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安全的防线 ——全国首次“双安双创”成果展侧记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本网记者 崔建玲 字号:【

  食品安全关系全国13 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由过去吃得饱转变为吃得好、吃得安全,由追求数量逐步转变为追求质量,追求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要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4 年,我国启动实施了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简称“双安双创”)工作。三年来,相关城市通过创建工作,积极探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方法,为守护百姓舌尖的安全筑起了一道道防线。

  自2014 年启动以来,“双安双创”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有了显著提升。在2017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我国对首批创建成功的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进行命名授牌,并于6 月29 日-7 月3 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对创建成果进行为期5 天的集中展示。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是如何从农产品到食品、从源头到餐桌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放心奶,

  让婴幼儿吃上安全“口粮”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和近几年国人抢购进口奶粉风潮把中国奶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让百姓喝上放心奶,是中央的决心,更是监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奶业监管,提升乳品质量,振兴国产乳业,是“双安双创”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本次综述展区的第一版块内容。

  保障奶业安全,我国坚持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为严格源头管控,国家出台了确保婴幼儿配方乳粉奶源安全6项措施,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优先支持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奶源基地建设饲草料基地。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2016年,我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超过50%,比2008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奶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达634家,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5%,提高44个百分点,规模牧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奶农专业合作组织超过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

  为保障生鲜乳质量,农业部加强生鲜乳收贮运管理,牛奶通过机械化挤奶设备直接进入0-4℃的密封容器贮存,通过冷链运输车运送到全国各地的乳品加工企业。严控奶站和运输车管理,严格审核资质,加强许可管理,推进奶站和运输车标准化建设,将全国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纳入奶站和运输车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全覆盖、动态化、精准化监控。同时开展生鲜乳违禁物质问题专项整治,严打非法收购运输“黑窝点”。

  此外,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我国严格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明确规定限制配方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让群众看得清楚、买得明白。婴幼儿配方乳粉国家专项监督抽检实行“月月抽检,月月公布”,实现生产企业和检验项目“两个全覆盖”。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必须真实、准确、有效记录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实现生产全过程信息可记录、可追溯、可管控、可查询。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连续8年达100%,有效保障了每天市场上销售的2亿多斤奶、发放的2100多万份学生饮用奶质量安全,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放心奶”的需求。

  治理农兽药,

  实现可追溯

  农兽药残留是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农兽药残留问题治理的好坏直接决定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为此,我国实施农兽药禁限用制度,目前已禁用农药39种,限用农药25种,禁用兽药及化合物49种,高毒农药使用量从本世纪初的35%下降到2%。

  针对农兽药难管理的问题,农业部积极推广农兽药二维码管理,建立电子监管信息平台,尤其是兽药,从出厂就赋予一个唯一的二维码,作为它的“身份证”,这样可以在流通使用环节对它实施有效监管。成果展现场,一位前来参观的市民拿着手机直接对着一个带有农兽药二维码的包装盒扫描,兽药的基础信息和追溯信息便清晰地呈现出来。旁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有智能手机,下载‘国家兽药查询’APP,任何人都可以方便获得这些信息。”

  在现场,记者看到展示墙上挂着从安全县搜集来的农药备案与流向记录册。据介绍,从2014年起,农业部就开展了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试点工作,目前已经全面推广。首批107个安全县(市)已全部实施了这项制度,实现了高毒农药100%来源可追溯、100%去向可追踪、100%质量有保证。

  除此之外,农业部还持续开展禁限用农药、“瘦肉精”、“三鱼两药”等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近五年来,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1989万人次,查处各类问题23.8万起,查处假劣农资案件32.5万件,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8.3亿元。另一方面开展检验检测,实施农兽药残留监控计划,查找问题隐患,实施检打联动,充分发挥监测预警作用。

  治理农兽药残留,还需要全程监管,各地落实责任,完善监管工作机制。2014年,农业部与食药监总局签署了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合作协议,联合发布了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较好地解决了两部门监管衔接问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理机制。此外,今年开始农业部还积极探索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现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有机衔接,形成有效的倒逼机制,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绿色生产,

