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有享誉全省的“西山药库”之称,地理环境与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境内的茯苓、灵芝、天麻及桑黄等菌类中药资源丰富,笔者现结合安徽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金寨县调查的结果以及中医药发展规划实际,为推动金寨县菌类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些许建议,供大家参考。
金寨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金寨县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与自然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明显的优势,享有“西山药库”的美誉。
金寨县位于北纬31°06′-31°48′,东经115°22′-116°11′之间,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东连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霍山县,南临湖北省英山县、罗田县,西与湖北省麻城及河南省商城两地交界,北与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霍邱县、叶集接壤。境内东西及南北跨度均为80公里,面积约3814平方公里,居安徽省县域面积之首。
金寨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呈阶梯状下降,大别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纵横,千米以上的山峰有超过百座,主峰天堂寨海拔高度1729.1米,最低处是白塔畈乡的灌口集,海拔仅59.5米,相对高差为1669.6米。具有明显垂直地势特征。
按海拔高度,可分为中山区、低山丘陵、岗丘平畈三个区域。海拔800米以上中山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及西部,坡度多在30°-50°之间,水力资源丰富;海拔在400-800米之间的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周围,坡度在25°左右,山间夹有较为开阔的谷地,接近盆地,河道高宽,水流渐缓,易于淤积;海拔在500米以下岗丘平畈区,主要分布在北部。
金寨县处于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的南侧,属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5℃,≥10℃积温为4500-5100℃,无霜期228天。年降水量1381.5毫米,为淠河、史河两大河流发源地。
由于地形差异,境内南北物候相差半月左右,从海拔高度看,在春夏季,海拔每增加100米,物候期推迟3天。
金寨县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水资源,为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马尾松、杉木、黄山松等亚热带树种占很大面积,多构成大面积纯林,土壤多为黄棕壤,土质特别松泡,适合各类中药种植。
金寨县菌类中药资源特色鲜明
金寨县历经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实践,笔者在六安市委、市政府及金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利用2012年参与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实践机会,对金寨县中药资源进行了调研。
中药资源有野生和栽培之分,并且随纬度和海拔呈现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的差异性。金寨境内天堂寨、马鬃岭、金刚台是野生药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而沙河、桃岭、双河等地是栽培药材的主要分布区。
在西部和南部山区,分布较多的有木本药材,如厚朴、杜仲、辛夷、银杏等以及一些稀有草本药用植物,如白芨、铁皮石斛、珠子参、七叶一枝花等。草本药材相对集中在中北部丘陵区,如猫爪草、箭叶淫羊藿、石菖蒲、多花黄精等。另外,如益母草、夏枯草、半夏、野菊花、鱼腥草等药材广布全县。除了明显的水平差异,垂直分布方面也有所不同。金寨1500米以上的山脊,气温低、云雾多、风力强劲、土壤瘠薄,为高山矮林灌丛,中药资源有卫矛、藜芦、野山楂、苍术、拳参等;海拔1100-1500米处的局部平缓坡地,已接近山顶,土层较浅薄,山地的矮林组成种类以花楸、黄山杜鹃、黄山栎等为主,中药资源有落新妇、金钱草等;海拔800-1100米的山地,为多种群落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带,生长许多珍稀的药材,有石斛、珠子参以及野菊花、鹿蹄草等;海拔400-800米的低山,为落叶、常绿针阔叶林带,野生药材有辛夷、厚朴、茯苓、杜仲、黄柏、枇杷叶、山茱萸、络石藤、白果、木通、淫羊藿、金银花、前胡、紫菀、五加皮等;海拔100-400米的丘陵和山间盆地有常绿阔叶林的分布,但由于人为活动的深刻影响,多为草本药材,木本的较少,主要有桔梗、车前草、黄精、玉竹、败酱草、夏枯草、益母草、苍耳、断血流、百蕊草、麦冬、半夏、菊花、艾、山栀子、石菖蒲、女贞子、天冬、香附等;海拔100米以下的多为农田,草本药材居多,有夏枯草、香附、半夏、半边莲、白茅等。
金寨具有产业规模集聚效应的菌类中药主要有三个,即茯苓、灵芝和天麻,收载于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
茯苓是主体 茯苓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干燥菌核。
《神农本草经》谓其“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咳逆,口焦舌干……生山谷”。
民国《增订伪药条辨》(1928年):“天然野生之茯苓,无论何地产,皆为佳品。惟云南产天然生者为多,亦皮薄起皱纹,肉带玉色,体糯质重为最佳,惜乎出货不多。其他产临安、六安、于潜者,种苓为多。”
《药物出产辨》(1931年):“以云南产者为云苓,最正地道。产安徽省者名安苓。”
