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茶内功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 文/蒋文龙 朱海洋 字号:【

  导读 在中国茶产业版图上,浙江的规模和产量无法与许多省份相提并论,但论质量和效益却名列前茅。以“十二五”以来的6年为例,浙江茶园总面积增长不到30万亩,但一产产值却增长了整整七成。

  上千年来,在与西方世界的对话中,茶叶始终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今天,中国茶业如何顺应变化,走出规模和产量论英雄的历史,进而创造新供给、新增长,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在中国茶产业版图上,浙江的规模和产量无法与许多省份相提并论,但论质量和效益却名列前茅。以“十二五”以来的6年为例,浙江茶园总面积增长不到30万亩,但一产产值却增长了整整七成。

  专家预判,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后工业化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出现巨大变化:服务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一切传统的价值评判、标准设定都将被重构,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更加个性,也更注重符号世界的创建。

  到了后工业化时代,我们如何构建茶叶生产与消费的引领能力?在这方面,浙江又能给予哪些启迪?

  向“结构”要效益,而不是向规模要增长

  浙江是茶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尤其在茶业综合竞争力方面,一直为人称道。但浙江茶叶种植面积其实并不大,而且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六年时间只增加了30万亩。

  浙江资源比较匮乏,对扩大面积一直比较谨慎。改革开放后,取消统购统销,茶叶发展歧路彷徨。由于比较效益下降,生产规模一度下滑,出现抛荒、弃采,甚至改种。不断萎缩的茶产业,以及屡屡发生的卖茶难现象,让浙江陷入思考:依靠数量解决不了问题,只有依靠产品的适销对路,才能真正提高效益。

  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首席专家罗列万告诉笔者,上世纪90年代以前,浙江提出“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此后变更为“稳定面积,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不仅没有扩大规模,而且连“提高单产”也不再提起。“外延式的规模化高增长,不仅要付出环境资源成本,而且潜藏着‘卖茶难’的社会风险!”

  因此,这么些年来,浙江从未在规模扩张上推波助澜,而一些宜茶地区,如丽水出台鼓励性政策,也仅仅是区域性的作为,从全省层面来看,恰恰弥补了茶叶恢复性增长的需要,达到了总体上的供需平衡。更多的地方则鼓励坡度高于25度,或者产能过低的茶园“退茶还林”。这也是全国性产大于销,价格下降,甚至出现滞销,但浙江茶叶“风景这边独好”,一路平稳健康发展的奥秘所在。

  后工业化时代强调经济、环境、自然协调发展,浙茶的成长与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同步前进的要求不谋而合。那么,浙江如何做到让茶叶适销对路呢?笔者调查发现,主要做法是进行各种结构的调整。

  首先是调整季节结构,提高春茶比重。浙江茶叶一年产三季,如果正常采摘,夏秋茶比重在六成以上。但因为春茶效益明显高于夏秋茶,浙江从理念、技术配套等方面主动引导,调整季节结构,加大春茶比例。现在在浙江,春茶占60%,夏秋茶占40%。控制总产量,缓和产销矛盾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其次是调整良种结构。无性系茶树品质优、产量高、发芽整齐,非有性系品种可比。确立名优茶战略后,浙江将龙井43、迎霜等11个品种列为重点推广良种。

  2001年,浙江省政府再次出台专项文件,加快茶树良种改良。此后十年,浙江茶园良种率从12%直接提升到了62%。在全国的“良种率”排名,浙江也从倒数,一下子蹿到了前三。

  为了适应求新、求变、求个性、求特色的时代特征,在提高良种化的同时,浙江潜心研发特色珍稀品种。最为典型的有“白叶一号”、天台黄茶、黄金芽等,个个风味独特,个性十足。像口味鲜爽的安吉白茶,其主打品种“白叶一号”占到安吉茶园总面积的八成以上,每年当地还繁育近亿株无性系良种茶苗,光白茶产业,就可为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000元。

