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临县红枣绝地求生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编者按:近日,一篇由南开大学“农梦成真”组织发布的《紧急救助大山老农》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热传:革命老区山西吕梁市临县遭遇大面积红枣滞销,百万斤红枣无人收购。这篇文章瞬间引发社会关注,也牵动着本刊编辑记者们的心。所幸的是,许多爱心市民纷纷下单购买红枣,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临县红枣的燃眉之急也得到了缓解。但要真正改变临县红枣的命运,还有更多的工作去做。

临县是山西省最大的农业县,号称“天下红枣第一县”,沿黄枣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多依靠红枣。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全县23个乡镇的红枣种植面积82万亩,正常年景产量达3.6亿斤,以县级为单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2012年,为了做好红枣产业,临县还专门设立了红枣产业管理局。同年,临县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中国红枣之乡”卖枣难

据该县县志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临县黄河沿岸就有大片枣园。唐宋后,因为枣树耐旱,被人们移植到湫水河东岸而使该县大部分地方都有了成片的枣林。

临县红枣经历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因天灾几乎绝收后,2015年总产量达到4亿斤。好不容易盼来一个丰收年,却遭遇了卖枣难。

临县红枣学名木枣,又名吕梁木枣,因主要分布在吕梁和陕西榆林的黄河沿岸,人们又称之为滩枣。临县木枣中最著名的是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开阳大枣”。“开阳大枣”因产自临县曲峪镇开阳村而得名,以个大核小、香甜可口、掰开能拉丝闻名,相传曾为清宫廷贡品。如今,就是如此好的枣也受临县红枣整体滞销的大形势影响,开阳村全村70多万公斤的产量,七八毛一斤的价格,才卖出去一半。

据临县石白头乡衬罗局村九峪组68岁的枣农白守平介绍,20年前,他开始和村里人种枣树,现在有30多亩枣树,共500多棵。一家人靠种枣树生活。他说:“红枣大丰收,价格却贱,三毛钱都没人收,我摘了5000多斤,还有十多亩没收,就在地里烂着,都让羊吃了。前两天有人只收两毛钱,也是准备拿去喂羊的。”

九峪组位于距离临县县城30多公里的深山中,山路崎岖难走。九峪组原名为九峪村,是一个自然村,有30多户人家,所有人靠种植红枣为生。因近年红枣卖不了高价钱,年轻人都出外打工,留在村里的只有老人。

白守平说:“枣树春天需要水,秋天水要少,但是我们在山里,不可能运水,只能靠老天吃饭。春天雨少,秋天雨多,枣就不如新疆的枣长得大,所以卖不过人家。”

种枣是一个辛苦活。“农历三月要上化肥、剪枝,四五月要锄草,六七月份还要再剪枝。八月中秋节后要收获,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打枣。”白守平说,劳碌了一年,却得了这个结果。

白守平的儿子白侯东舍不得父亲发愁,原本想把红枣运到太原或者省外卖,但发现运费太贵,不赚还会赔。目前,农村电商发展得红红火火,白侯东原先希望有知识的年轻人能回来成立合作社,利用网络把家乡红枣卖出去,“但是我们村太偏僻,也没学校,大家都不愿意回来。”

白守平说:“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很多,现在就剩下我们这些老人,等我们没了,这个村也就没了。”

网络“救援”行动

有关消息引起了南开大学一支致力于服务农村的团队,也是学生创业公司“农梦成真”的注意。他们曾帮助天津蓟县山区果农卖出几十万元的滞销苹果,此后接到不少外地农民的求助电话。2015年冬季,“农梦成真”公司总经理彭俊到当地实地考察。眼前的情景让这个年轻人心痛得说不出话来,红枣随意扔在地上,甚至被拿来给牲口当饲料吃。而这些枣都是上年纪的老农千辛万苦从山里背回来的。

