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练成桑黄“神功”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 欢 字号:【

一位与茶叶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因机缘巧合熟识了珍贵药用菌——桑黄,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障碍,在国内较为空白的桑黄培育领域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一位茶人是怎么在药用菌领域特别是鲜有人了解的桑黄领域取得成功的?他成功的背后是一段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故事。

自幼结茶,成为资深茶人

陆本坤,1961年出生在金寨县青山镇余店村一个普通的茶农之家,从出生起便与茶叶结上不解之缘。1979年高中毕业后,他回乡当了一名茶叶技术员,从此正式开始了茶叶工作。3年后他调到县植保站专门从事茶叶和植保工作,白天背着喷雾器帮农民打药治虫、修理茶叶机械,晚上自学农业技术知识,在学中干,在干中学。1987年,县里成立了名优茶公司,他担起了茶叶推销员。由于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肯吃苦,很快从一名推销员走上了经理的岗位。

1988年,金寨茶叶大面积增产,陆本坤所在的名优茶公司收购了1万斤六安瓜片、2万多斤毛峰和300多吨炒青,可市场饱和,到了下半年还有一半库存滞销。陆本坤急了,带着他的营销团队和茶叶样品东出上海、南下广州、北上京城,凭着他山里人淳朴的品德、坚毅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硬是把库存的茶叶全部推销出去,当年公司获利100多万元。此举为金寨茶叶走出大山开辟了先河,也彰显了他独当一面、经营有方、营销有术的内在潜质。初闯市场的陆本坤小试牛刀,旗开得胜,不仅锻炼了他的胆量,也开拓了他的视野。

2004年,名优茶公司改制,他从经理的位置上退了下来,创办了金寨县安态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商海里多年的摸爬滚打,使得他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得心应手。公司按照现代农业企业和茶叶产业化模式运作,革故鼎新,带领金寨茶叶走“公司+专家+基地+农户”的道路,成绩显著,贡献突出。2008年至2010年,公司先后荣获“安徽省茶叶协会先进集体”和“六安市茶叶协会先进集体”称号。

如今,安态公司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陆本坤本人也是金寨县茶叶产业协会的会长,他在茶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初识桑黄,探索未知领域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终身都在与茶叶打交道并且已经在茶叶上取得辉煌成就的陆本坤,只需安心经营茶叶,在茶叶上更上一层楼即可。但他却不满足于此,于2002年借助科技部在金寨县对口扶贫的机会,开始探索桑黄菌这片未知的领域。

当时的陆本坤,对于药用菌相关培育工作从未涉足过,而桑黄在国内更是鲜有人知;更具风险的是桑黄从开始培育到成熟上市需要5年的时间,这期间投入大、不确定因素多。但当体弱多病的陆本坤了解到桑黄是一类具有诸多药用价值的珍贵真菌后,自己查阅了《神农百草经》、《本草纲目》等多本古书籍,确信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产品,决心迎难而上。

随后,由科技部牵头,金寨县科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从韩国引进了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韩国派驻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由此在金寨开始了第一年制棒50万桑黄菌棒的试验性生产。但韩国原种生长环境与金寨当地的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韩国的栽培技术在金寨并不完全适用,试验未取得成功。一年后,陆本坤培育的桑黄菌棒存活率仅有2%。

不畏失败,意外收获“秘籍”

第一次试验虽然失败,但陆本坤没有气馁,毅然于2003年12月正式成立了金寨县桑黄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将试验继续进行下去,韩国方面也与他达成进一步的合作协议,共同承担试验风险。新成立的公司将存活的部分桑黄菌棒搬迁到天堂寨农业产业园内建棚栽培,为桑黄的培育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遗憾的是,2年后桑黄的存活率依然很低,而韩国方面担心继续下去资金耗费巨大,为了逃避过去两年的经济损失,派来的技术员找机会“逃回”了韩国。这一下陆本坤慌了,不但只能独自面对培育失败的巨额损失,更没有了技术上的支持。

陆本坤不断与韩国方面进行联络,却都是石沉大海,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发现韩国的技术员遗留了一本书。尽管书内的韩文他看不懂,但从封面的桑黄图片可以确信这是一本有关桑黄的书。陆本坤眼前一亮,仿佛武侠小说里的侠客偶然得到了一本武侠秘籍,决心解读其中的奥秘,修成“神功”,而这本“秘籍”也真的打通了他栽培桑黄的“任督二脉”。

陆本坤找到懂韩语的亲戚对这本韩文书进行了翻译,当他读翻译文稿时,兴致越来越高。“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回忆起10年前的事,陆本坤依然难掩当年的激动:“这么好的东西国内没人好好开发,真是可惜了!”此前的陆本坤只是简单地知道桑黄有不错的药用价值,把桑黄当成一种普通的保健品。但当他读完这本“韩国秘籍”后,对桑黄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他看到国外一些临床数据已经证明了桑黄的抗癌奇效后,决心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干下去,造福一方,而这一干,直到7年后才收获成果。

攻坚克难,功夫不负有心人

陆本坤细心研读了“韩国秘籍”里的栽培技术,结合过去几年的实际栽培经验,带领公司重整旗鼓、潜心钻研。技术人员从试管选育到大田栽培管理、从试管培养基到栽培棒基材筛选等,进行了全方位、全流程的试验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7年的坚持和付出,换来了桑黄菌存活率飞跃式提升,实现了从起步的2%到2013年的85%,生产规模和效率大幅提高,为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期间,陆本坤带领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江苏常州大学、中国南方医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解放军301医院进行产学研合作,对桑黄菌天然药用价值定性定量分析,在人工栽培技术完善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桑黄菌研究学术成果,为桑黄菌进入药用保健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随着量产的不断扩大,以前的基地已不能满足需求,2013年6月,公司决定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新整合,注册成立了金寨尚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兴建生产厂房1000多平方米,大棚50个,购置一批先进生产设备,栽培基地由一个发展到三个,形成年生产桑黄菌20万棒、年产子实体3吨的生产能力。金寨尚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人工栽培桑黄菌技术领先的种植基地……

多年的付出终于收到了回报,如今通过客户的口口相传,尚臻公司的桑黄供不应求,价格更是高歌猛进达到12000元/公斤。除了经济上的回报,陆本坤本人更是受益匪浅,他笑道:“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以前身体有多弱,动不动就生病,桑黄的栽培技术取得成功后,第一个受益的就是我自己,吃了几年桑黄,看看我现在多健康,比以前精神多了!”

有心人,天不负。能以一个茶人的身份在药用菌上取得成功,并站到了国内领先位置,是陆本坤多年来求知好学的结果,更源于他的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展望未来,陆本坤说希望自己的成功能让更多人了解桑黄这种优质保健品,让“森林黄金”在中国遍地开花,造福更多普通人。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