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也要以人为本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 姜玉桂 字号:【

  日前,朋友所在的植保(中国)协会作为主办方之一,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在山东沂水县联合举办了“2017年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培训活动”,并邀请笔者参加。《农产品市场周刊》一直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点关注内容,了解一点科学安全用药的知识,既有必要,也有好处,何乐而不往呢。

  培训会上,培训师与台下的农技人员互动频频,内容浅显却令人印象深刻。培训的内容更多在关注施药人的健康,而非笔者预想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论语·乡党》里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贵人而贱畜,作为佳话流传至今,体现的是仁者爱人,以人为本。关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对消费者健康的尊重和关爱,本质上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舆论往往容易把生产者与消费者简单对立起来,似乎忘了,以人为本,也应尊重和关爱生产者的健康。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家都关心,可又有多少人想过,在打药过程中,缺乏专业知识的农民也在深受其害。就拿最简单的防护手段——手套来说,据培训师巴斯夫公司亚太区产品安全经理Bruce Milligan的调查,中国相当多的农民打药时不带手套,有25%左右的农民戴着棉质而不是耐化学腐蚀的手套,而棉质手套不仅起不到防护的功能,还会吸收更多农药。

  这不由让笔者想起自己12年前做的一个小调查。家乡地处偏僻山区,乡亲们平时在羡慕城里风光之余,却也总是附带着揶揄几句城里的肉菜无味,比不上自家产的香甜。可笔者的调查却发现,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用着国家当时已经禁止使用的剧毒农药甲胺磷,打药也无章法可言,见虫就用。可见,农产品质量的不安全,除了一些生产者、经营者利令智昏之外,还有相当比例是无知之恶造成的。

  正是如此,笔者以为,做农业也要以人为本。一要爱人,既要关爱消费者,也要关爱生产者;二是要提高人的专业素养,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我们见过不少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家,但凡宣传农产品,总是不免要大谈特谈当地的山清水秀,接着便自然而然强调起产品的绿色健康,直接在两者之间划上了等号。殊不知,专业知识、专业人才的缺乏,即便是青山绿水,也未必就能产出绿色农产品。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如果品牌的内涵纯粹是天赐之物,为何要迟迟到了今天,才有所谓品牌时代的到来呢。恐怕,生产和管理的专业性,也是农产品品牌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