  最后是调整机炒与手工的结构。现阶段,无论从商品流通的要求来看,还是从人工成本日益抬升的困扰来说,机械化都是必由之路。浙江自2013年启动标准化茶厂建设以来,已升级投产194条生产线,覆盖全省48个县,产值近15亿元。由于实施“机器换人”,很好地保障了浙江茶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化水平。但与此同时,浙江并不排斥手工炒制,那些有意为之的“非标”茶叶,往往个性鲜明,成为“皇冠上的明珠”。

  大品牌固然诱人,“小而美”更加可行

  后工业化时代,需求的重要变化就是从物质需求转向非物质需求,继而商品服务的文化要求与精神要求也越来越强。因此,企业所供给的商品或服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所有的农产品中,茶叶是最具文化性的产品。那么现阶段,茶产业应该如何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浙江的做法是通过创建品牌,增强茶叶的文化内涵。“在产品和市场的沟通中,品牌是唯一的桥梁和纽带。消费者只有通过品牌,才能感知产品质量和信誉。”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局长成灿土认为。

  在品牌建设上,浙江可谓领风气之先。首先,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一县一品”,倡导在县域层面进行茶叶品牌的整合;第二,最早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加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结构模式;第三,最早开展“十大名茶”评定,并举办各类茶事节庆活动,进行品牌推广。

  比照“立顿”,浙江能否同样创建出此类驰名世界的大品牌?浙江人普遍认为,“立顿”固然值得学习和效仿,但这种工厂化、标准化统一生产的产品,属于工业化时代的需求,适应的是快速消费需求。而中国茶叶由于地理、气候、品种、工艺、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仅浙江全省就有48个茶叶主产区,每个地方的茶叶都各具特色,这正是品牌个性化、差异化定位所不可或缺的优势。后工业化时代的消费一定是去中心化和多元化的,“立顿”的价值,只是作为诸多品牌形态中的一种。

  中茶所副所长鲁成银、资深茶人阮浩耕等专家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普遍持此观点。他们认为:“我们固然要有自己的‘立顿’,但也没有必要削足适履。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应该是个性化特征的世界表达。”

  2015年时,“千岛湖茶”品牌创建中的争议最能说明问题。突出“龙井”,还是主推“鸠坑”?行内人都知道,“龙井”的市场认可度较高,但“鸠坑”属于建国后我国首批公布的“十大茶树良种”,原产地就在淳安县鸠坑乡。在龙井43、乌牛早等早采品种的冲击下,鸠坑茶面积日趋萎缩,但作为传统老品种,其味浓香高,在种质资源上具有唯一性优势。经过多次争论,最终各方达成共识:多元消费时代,谁最具特色,谁就能够占领细分市场。“鸠坑”终得上位。

  如今,浙江茶叶品牌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全省75个茶文化研究组织,长年专注茶品牌文化的挖掘。开化龙顶、大佛龙井、径山茶、长兴紫笋、莫干黄芽……几乎每个品牌背后,都有独特的历史文脉和典故,以及各具风味的鲜明特色。许多茶品牌尽管规模不大、产量不高,但在消费者心中印象深刻,茶客也很愿意为自己认同的文化买单。

  笔者调查发现,创建品牌过程中,浙江十分注重搭建唱戏的“舞台”。从2006年起,浙江到各大城市举办浙江绿茶博览会,前年郑州,去年西宁,每年忙得不亦乐乎。还有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全球主要茶叶消费城市搞推介,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各县级层面,几乎每个主产地都有茶事节庆,有的是茶叶节,有的是斗茶节、开茶节,还有的举办茶商大会。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建立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层联结。

  茶旅融合“新业态”,挖掘浙茶发展新动能

  在“后工业社会理论”创立者贝尔看来,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市区人口和企业将向郊区迁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三次产业的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比重得到大幅度提高,甚至,商品生产经济将变成服务经济。贝尔的预测,在浙江茶产业发展中就得到印证。

  在传统观念中,农业就是农业,好像跟工业、服务业并无多大关联,即使是茶,从鲜叶到干茶,也只不过是简单加工而已。但纵观今天的浙江茶产业,以精深加工、休闲观光为代表的三产融合新业态,正成为新的动能和增长点。

