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水果,大家都不陌生。可有一样水果——树莓,知道的人恐怕不多。记者近日有幸认识到一位树莓方面的“专家”——任昱冰,他和树莓打了10年交道。树莓是什么?有何发展前景?任昱冰和树莓之间有哪些故事?听记者向您一一道来。
为什么是“第三代黄金水果”?
树莓别名覆盆子,果实柔嫩多汁,色泽宜人,营养丰富,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果、药、生态利用等多项价值。果实除鲜食外,还可深加工成饮品,比如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等。树莓有红色、黄色、黑色、紫色几个颜色。
“由于在国内外市场走俏,她被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第三代黄金水果’。”任昱冰告诉记者。
为什么是“第三代”?任昱冰解释,第一代水果是指人工选育栽培的传统水果,栽培历史一般都在百年或千年以上,主要种类有梨、桃、葡萄、苹果、柑橘等。第一代水果开发利用程度很高,种植面积最大,约占我国水果种植面积的80%。第二代水果是指近几十年来开发的人工栽培的野生山果,主要种类有猕猴桃、草莓、山楂、冬枣及无花果等,发展最为迅速,经济效益和营养价值高于第一代水果,约占我国水果种植面积的10%左右。第三代水果又称3G水果,是指分布于荒山林区,尚未被开发利用、处于野生状态的山果和一些新开发的优特水果。
“简单地说就是野生、高营养又具备药理功能的‘药食同源’水果,主要种类有余甘子、刺梨、沙棘、桑葚、钙果、越橘、树莓等。”谈起这些,任昱冰如数家珍。
近年来,现代科学证实第三代水果的营养价值远胜于前两代水果,因而国际市场对第三代水果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和开发第三代水果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果品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而树莓作为第三代水果中的“佼佼者”更是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机缘巧合
结识树莓
任昱冰是北京怀柔区人,1996年开始做农业,从事农产品种植和示范推广。“我们和北京市农科院合作,我帮他们试验、推广他们研发的品种,看市场反应如何,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像现在北京的油桃品种,就是当初北京农科院和我们共同研发的。”后来,任昱冰在怀柔区杨宋镇承包550亩地,种植大棚油桃和火龙果。
2006年,怀柔区政府推广树莓种植,德国的一家企业在怀柔建立树莓加工厂。“当时政府的政策好,每亩地补助600元,我就开始种植树莓。”任昱冰种了400亩树莓。但是德国的那家加工厂最终并没有运作起来。“那个加工厂,得需要5万亩基地的原料供应,而且农户的种植标准并不相同,给加工带来不少麻烦,很明显他们前期没有做市场调研。”德国加工厂的失败给任昱冰上了一课:“要想深加工,就得先把基地建起来,引导老百姓种植树莓,同时把树莓的苗木选择、土地改良、种植方式、果品质量统一起来。”
经过对国内外市场考察、对树莓的潜心研究后,生性执着的任昱冰认为树莓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如果发展得好,能够作为一项带领村民致富的事业来做。
“树莓只能由人工采摘,今后一个时期来看也很难实现机械化,因而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未来。”近年来欧洲和美国市场对树莓鲜果及树莓制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由于劳动力成本抬升的原因,传统树莓生产大国波兰和智利的树莓生产在全球市场的比例持续缩水,国际树莓供应出现缺口。
“目前我国树莓生产还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已经出现树莓供不应求的局面,再加上气候适宜、劳动力相对丰富等优势,发展潜力很大。”对于树莓市场,任昱冰有自己的理性分析。
树莓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低,土壤PH值<8、温度处于-50℃-40℃的环境均能生长,只不过产量有大小之分,北方要大于南方。树莓春、秋两季都可以种植,一次栽植能结30年果子。栽植当年亩产300斤左右,第二年亩产1000-1500斤,第三年(丰产期)亩产2000-3000斤。适宜的环境、良好的效益、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让任昱冰对树莓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加入树莓联盟
重塑行业标准
此时,任昱冰遇到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机遇。
“2006年底,机缘巧合下,我加入了中国树莓生产者联盟(中国树莓产业发展联盟前身)。”
据了解,中国树莓生产者联盟有400多个成员单位,该联盟与基地经营者签署两份合作协议:第一份是保证苗木成活率达到80%,否则联盟补偿苗木损失,所有栽植及管理技术全部由联盟负责;第二份是100%回收树莓果,并保证最低回收保护价10元/公斤。
中国树莓生产者联盟培育出的树莓苗木是全国一流的优质新品种,具有高产、无架杆和无病虫害等优点。联盟提供的脱毒组培苗具有抗变异、抗病毒、成活率高、产量高等优点。
2013年10月,中国树莓生产者联盟成为国际树莓组织第十二个成员单位,更名为“中国树莓产业发展联盟”。
而此时的任昱冰,由于工作突出,被推举为中国树莓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他更加感到责任重大,德国那家企业的失败仿佛还历历在目。他不停思考着如何打造树莓行业标准?如何引领联盟400多家企业发展?如何带动周边农户致富?
