊以皓月、龙大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年饲养量达到367万头(只),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禽肉以文国、鑫通等加工企业为龙头,肉鸡年饲养量达到4000万只,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蛋产业链以兴和为龙头,蛋鸡年饲养量达到2000万只。力争今年三大产业链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

  产业链有了,如何把每个环节紧紧相扣?今年,全市在龙头、服务、营销这三个建设环节上发力。

  首先是抓龙头。依托县区各类园区和引“龙”入园的优惠政策,促成鲜奶、生猪、肉牛等加工企业入驻;支持现有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和资本联营重组,壮大规模和综合实力;鼓励支持养殖企业拓展链条,打造产加销综合体。

  其次是强服务。一是推动组织经营模式加快转变;二是抓好新型养殖经营主体培育;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探索设立畜牧业发展基金;四是搞好市场环境整治;五是开展面对面养殖技术服务;六是做好产业形势分析和信息预警服务。

  再其次是抓营销。支持养殖企业和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市场设专柜;建立直营店,开展品牌注册,鼓励畜产品销售电商做大做强“互联网+畜产品”营销。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