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简称“香港食安中心”)11月1日公布江苏两家企业的大闸蟹二恶英超标。江苏省有关部门回应称,对涉事两家企业的全部大闸蟹禁止进入市场销售,并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溯源。
此事曝出后,有网民甚至认为“市面上大闸蟹以至水产品,都不能吃了”。专家表示轻视其危害或过分恐惧都是片面的。面对污染,不要谈毒色变,而应科学对待。只有科学认识,才能找到更好的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
是否有害健康?
——尚未超过安全线,但风险不容忽视
据了解,本次涉事的两家企业分别为吴江万顷太湖蟹养殖有限公司,供港大闸蟹量3.8吨;江苏太湖水产有限公司,2016年度供货210吨。据香港食安中心的最新回复,大部分涉事大闸蟹已低价出售。截至11月3日,进口商共回收约800公斤大闸蟹。另已将六个样本交予政府化验所进行测试。
专家介绍,二恶英是一组对环境具有持久性污染力的化学物质,也是一类剧毒物质,可导致生殖和发育问题,损害免疫系统,干扰激素。它既可以从天然途径释出,亦会透过工业活动以副产品的形式产生,例如在冶炼金属、制模或燃烧含氯的有机化学品(如塑胶)时,均会产生。由于其是脂溶性的,不易分解,因此多积聚在脂肪组织,并于食物链内积聚。
香港限定每克食物样本的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总含量不可超过六点五皮克毒性当量(湿重计)。此次香港通报的超限大闸蟹样本,被检出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含量为每克食物11.7和40.3皮克毒性当量,超出了上述限量。
这是否就代表吃了这些大闸蟹一定会损害健康呢?食品安全科普作家阮光锋认为,并不一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安全参考值(即暂定每月可容忍摄入量)为每月每公斤体重70皮克毒性当量,而且是终生每个月都超过这个量才会有害。测算发现,一个体重60公斤的正常人,大约每个月要吃14只螃蟹(每只四两重计)才可能超过。“大闸蟹是应季商品,不用过分担心。”
不过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二恶英在体内的累积问题不应被忽视。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马建民和黄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我国居民的动物源食品的平均摄入量仍低于西方国家,但由于我国二恶英的环境水平增长较快,由此产生的我国居民的二恶英风险不容忽视。
为何出现超限?
——怀疑环境积累、饲料带入两大因素
专家表示,由于在环境中浓度较低,正常情况下摄入二恶英对人体造成突发急性影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类因二恶英类中毒致死报告,也没有人类确定因二恶英类暴露致癌的报告。
针对此次超限,目前污染源还很难确定。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郑明辉认为,一般污染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可能来自水体环境本身,水体、颗粒物、水草通过食物链传导,慢慢富集到大闸蟹体内。此前,纽约市卫生局就根据当地污染物监测数据,对当地特定水域中的野生鱼、虾、蟹提出食用限制建议,其中也提到螃蟹的腺体(包括蟹膏和蟹黄),但并不包括养殖鱼类。
其二是可能来自于人工养殖饲料。由于螃蟹的生命周期很短,所以来自饲料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从全球范围来看,饲料遇二恶英污染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防范二恶英是源头控制,不能高剂量暴露,想要‘零暴露’在这个星球上不现实。”郑明辉表示,我国二恶英类排放源量多面广,污染源排放的二恶英在环境介质中不断积累且浓度上升。
郑明辉认为,我国二恶英减排应遵循全过程控制、协同控制、技术先进性、技术适用性原则。既要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全过程控制二恶英生成和排放,还要充分发挥二恶英污染防治与常规污染物削减控制的协同性,将其与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等统筹推进。
标准是否缺失?
——已有检测方法,尚无限量标准
根据江苏检验检疫局的通报,今年以来对2家涉事企业曾开展23批次47个检测项目335项次检测,检测结果均为合格,符合香港的检验检疫要求。
但这并不表明,相关部门在对大闸蟹的提前监控中,包括了对二恶英的检测。事实上,笔者采访了解到,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二恶英的检测方法和规程标准,即GB5009.205-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恶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但并未制定二恶英在食品、饲料中的限量标准。
“如果要制定食品中的限量标准,要考虑操作层面的挑战。二恶英的检测费用相对较高,如果泛泛地在食品中设立了标准,很可能导致钱都放在检测费上,也不一定产生最优效用。”郑明辉说。
专家认为,关键还是要加强源头污染的控制和有害地的筛查。相关部门已针对我国二恶英排放源进行了清单式的研究,并就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废弃物焚烧等污染源进行源头治理。
在国内提供二恶英检测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农产食品部技术经理张红梅介绍,目前欧盟、中国台湾等多地区都就饲料,以及鱼和鱼类相关产品二恶英制定了限量标准,公司每年都会接到不少出口企业的检测需求。对饲料的限量要求应尽快提上日程,这是从源头控制风险的一个方面。
(稿件来源:新华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