带着这些问题,他决定通过亲身示范来一一解决。“我又回到了起点,继续做示范、推广。”任昱冰成立了北京岭上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位于北京延庆区刘斌堡乡观西沟村、刘斌堡村。
园区建立了树莓组培实验室,也是中国树莓产业发展联盟全国唯一的示范基地,占地200亩,主要为联盟培育种苗。并与北京市农科院签署“生态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所有种植技术全部由农科院直接输出,人员由农科院相关专家统一培训。“培育成功后,整个联盟的树苗均由我们来负责提供,达到了统一种苗的目的。”这只是其中之一,今后联盟还要实现苗木选择、土地改良、种植方式、果品质量等多方面的统一。
严控质量安全
带动村民致富
公司还对土地进行土壤改良,采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现基地土壤质量已达到国家有机标准。公司所有灌溉水均为1000米以下深井水,水源检测质量为可直接饮用。2016年向农业部申请生态原产地认证,7月份认证流程正式启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我们从源头开始管控,确保树莓生长环境的安全、健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任昱冰看来,无论是土地、水源,还是肥料,这些都是保障树莓质量安全的基础环节。
树莓的鲜果属于浆果,采摘后8小时内必须冷藏,否则就会变质,冷藏后的树莓两年内不变质。国内80%的树莓都用于鲜果出口,国内深加工只占很少一部分。“别的环节我们控制不了,如果连最基本的原材料安全都不能保证,那我们这些做农业的人还瞎忙活什么呢?”任昱冰的话振聋发聩。
此外,基地还种植树莓500亩,牡丹100亩,富硒梨200亩,苹果200亩,旅游观光用地100亩,是集休闲、采摘、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园区。
“种植树莓主要是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当我获利后,他们才会相信我的所作所为。”任昱冰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村民通过树莓产业致富。
树莓在带动农民致富方面潜力巨大。“联盟和成员单位设定的最低保护价是5元/斤,目前为止,联盟收购的价格最低是7元/斤,按亩产2000斤的话,农户可收益14000元/亩,除去成本后7500元/亩,净收益达到6500元/亩。”这仅仅是他的保守估计,小树莓背后蕴藏的价值令以期待。
除此之外,任昱冰租用的土地地租达到880元/亩,雇佣当地劳动力人均工资100元/天,给当地村民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这既保证了公司基地产品的生产和管理,又调动了当地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搞农业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树莓这项产业,潜力巨大,能够带动百姓致富,有了国家的支持才会走得更顺利。”眼下,任昱冰正在和国家扶贫办对接,寻求国家政策支持。
未来,任昱冰的树莓基地种植面积将扩大到5000亩,也将新建树莓酒、树莓果干等树莓产品加工生产线。“我们准备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对公司新产品的开发作深入研究,不断开发以树莓为主的有机食品系列产品。”谈起未来,任昱冰信心满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