  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管”出来的,更是“产”出来的。围绕“产”出来的安全,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推进绿色生产。

  只有好的产地环境,才能产出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围绕净化产地环境,从2012年起,农业部对全国16.5亿亩农产品产地启动了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建设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区,开展禁止生产区划分试点和重金属污染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有了好的产地还需要按标准来生产,我国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生产操作规程,积极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场),稳步发展“三品一标”。截至目前,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4140项、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584项,全国创建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近60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179家,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6218家,认证“三品一标”总数近11万个。

  为防治面源污染,农业部积极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使用,部署开展到2020年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创建了一批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展高效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示范,实现了全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和化肥使用量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

  此外,农业部门还积极推广绿色防控,各地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园艺作物用药量可减少15-30%左右。

  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树立肉菜产品品质标杆

  肉菜,这里指肉品、蔬菜、蛋品、水产品、水果等食用农产品,是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菜篮子食品。“双安双创”从老百姓最关心的肉菜入手,强化各环节创新监管措施,并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中部署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按照“按标准入”和“提质准入”理念,倒逼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提高组织化、标准化水平,树立肉菜产品品质标杆。

  《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标准》规定,示范超市销售的所有肉菜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提出正式申请创建日期以前,连续2年监督抽检未发现示范超市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销售不合格食用农产品问题。

  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均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经过系统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如超市的质检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要求质检员每日对进入超市的蔬菜进行农残快速检测,并将检测的样品名称、样品来源、基数、检测结果等信息详细记录在册,并将结果公示在超市卖场内,做到农残情况一目了然。未包装的肉菜要在摊位标明名称、产地、规格、等级等信息,有合格证明的,要公示合格证明。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消费者菜篮子的安全。

  放心餐饮:

  “上餐桌”与“在家吃”一样安全

  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需要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明厨亮灶”是“双安双创”工作中探索的鲜活经验。四川省城区食堂、特大型、大型餐馆率先实行“明厨亮灶”,使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食品制作的全过程。

  目前,全国已实施“明厨亮灶”餐饮服务提供者达90.26万户,较2015年同期增长115%,增加48.37万户,占持证餐饮服务提供者总数的27.52%。

  除此之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餐饮业实行“中央厨房”统一配送食材,确保安全。成都市双流区麒麟胖哥火锅食府,餐桌上的每一盘菜都来自火锅店自己的中央厨房。所谓中央厨房,即火锅店自己筹资建立的专门为火锅店量身定做的厨房,改变了传统餐饮业“前店后厨”的情况,实现了火锅店食材统一加工配送,实现了餐饮工业化生产。如今,在防范学校食品安全事故中,中央厨房也成为一种重要方式。

  网络订餐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新兴业态,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3.58万亿元,其中网络订餐突破3579亿元,占比10%。为保障网络订餐的安全,2016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出台《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旨在确保网络食品的安全、放心。

  智慧监管,

  提升监管效能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治理,点多、面宽、线长,传统的治理手段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工作需要,发展到当前阶段已不能仅仅依靠“人海战术”,而需要采用高科技、新技术,进行智慧监管。

  展区现场,一架用来统防统治的无人机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这台无人机直径150厘米,高42厘米,农药载重10公斤,雾滴直径50-100微米,防治效率高达1-2亩/分钟,具备GPS定位系统和远程视频监看系统,能够降低用药量、提高施药效率,防治病虫害。

  据介绍,无人机施药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统防统治手段,无人机从低空施药,喷洒均匀、覆盖面大、效率高,农药利用效率比农户分散防治可提高10-20%,减少用药1-2次,总体看一般可节约90%的水、35%的农药,降低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促进节本增效。2016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5亿亩次,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5.5%。

  除此之外,我国在可追溯体系建设、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监管、监测预警等方面,也更多地应用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监管效率和水平。

  展望未来,“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我国将继续开展“双安双创”行动,实施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引领工程。“十三五”期间,全国将创建约100个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1000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