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来进行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分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垂直起降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
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现代无人机应用领域从军用扩展到了民用、商用,无人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购买和使用量快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市场潜力巨大。作为带动性极强的会展业,也及时地捕捉到了行业信息,越来越多农用机械展会中出现了农用无人机的身影,由于农用无人机展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所以在专业展会中占据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发展潜力巨大,会展从业者应该更多地给予关注,随着农用无人机行业发展,势必会成为展会中的后起之秀。
中国农用无人机展会业发展现状分析
参展商家数量。目前中国农用无人机展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还不够多,许多无人机商家认为展会成交量有限,效果一般,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展会来讲,农用无人机相关的展会参展商数量十分有限,主要也是由于国内无人机研发、生产的商家少导致的。
展品体验性和互动性。目前国内的无人机展会一般是包括无人机在内的智能终端产品静态和动态展示,让大家近距离、全方位了解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现有的农用无人机展会一般只是对农用飞机及小型无人机、农用航空施药设备、飞行安全装备、新型肥料、农药、植保技术、农用航空检测设备等方面进行虚拟展示,展示内容过于专业,缺乏与参展观众的互动,体验性不强。
展品实用性。目前国内农用无人机展会上展示的无人机观赏性大于实用性,适合无人机爱好者休闲使用,但在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和障碍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想要大规模投入使用,还要经历不断研发和改进,以提升具体应用能力。
展品安全性。由于研发、制造技术不成熟,相关航空法律法规不完善,农用无人机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安全问题。目前国内几家大型的无人机研发单位研发出来的无人机主要是在商用和个人使用上下功夫,但农用无人机的研发、使用标准要严格得多,要达到农用无人机的安全使用标准,还有很多技术要素需要改进,很多技术难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展会规模和体系。目前会展业鲜有专门针对农用无人机的展业展会,大多是放在农业展会中同步进行,因此专业度不够,得到的关注和参与人数、参与单位都不是很理想。没有形成农用无人机展会的规模度和体系,目前还只是碎片化的农机展会。
成交量。由于农用无人机相关展会规模、技术等各种因素,导致目前农用无人机展会的成交量较低,大多数专业观众只是出于观赏的态度观展,没有转化成实际的成交量。
农用无人机展会的优势与不足
政策利好。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这给农用无人机展会的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农业机械也相对进入了一个政策红利期。业内人士表示,想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规模化的水平和程度。众所周知,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机产业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国家粮食安全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效率高,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有18亿亩农田,如果有一半采用无人机作业,每亩每次按10元估算的话,那么将为农用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带来几百亿的市场。另外,农用无人机的生产制造也可能会有几十万架的需求,还有就是农用无人机的培训,未来中国可能会有众多农民飞手的缺口,市场非常庞大。
低成本接触合作客户。农用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单位如果想要接触到合格的客户,那么参加展会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根据研究,一般展会上的每一个参观者能够被参展商接触到的平均成本达到了177美元,而如果通过电话进行销售的话,想要接触一个客户,平均成本将需要295美元。
展示机会良好。农用无人机展会为无人机研发、制造、销售单位展示自身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训练的展会销售、展台设计人员,参展单位可以很好地向观展人员展示自己的企业和产品。而且,展会的参观者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各个参展商进行横向比较。
展会成本高,缺乏实用性。农用无人机参加相关专业展会,展会费用较高,展品大多观赏性较强,实际操作中存在尚未解决的难题,因此展会上很难形成实际效益,产品和技术转化率不高,竞争客户多,良莠不齐,展会表现出的实用性不强。
相关技术不够成熟。目前中国的农用无人机研发技术还不成熟,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技术难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例如农用无人机对飞机性能与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但日常作业中农用无人机面临的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因此安全性很难保证,不少厂商一味求大,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农用无人机的作业要求。
实际使用客户素质不高。我国农业用无人行业的从业人员或者实际操作无人机的人素质普遍比较低。农民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有限,不可能花太多钱去购买农用无人机,因为他们认为收回成本的周期太长,并且很难操作,作业成本高。
服务模式有待创新。作业整个过程必须便捷、高效,这是农用无人机设计初衷。农业植保作业需要各个方面的良好配合,无论是从科研人员、无人机生产厂家,还是政府主管部门,都必须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农用无人机产业的不断发展,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和便利。另外,客户的专业知识、飞行经验不足,往往会造成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从管理上看,目前我国农用无人机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管。农用无人机的级别控制、飞行认证、操作培训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范例可以遵循。我国民航局正在就《无人机空域管理规定》征求意见,这项规定涉及无人机在隔离空域的可飞行区域、无人机在融合空域飞行的内容等方面。
农用无人机展会发展前景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中国当前无人机的植保需求非常旺盛,特别是在东北这样的粮食种植大省,主要是因为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中国农村劳动力逐步短缺。另一方面,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相对比较高、经济性好,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农民所接受。预计到2020年,中国农用无人机的需求量可以达到10万架,农用无人机行业的从业人员缺口将达到40万,未来中国的农用无人机市场至少有几百亿人民币。因此,农用无人机展会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未来将形成独立的展会体系,从一般的农机展会里分离出来。
未来将改变农民生活。农用无人机使用高清相机、光谱分析仪、传感器等高科技装置在农田上飞行,准确测算投保地块的种植面积,所采集数据可用来评估农作物风险情况、保险费率,并能为受灾农田定损,此外,无人机的巡查还实现了对农作物的监测。展品技术将越来越先进。农用无人机的作业对于周边环境要求非常高,雨天、风力大于6级的天气严禁作业。还要求作业的田地周边10米范围内没有房屋、防护林、高压线塔、电杆等障碍物,无影响飞行安全的障碍物或影响飞行视线的障碍物,有合适飞机的起落点;另外,无人机作业要求田间作物高度应低于操作人员的视线,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到飞机飞行状况,另外,作业田块还应该有适合操控人员行走的道路。
因此,农用无人机想要大范围投入市场,必须首先解决技术障碍和问题,这是未来农用无人机发展的基础条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