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源入藏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 旭 字号:【

我国是畜产品的生产大国。光鸡的品种就有几十种,清远鸡、文昌鸡、泰和鸡……这些优质的地方鸡品种均以其独特的生产性能“称霸一方”。而作为西藏的禽类品种——藏鸡,也凭借高原气候、营养独特、无污染、纯天然等特点独树一帜。

拉萨农牧民很早就有养藏鸡的习惯,但由于饲养方式粗放,经济效益极差,始终没有形成产业。近年来,该市对藏鸡养殖进行大力扶持,希望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形成“产供销”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农牧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市政府立足藏鸡资源优势,进行了充分调研,最终“握手”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西藏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藏鸡保护与开发利用,鼓励、支持和引领更多的农牧民参与到藏鸡产业中来。

藏鸡养殖引来行业“大佬”

据了解,拉萨的藏鸡养殖户起初只是在自家进行少量养殖,产品大部分也是被自己消耗掉。由于禽类养殖本身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利润高等特点,是养殖户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当养殖户发现藏鸡养殖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时,规模化养殖在拉萨逐渐推开。西藏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梅坤介绍,由于藏鸡生长在高原土净、水净、空气净的环境中,不仅是一种安全的绿色食品,而且藏鸡肉质好,营养价值高,藏鸡蛋中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显高于低海拔鸡蛋。其价值是普通鸡产品的3-10倍。尽管价格不菲,但在很多沿海城市、一线大城市市场,藏鸡产品很受欢迎。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必然会有竞争。“有些人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开始引进外来鸡品种与纯种藏鸡杂交,或者进行近亲繁殖,纯种藏鸡的生理性能和繁殖性能遭到了破坏,出现了杂化、血统混乱等现象,降低了其纯正性。”张梅坤说,“西藏德青源公司组建的初衷之一正是为了延续藏鸡的纯正血脉,为藏鸡的保种贡献一分力量。”

谈及在拉萨组建新公司,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浦文涛坦言:“正如张经理所说,首要原因就是作为国家蛋鸡行业的领头羊,我们有义务保护藏鸡这一珍贵的资源品种;其次,公司也希望能够打造出一个高端品牌产品,为拉萨的经济发展、农牧民的致富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政府、企业合力谋发展

那么,德青源与拉萨的合作将怎样开展?张梅坤表示,新组建的西藏德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2.26亿元,建设一个藏鸡保种与繁育示范基地、一个沼气发电厂、一所藏鸡研究院、一个蛋品加工厂、一个屠宰场及食品加工厂和一个管理中心。同时计划带动拉萨乃至全区的藏鸡合作社、小区、中小规模养殖场共同发展西藏的藏鸡产业。该项目预计第5年可向社会年提供商品代纯种藏鸡300万羽。其中,藏鸡保育种、扩繁的项目已经在尼木县开工建设。其他厂的建设均在设计中,明年可望全部动工。

“尼木的农牧民非常期盼德青源的项目落户。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投资尼木致力藏鸡的原种保护和产业化开发,不仅可以为农牧民提供纯正的藏鸡苗、饲料、养殖与防疫技术,而且还可以提供鸡蛋和活鸡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强力带动农牧民实现本地就业和增收致富。”尼木县委副书记彭松涛透露,“目前,投资2820万元的藏鸡原种保种厂已经开工建设,投资4690万元的藏鸡父母代鸡舍和投资4690万元的藏鸡商品代鸡舍今年将开工建设。”

彭松涛表示,尼木县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要发展模式,已经先后建立了14个规范化养殖点;目前全县存栏藏鸡6万多羽,产蛋360万枚,实现产值1812万元。他说:“借助此次合作,尼木县计划到‘十三五’末,实现藏鸡存栏100万羽、出栏300万只、年产蛋4000万枚。合作项目将为培育尼木藏鸡全产业链养殖模式提供动力,为尼木甚至是拉萨的藏鸡养殖户提供全面的技术和销售服务,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期待更多扶持

作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张梅坤坦言,尼木县和德青源公司都充分认识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由于地处高原、交通不便,各方面较内地不够发达,加上民族习惯,在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希望政府和社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为尽快实现藏鸡的原种选育和扩繁,希望能参照原种补贴政策,对国家定点的藏鸡原种保护中心给予每羽原种鸡每年300元的补贴。为了提升养殖户的养殖热情,建议对获得自治区批准的标准化养殖场(3000羽/场以上,每只鸡投资约为150元)的个人与企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同时,由于西藏人才缺乏,期待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同行、有志之士来西藏工作,共同为藏鸡产业和西藏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现在,项目的二期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希望这项互惠互利的工程早日让藏鸡“展翅”,飞出拉萨,飞遍全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