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示范区。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内的农业大市,鹤壁在农业人均产粮、人均肉蛋奶产量、人均畜牧业产值、人均旱涝保收田、作物良种覆盖率等指标连续多年居河南省首位,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首批整体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
近年来,鹤壁市超前谋划,坚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应用”的原则,以全面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全市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和农业管理服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了像永达食业集团、飞天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据鹤壁市农业局统计,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7家,市级171家。
信息物联连接农业生产最前端
“科技参与农业生产,年年都是丰收年。”望着成方连片的麦田,位于鹤壁市淇滨区万亩核心示范区内的种粮大户唐全合喜上眉梢。“过去种粮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且要靠天吃饭。现在,随着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普及,种地越来越省心了。”5月17日,唐全合指着农田内一个被栅栏围起来的仪器对记者说。2011年,鹤壁市在唐全合的农田内安装了一套农田信息监测系统,这套系统不仅有能360度旋转的摄像头对农作物生长进行24小时监测,还可利用星陆双基监测平台对土壤水分、空气湿度和风速等要素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
“安装这套系统以前,检查苗情必须要下地,而且数据也不一定精确。自从有了这套设备,不用下地,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就可以知道地里啥情况。”唐全合说,去年3月,农田信息监视系统发出预警,说他的麦田有发生赤霉病的危险。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初期喷洒农药是控制病情扩散的最佳时机,但这时凭肉眼是观察不到的。接到预警后,他及时组织人员喷洒农药,把赤霉病消灭在了最初阶段
2010年,为提升粮食高产创建水平,鹤壁市引入了中国农大、农科院先进的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并在粮食高产创建中建立大田智能物联系统。通过视频采集系统、叶面积指数系统、农田环境参数接收系统、土壤水分观测系统、病虫害孢子监测系统等五大系统,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墒情、作物长势、病虫害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中。专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后,给出管理意见,指导农民生产管理,初步实现了种植面积、苗情长势、作物产量、土壤墒情、病虫草害、气象灾害等六大监测功能,解决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目前鹤壁市每个县区都建有监测站,每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都建有监测点,示范应用面积达62万亩。2015年,示范应用区内平均每亩增产200公斤,增收420元,62万亩示范应用区共增收近2.6亿元。“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2015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8%,农业信息化在科技进步贡献率中所占比例达到15%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农业局副局长胡全贵对记者说。
智能化设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河南永达食业集团是集肉种鸡繁育、饲料生产、商品鸡养殖、屠宰加工、熟制品生产、冷藏配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肉鸡产业化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肉类食品行业五十强,集团早在2012年就设立了信息管理部,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
据了解,集团主业跨越鹤壁安阳两市四县,为此,公司组建了鹤壁总部、淇县园区、滑县园区、汤阴园区四个局域网,局域网之间通过光纤联通,组建成一个大局域网,通过光纤与互联网连通,日常的应用都架构在此网络上,大大提高了集团工作效率。
此外,集团还花费巨资邀请上海科技公司,根据业务与管理需求,为集团开发了金蝶K3系统、青花瓷销售管理系统、肉鸡养殖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
在鹤壁市永达集团总部,记者看到,像电影院大屏幕那么大的视频监控系统内,种鸡场、孵化厂、饲料厂、养殖场、屠宰厂、熟食加工厂、智能冷库、化验检测室等各个环节都展现在记者眼中,集团董事长冯永山告诉记者,通过这套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整个产业链核心环节做到实时监控,哪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为公司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以前那种半机械化配料系统统被公司处理掉了,现在我们使用的是全自动配料系统。”在永达集团饲料厂内,厂区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根据设定好的饲料配方,生产系统自动配料,称重后进行破碎、搅拌及后续的成品加工,既节省了人工成本,还能够保证生产饲料过程中对饲料进行均匀配比,我这个负责人现在也省心多了!”
不仅是饲料厂,在孵化厂内,永达集团也安装了自动化群控系统。通过群控系统,能够随时了解每台孵化器的温度、湿度与翻蛋次数曲线,发现异常随时处理。
“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集团在农业生产信息化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信息化与农业结合在一起,我相信会为集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冯永山说道。
追溯系统提升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被国家重视,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河南省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作为河南省油脂行业“十强”企业,早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制定了“一条主线、四个板块”(即以全程油脂食品安全为主线,打造基地建设、绿色制造、质量控制和第三方介入评价四个板块)的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
在公司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运用GPS定位信息系统,把原料基地的种植地块落实到每个合作社、每个农户以及相关的技术责任人,并对种植、收获以及储运过程进行全程追溯,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问责相关工作人员。
此外,公司油脂加工遵循冷压榨、纯天然原则,保证原料重金属、药残和亚硝酸盐不超标,杜绝黄曲霉素,确保加工原料品质安全。在低温压榨低温储运过程中确保全营养不缺失绿色加工技术流程。油脂包装材料也严格按照国标进行原料采购和制作,不使油品在包装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现象。
在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会议室内,公司董事长连建伟对记者说:“在质量控制上,我们的产品除了进行了各种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还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和农信通合作,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及互联网运用平台,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的产品不能自己说好就是好,还要经得起市场检验,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第三方介入评价平台,公司终端产品质量评价由鹤壁市食品安全协会、消费者协会作为第三方介入,只要是第三方认为的质量瑕疵,实行无条件召回制度,确保消费者权益并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连建伟告诉记者。
据介绍,鹤壁市一直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做到产品从源头到销售身份可识别、可追溯。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建立产品追溯系统13个。
电子商务带动市场大发展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市场大批量的涉农电商纷纷涌现,站在“互联网+”浪尖风口处,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现象,除去“中间商”利润,减少流通环节,推动农产品领域的公平贸易。
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关键期,鹤壁市也抓紧机遇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据了解,河南大用集团与香巴拉生鲜食品O2O电商平台签订深度合作协议,在未来三年内,合作开展商城入驻、生鲜O2O进社区模式探索与布局,生鲜产品跨境电商模式探索与应用等多方面的合作,2015年大用网上商城全年订单量达到20.96万个,实现交易额2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68.14%。
此外,中鹤集团建设了“七鲜源”电商平台、永达集团与阿里巴巴、谷歌等开发跨境电商项目,开展了电子商务营销和跨境电商业务,产品远销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这些都大大增强了企业产品竞争力。
“涉农电商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说,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根本问题,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让末端需求反过来迫使生产环节标准化,实现农商品品质化。”胡全贵告诉记者。
虽然鹤壁市农业信息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产品加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快速发展,但在采访过程中胡全贵还是向记者道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有些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对“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认识不到位。二是企业本身投入不足,信息化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不够,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三是企业信息化人才短缺,应用能力差。
为此,许多专家表示,应加大“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培训工作,由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建立适应全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的同一平台,这样既可以节省投资,也能够起到较好效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