  茶旅融合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而浙江在标准茶园建设上的持续投入,恰好为这一业态创造了良好条件。如今走进许多连片茶园,主干道、游步道、机耕道,一应俱全,一些茶山甚至还用上了喷滴灌和高效节水系统。数据显示,到去年底,浙江八成茶园已覆盖标准化技术,创建成功的标准茶园也超过了50万亩。

  松阳县12万多亩的茶园面积,尽管仅占全省的4%,但产值所占比例达到8%,亩均效益领跑浙江。近年来,该县在主抓加工园区上,除了传统的初制环节,将更多精力关注精深加工。目前,当地3家规模深加工企业和2家茶叶食品企业,已开发出像茶提取物、含茶食品、茶保健品等产品达20余个,年产值超4.6亿元。

  罗列万告诉笔者,尽管浙江在2010年才提出茶叶的精深加工,市场消费接受程度也有待提高,但总体来说,最近几年,饮料用茶、提取用茶、绿茶粉及其他原料用茶等精深加工用茶生产显著增加。到去年底,全省精深加工茶叶消耗量已达11.7万吨,52家茶深加工企业,创造了将近20亿元的产值。

  如果说茶叶的精深加工方兴未艾,那么,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以及茶体验功能的拓展,在浙江则可谓轰轰烈烈。许多环境优美的茶园,一到周末或采茶季,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农家乐、特色民宿等业态崛起,也让过去茶叶“论斤卖”,转变为“论杯卖”。

  羊岩山,古以“山顶石壁有石影如羊”而命名,不过今天世人知晓此地,多缘于“江南第一勾青茶”。现在,整片1.4万亩绵延起伏的茶山,是个综合性茶文化主题乐园,由羊岩茶厂与临海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股运营,投入近亿元资金,挖掘出四个景区和数十个景点。去年,来茶园观光体验的人数就超过了10万人,产生效益达1000多万元。

  抓住这一机遇,接下来,茶厂还准备创建茶韵特色小镇,融合开发茶产业,打造茶产业中心、茶文化中心、养生休闲中心、科普教育中心,总投资预计达到30亿元。笔者了解到,目前在浙江,正处于建设阶段的茶产业特色小镇,就有西湖龙坞茶镇、松阳茶香小镇、磐安古茶场文化小镇。

  位于杭州西南的龙坞镇,四周群山环绕,有1万多亩茶园,是西湖龙井最大产区。未来3到5年内,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努力成为全国“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活”的集聚创新平台。而在松阳县,尽管茶香小镇仍在建设中,但作为核心区域的大木山骑行茶园,已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每年举办多场重磅级骑行赛事,去年接待游客量有20多万人。

  相比特色小镇,浙江所提出的现代特色农业强镇,尽管规模上更小,但发展势头十分乐观。根据去年浙江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茶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期间,浙江将大力推进茶产业与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与品牌会展融合发展,在全省茶叶主产区,引导建设一批茶庄园、茶博园和茶主题公园,计划建成20个左右茶业特色强镇。

  在著名茶文化研究专家、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旭烽看来,除了特色小镇、茶业特色强镇外,更具生命力、复制性的是一个个由茶场、茶企衍化而来的“微茶庄园”,它们简单易学,且各具特色,未来将前景无限。笔者走访发现,实际上,这支蚂蚁雄兵正日渐壮大,农忙季节之余,许多茶园开始利用基础设施,把客人请进来,融入观光、养生、餐饮、住宿等功能,还能带动茶叶销售,形成众多“小圈层”。

  今天浙江的茶产业,尽管在种植端,通过土地集约化和生产机械化,从业人数减少了50万,但延伸到整条产业链,由于精深加工和服务业的拓展,总体从业人数不减反增。另一项非官方的统计则显示,浙江茶业一产产值仅为155亿元,但加上出口加工、精深加工、包装文创、茶旅游、茶文化等,综合产值超过了500亿元。浙江预计,到2020年,整个茶叶全产业链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