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国奶业发展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裴 燕 字号:【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奶业发展受到了众多参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提升我国奶业品质,唱响本土品牌,要提高奶产品质量,恢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对我国乳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和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奶业发展负责人Atze Schaap又怎么看呢?

质量提高 价格下降

奶业走向中国制造

恢复国人对民族乳业的信心是当前我国乳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吗?

李胜利:我觉得这是很关键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看。 第一是奶源的质量。如今我国的奶源质量跟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2008年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我国很多牧场生产的牛奶乳蛋白率能达到3.0,这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另外,大型收奶企业在收奶时会按照欧盟标准,要求牛奶的体细胞数低于40万。这两个数字让业内人士追求了很久,但消费者却不清楚它们的含义。因此,如何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非常重要,我们有责任告诉消费者,我国生产的乳制品很安全,到国外囤奶粉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第二是全面竞争力,主要是价格。我国奶业的生产成本面临着劳动力紧缺、资源的约束和土地流转难等压力,降低生产成本迫在眉睫。国外的奶粉很便宜,一罐奶粉(900克)大概在10欧元,相当于人民币100元,相比之下,我国的奶粉在价格上并不占优势。最近几年,企业在降低价格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通过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电商和网络减少流通环节等,相信将来我们的价格能够和新西兰、欧洲竞争,同家用电器的发展史一样,也会从依靠进口转为中国制造。

Atze Schaap:提高中国消费者对中国奶业的信心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皇家菲仕兰公司要和中国保持长期的、稳定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为了在中国销售我们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想分享我们的经验和做法,借以提升中国的乳制品安全,重塑消费者对中国奶业的信心。这是商业上的成功,也是我们期待看到的社会效应。

荷兰还没有发生过像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力这么大的危机,我们的整个乳业生产链很完善,不会给危机的发生造成空隙。但荷兰的乳业也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小问题,关键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只要把处理过程透明化,就能确保消费者对产品的持久信心。荷兰有句老话,“消费者的信心来得非常慢、走得非常快”。所以中国要想重塑消费者信心,也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就发展来说,食品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个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

荷兰有非常好的乳业历史和经验,皇家菲仕兰也存在了140年。我们的经验就是掌控从牧场到餐桌的所有环节,从安全的饲料开始,一直到最后的产品。据我观察,中国的奶业发展水平相当高,牧场也十分现代化。我们并不是要把所有的技术都搬到中国来,而是在中国现在的水平和基础上,帮助和改善从业者的技能和技巧。

除了消费者信心之外,消费端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胜利:我们做过调查,我国的牛奶消费已经出现了停滞,乳制品消费在下降。这说明消费出了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进行针对性的消费。现在奶业的高端产品太多,而且包装豪华,这种产品在一二线城市才能卖得出去。那三四线城市呢?那里的消费者喝什么?我认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应该多元化,除了高端产品外,也生产一些大众化、平民化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其次,要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针对不同人群生产不同阶段的奶粉。我们需要搞清楚牛奶消费的群体是谁?答案是所有人。婴幼儿可以喝、学生可以喝;女士可以喝、男士可以喝;年轻人可以喝、老年人更应该喝。要让消费者养成从小喝牛奶的习惯,这样,牛奶消费才能有增量。再其次,企业在进行宣传的时候不能太自私,不能利己排他。奶业应该有公益性的广告,宣传牛奶的公益性和牛奶本身的品质。牛奶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很好的营养品,吃了以后虽不能让人长生不老,却能让人睡好觉,更加健康。企业在宣传的时候不要把牛奶说得神乎其神,只需要告诉消费者这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就足够了。

如何看待很多企业进口大包粉的事情?

李胜利:因为国际贸易的一体化,这件事情是不能被遏制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严格监管这些奶粉的去处。我国规定巴氏奶和鲜奶是不允许用奶粉还原的,消费者有知情权,如果用进口大包粉还原液态奶而不标注的话就属于消费欺诈。更重要的是,由于涉及低价竞争,所以如果不能严格监管进口大包粉的去处,也会对我国奶业发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据我所知,农业部和有关部门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要对进口大包粉进行更好地监管,规范其标识工作。

重视人才 发现人才

培养奶业“工匠”

从2013年底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立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心做了哪些工作,对我国奶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tze Schaap:我们的工作主要是科研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另外,我们还撰写了《中国奶业白皮书》,围绕中国奶业产业链整体情况及其发展进行了深入全面地分析。

从培训方面看,中心一年要举办四次培训,这两年多共培训了200多人。这些人大都是奶牛场的场长,受培训者回去再将其学到的技术传递给生产一线的员工,又扩大了培训的效应,直接影响到牛场的生产效益。

有很多参加过培训的人士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体会和经验,他们认为中心举办的培训非常有效,能够告诉他们怎样管好牧场,包括饲料的管理、奶厅的管理和整个牧场环境的管理等。我们每年还会组织四次考察,让行业决策者去荷兰实地考察,帮助他们获得牛场发展的灵感和经验。

成果不那么容易衡量,因为牛场是活的,因此,很难说牛场的改善是由哪个因素决定的,有时候也可能是因为天气变好的原因。我认为,我们能够从方方面面推进行业的发展,同时让从业者认识到行业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李胜利:人才是行业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对于奶业来说,人才的问题包括劳动力的短缺和劳动力的素质。参加培训的人员有行业的后备军,也有正在工作的从业者。培训后备军能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希望他们能够爱上这个行业,投身于这个行业;培训从业者则立足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提到了“工匠精神”,什么叫“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从业人员能够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们的培训正是为了塑造更多的奶业“工匠”。

从科研方面来说,中心目前启动了22项关于奶业养殖、加工和经济方面的研究课题,今年计划再启动5项课题研究。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拿饲料转化率来说,我国规模化牧场的饲料转化率一般在1.2,也就是1公斤干物质只能转化1.2公斤牛奶,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则为1.5,相比之下,我们的效率很低,这就是科研的意义,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这两年,与中心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中心有什么样的考虑?

李胜利:荷兰的CRV公司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这个公司主攻育种,有一套非常先进的育种理念。我们在国内举行的每次活动他们都会参加,向国内企业传授育种经验,他们也会深入我国的奶牛养殖企业,实地考察,对牧场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这两年,国内的合作者也逐渐增多,河南的花花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们对合作者的要求非常明确,他们的发展理念一定要和中心契合,那就是生产高标准的安全食品,形成从牧场到餐桌的产业规模。以后,我们会在全国各地寻找合作者,这样,就可以在全国形成一个培训网络,中心的发展潜力及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简介

2013年11月,由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共同发起的中荷奶业发展中心(Sino-Dutch Dairy Development Centre, SDDDC)在北京正式成立。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借鉴荷兰奶业先进技术经验,促进中国奶业发展,提高奶业产量、安全和质量水平。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以促进中国奶业生产力提升,促进中国乳品质量和安全建设作为目标。中心每年投入人民币1,000余万元,重点开展奶业科技研究和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从业人员培训、荷兰奶业考察、技术中心(示范牧场)建设和其他促进奶业行业人士交流和共同进步的活动。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