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破网络食品安全谣言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农产品市场周刊 作者: 字号:【

  食品造假的行为让人深恶痛绝,一些有图甚至有视频的食品造假行为更是容易让人对此深信不疑。然而看似声情并茂、现场感十足的食品安全“事件”,终究会在科学和常理面前露出马脚,最终以被辟谣收场。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钟凯博士撰文,对网络热传的食品安全谣言进行梳理,并阐述了简单的破解办法。

  谣言一“塑料大米”。塑料颗粒实际是工业原料,不可能拿去当大米卖。一方面是因为颗粒形状一看就不像大米,更重要的原因是塑料颗粒比大米贵得多。

  谣言二“塑料紫菜”。紫菜泡了之后撕不烂,实际上紫菜撕不烂是因为紫菜长得比较老,而塑料薄膜价格远超紫菜,不可能是塑料做的。

  谣言三“假鸡蛋”。专家表示异常鸡蛋都是真鸡蛋,有的是因为被冻过,有的是因为鸡的输卵管炎症,有的是因为鸡的饲料问题。另外,网上有个视频是批量做假鸡蛋的,实际上是制作玩具,而其售价也比真鸡蛋贵得多。

  谣言四“假包菜”。实际上是日本人发明的制作食物模型的方法,可以用于饭店、商场展示的菜肴模型、早教或家居装饰的道具等。

  谣言五“西瓜打针”。实际上西瓜内部为实心很难注射进物质,即使用针管外部注入其他物质,瓜瓤很快就会烂掉。西瓜的甜度和口感是通过良种选育和田间管理获得的,并非传言中的打针。

  谣言六“面条加塑化剂”。专家表示塑化剂价格远超面粉价格,实际上水洗出来的是面筋,成分以蛋白质为主。

责任编辑:王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