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豆产业困境持续多年原因何在?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 慧 字号:【

国产大豆产业困境持续多年,去年10月份新产大豆上市后再次出现销售不畅。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统筹研究玉米、大豆两个品种的补贴政策,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进行科学轮作的积极性,推动国产大豆种植面积恢复性增加。

突出国产大豆品质优势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较高,因此国产大豆产业要瞄准国际国内食品市场,发展专种、专储、专用新型大豆产业链。

在目前国内外大豆价格倒挂短期内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国产大豆产业必须走差异化竞争路线,突出国产大豆的非价格竞争优势。

黑龙江尚志市大地粮油公司就是一家采用物理压榨工艺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企业,在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大部分关停的情况下,它们依然保持稳定发展,去年开工率达到40%左右。公司董事长李方杰说,当前消费者对采用非转基因大豆做原料和物理压榨工艺生产的大豆产品需求不断上升,目前有意向与他们公司签订订单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今年开工率有望达到80%甚至90%,预计收购国产大豆7万多吨。

然而,一个企业的逆势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国产大豆卖难问题。加工企业是大豆产业链上的枢纽,要想方设法采取措施重点扶持加工企业,激发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的活力。目前我国大豆加工产能严重过剩,2015年大豆加工能力达到1.45亿吨。国家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部分过剩产能向化工涂料、大豆油墨等领域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大豆加工工艺提档升级,带动国产大豆销售。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要解决国产大豆卖难,关键是要找准国产大豆的比较优势。近年来,非转基因大豆已经变成稀缺资源。我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国际市场上认可度比较高。国产大豆产业要瞄准国际国内食品市场,发展专种、专储、专用新型大豆产业链,杜绝转基因大豆进入食品加工领域,逐步提高国产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我国还要建立大豆品种资源保护区和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以避免因基因漂移破坏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的竞争优势。

建立豆农利益补偿机制

提升国产大豆竞争力,需要提高农业的基础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要进一步完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发放方法。

近年来,农业生产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快速上涨,我国农业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与水稻、小麦、玉米相比,大豆种植效益较低,价格持续下降,把农民仅有的一点利润空间也挤占了。这是当前农民普遍持豆观望的主要原因。

黑龙江绥滨县连生乡吉合村农民蓝宝成去年种植大豆1.6万亩,每亩大豆平均产量300斤左右,总产量480万斤左右。为了还贷款,他不得不在每斤1.62元的价格低点卖掉一部分大豆,还留下一部分等待价格上涨。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地承包费340元,农药、化肥、种子、机械折旧以及银行贷款利息加起来260元以上,这样每亩地种植成本达到600元以上。如果以现在每斤1.62元的价格销售,每亩收益480多元,种植一亩大豆净赔120元左右。

专家认为,要降低国产大豆种植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提高农业的基础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发放方法,保证农民的利益在改革中不受损失。

蓝宝成介绍说,他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产量低,价格又没有优惠,如果国家补贴政策不能及时落地,势必会影响继续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他希望国家尽快出台2016年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希望国家在确定大豆目标价格时能够充分考虑大豆与玉米、小麦、水稻的种植比较效益,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补贴价格;希望地方政府在实施补贴政策时尽量做到公开透明,让农民心里有数。

多位国产大豆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最担心大豆价格波动影响大豆的稳定供应,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希望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大豆产业风险预警管理,防止大豆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继续加大对豆农的补贴力度,稳定大豆种植面积。

由于种植效益低下,近年来国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目前国家为了化解玉米产能阶段性过剩,明确要利用现阶段国内外粮食市场供给宽裕的时机,在一些不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推动玉米与大豆轮作,减少玉米种植面积。这为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增加提供了广阔的腾挪空间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要统筹研究玉米、大豆两个品种的补贴政策,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进行科学轮作的积极性,推动国产大豆种植面积恢复性增加。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