《药材资料汇编》(1959年):“人工栽培以来,安徽、湖北等地成为茯苓主产区。现时野生主产于云南丽江地区。”
《中药材产销》(2004年):“野生者以云南为著名,栽培者以安徽量大、质优。”
金寨县是茯苓种植的主产区,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大别山的茯苓产量占全国的75%左右,产量大,品质好,有“安苓”的美称。1958年安徽博物馆72千克特大茯苓来自桃岭。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两广、云贵、福建、四川一带新产区的开发,大别山茯苓产量占全国比重下降到60%,20世纪70年代只占全国的20%。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大别山一带的茯苓产量约200多万公斤。茯苓质量明显优于南方多数产区,现今全国90%的茯苓主产于大别山金寨和岳西两地。
大别山地区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成片的纯马尾松林及其特殊的沙壤土都为茯苓生产所必需;加上苓农栽培、加工茯苓的丰富经验,其中培植茯神的特有技术系金寨首创,茯神与茯苓生产互补;菌引代替传统肉引和木引,且不需“发汗”直接剥皮切制晒干,既提高产量,又降低成本。
大别山的茯苓质地紧实、色白、匀净,有“中药白银”之称。传统加工非常精细,20世纪50年代前出口优质规格有:云片(同云片糕样,照亮可见云状筋膜斑纹)、天字片(不规则的光边,光洁的白片)、广庄(发过汗的大小均匀、质地结实的干苓个子)等约70个规格。此后,经不断兼并,现有规格标准简化,而且由于老药工越来越少,茯苓加工又由集体改为分散进行,缺乏基本的加工技术与必要工具,一些地方商品质量下降。例如原来加工成的白茯苓片又薄又匀,称为“镜片”,3厘米厚,约有30-32张,而现在只有16-18张。因此,如何提高茯苓药材商品质量是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灵芝有特色 灵芝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 或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的干燥子实体。
南北朝梁代时《名医别录》谓“赤芝生霍山”(即现在金寨、霍山县区域)。由于野生灵芝需要特定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生态因子的精巧配合,多在山野树林之中,夏季雨后生长,枯枝落叶覆盖其上,幼年期难以看见,散发孢子迅速,高温虫蛀易于导致腐败,故野生资源难以采到佳品,孢子更难以采集到。由于不易被人发现并观察记载,故《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主流本草和植物分类学著作未能详细记载。后随“一根针,一把草”的活动深入,各地逐渐解开了藏在深山密林中的灵芝资源面纱,逐渐对其生物学特性、物候和栽培技术有了深入了解。
金寨灵芝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在全军乡全军村、沙河乡碾湾村开展,后来扩大到关庙乡、水竹坪乡、青山镇、燕子河镇等地。但其中沙河乡灵芝约是全县灵芝总产量的70%,成为“全国灵芝第一乡”。由于金寨沙河乡灵芝发展较早,在全国有很高知名度,现已形成全国知名的灵芝交易市场,年灵芝交易量达千吨。目前研发的产品主要是灵芝破壁孢子粉,当地有很多自主品牌建立。
天麻重质量 天麻来源于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块茎。
《神农本草经》以“赤箭”之名收录,描述其地上茎的形状和颜色,自《开宝本草》始有“天麻”名称出现,为赤箭之根。
20 世纪70 年代之前均为野生,产量小,一直是名贵紧缺药材。后经过多年的技术培训、专家指导、引种试验等方式,金寨县已经普及天麻有性繁殖生产技术。同时,南溪、汤汇、张畈、燕子河等几个天麻集散地逐步形成,土生土长的营销队伍日益壮大。2001年,县内兴起了“天麻热”,山区农村几乎家家种天麻,产量迅速越过1000 吨,随后快速增加到2500 多吨;2002 年到2008 年,因市场原因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产量下降到2000 吨以内。随着市场回暖和技术不断完善,很多农户因种植天麻致富。
天麻产业发展重在产量与质量并举,尤其自有品牌的创建与维护。
金寨县药用菌产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从国家战略高度认定中医药行业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当前,正值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颁布,从国家到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有必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发挥出金寨菌类中药资源的规模集合效应,具天时之利。
地利 金寨县独特的地理与环境资源,享有安徽省“西山药库”美称,境内山区盆地相间,河流交错纵横,形成复杂的地理和多样的生态小环境,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尤其菌类中药资源适宜的生态小环境地域面积众多,比如松木林、通透性良好的土壤等等,拥有地利。
人和 茯苓、天麻和灵芝的人工栽培技术已经获得突破,下一步需要在制约产业规模集聚的关键技术上努力寻求突破,如松木林树蔸种植茯苓等。另外,也需建立种苗生产基地,提高种苗质量,提升道地药材品质;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提高生产组织化水平,打造绿色道地皖药品牌。
此外,全方位提升特色菌类药材发展水平,研发和拓展药食两用菌类药材产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中药工业集聚化发展。
挖掘金寨中药文化,开发经典名方,保护和继承安徽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健康旅游中,依托金寨长寿之乡,以大健康服务旅游大发展,开发和带动菌类中药旅游产品营销。上述即为人和。
综上,金寨县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要素,成为境内菌类中药资源综合利用的保障,为菌类中药资源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