彭俊说,通过团购和电商,减少中间环节,帮助农民开拓市场,这就是“农梦成真”的办法。

1月11日深夜,“农梦成真”在该公司微信公号上发布了紧急帮助临县枣农的信息。彭俊写下了自己的见闻,并在电商平台以每斤红枣5.99元——低于市场价的产地直供价推出预订服务。他们还公示了定价中从包装到运输、人员管理等环节的所有成本。“我们不想再让农民含着泪水将枣喂羊,我们不想再让满树的红枣掉在地里烂掉。我们想让这些身处在大山深处的老人在人生剩下的岁月中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我们想用我们的青春守护这样的村庄不要让它消亡。也许这不现实,也许这只是我们可笑的梦想……”这则带温度的营销信息立刻在社交平台被疯狂转发。

不到两天时间,网络营销行动在市场上得到热烈回应,销售数字不断刷新。“销售情况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农梦成真”公司副总经理、南开大学学生袁伟对媒体说,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订单像雪花一样涌来。截至1月13日15时,销售额已冲破1000万,并仍在刷新。最远的订单来自美国的纽约和新泽西等地。目前公司全部员工,加上南开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一共十几个人都在加班加点处理订单。

中共中央组织部微信公号“共产党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微信公号“国资小新”以及“仰观俯察”、“学思浅语”、“长安剑”、“廉洁杭州”等政务微信公号关注此事并联动转发。

销路打开了,但他们面临发货能力不足等问题有待解决。“订单量太大,当地运输物流的承载能力吃不消,得去跟当地很多部门协调沟通。”袁伟说。

1月13日,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徐岗与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赵雁峰取得联系,约定发挥津晋两地团组织的联结优势和青年志愿者的作用,支持“农梦成真”的行动。两地团组织已就此建立起协作机制,将对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帮助,支持农村发展和青年创业。

此外,已有很多人主动打电话表示愿意当志愿者。一位来自北京的女士自掏腰包买票赶往临县,“听说你们人手不够,我来跟着你们进山去搬”。

不过,很多当地的红枣专家认为,义卖对于临县红枣产业只能是权宜之计。如果临县红枣自身不寻求突破,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临县红枣的出路

临县红枣产业局副局长王军军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了临县红枣的两条出路,一是主打绿色的有机红枣品牌,二是发展红枣产业深加工。

临县克虎镇薛家垛村有一家专门加工本地枣的红枣加工厂,老板叫薛海亮。“全临县,‘老家枣’数我卖得多了”,据粗略统计,临县70多家红枣加工厂,加工本地枣的工厂只有2家。薛海亮告诉记者,他现在已经快把全村的红枣都卖了。

薛海亮加工本地枣的底气,一个是因为他在东北有固定市场,更重要的是因为临县的有机红枣示范基地。

2013年,临县县委、县政府针对临县红枣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红枣品质不佳等问题,在临县克虎镇后山村开始实施1500亩有机红枣示范基地。有机红枣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的纯天然绿色红枣。临县的有机红枣加工后,在东北的超市里可以卖到8-12元一斤。薛海亮说:“现在城里人都讲究健康,我们这有机红枣就是最健康的。”

临县红枣网上,有一篇关于临县红枣和新疆枣及其他红枣的实验报告,实验是在太原汉波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实验室和山西大学化学实验室进行的。实验的结果是,临县红枣在酸度和抗氧化物含量方面优于其他红枣,更适合作为红枣深加工原料。

而现实的情况是,临县全县靠深加工消化的红枣不到总产量的10%。山西万里红枣业有限公司是临县比较成熟的一家红枣深加工企业。公司的展厅里,展示有各种各样的红枣饮料、红枣保健品、红枣酒。记者品尝了一口展示的红枣黄酒,浅浅一口,醇香的酒味之后是甜甜枣香味。可惜这些只是样品,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所有的产品目前都没有走向市场,所以无法大规模进行生产。公司目前也在加工红枣,但只进行一些简单的红枣初加工,而且很大一部分还都是新疆枣。

王军军说:“如果县里的四个红枣加工项目能够完工,消化全县2亿公斤的红枣根本不是问题。”近年来,临县一直扶持壮大红枣加工企业,探索红枣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2015年7月,山西中鹰大红枣产业有限公司、山西枣福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红日子枣业有限公司、吕梁丰润枣业有限公司的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这四项目总投资达11.5亿元,年加工转化能力达1.4亿公斤。据悉,这四个项目的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红枣收益靠天吃饭、加工转化不足、丰产不增收等问题。(本刊综合媒体报道整理)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