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笔者多次赴水稻、小麦、玉米主产区调研,轮作休耕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词汇。在交流中,笔者感觉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并不是每块地都适合轮作休耕。在2002年修改的农业法案中,美国规定休耕的最高限额是2.3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6%。美国是粮食出口型国家,而我国粮食生产则主要是保自给。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但从中长期来看,粮食的需求量还会持续增长。并不是每一块田都可以安排轮作休耕计划,优势产区还是要以保粮食安全为主,不会是休耕的主体。对于可以休耕轮作的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明确指出,轮作试点的重点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休耕的地区主要为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轮作”与“休耕”的关系上,也要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这次的试点面积就是最好的例证,轮作试点500万亩,休耕试点116万亩,休耕的比例比较小。
轮作休耕中不能让农民利益受损。东北从“漫山遍野大豆高粱”到玉米遍布黑土地的变化,玉米产量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在当下轮作其他作物时更要保障农民的收入,更要重视补贴和补助的作用。试点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了不同轮作休耕制度的补助标准,这些标准与种粮收入基本持平。不论是发放现金或是折粮实物补助,都要不折不扣、一分不少。休耕补助不只是收益的补助,还有管护耕地的补助,引导支持农民在休耕期间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防止出现“一年长草、三年长树、休耕不管护、几年就荒废”的现象。
不是什么作物都适合轮作休耕。有些农民认为,减少玉米改种其他作物都可以算轮作,但事实上要按照种植结构调整的规划轮作。试点方案中提出了轮作的“一主四辅”模式,“一主”: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四辅”:实行玉米与马铃薯等薯类轮作;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麦草、饲用油菜等饲草作物轮作;玉米与谷子、高粱、燕麦、红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轮作;玉米与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轮作。休耕也不是让耕地“光秃秃”。地下水漏斗区实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要休耕冬小麦,种植春玉米、马铃薯和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重金属污染区采取种植具有高吸收固定重金属功能的植物实现生物移除;对于生态退化区采取限年数休耕,如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选择干旱缺水、土壤沙化、盐渍化严重的一季作物区,连续休耕3年。
轮作休耕不可随意“轮”、随意“休”,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推进,才可以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环境友好的多重效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