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首届京津冀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该活动由农业部牵头,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农业主管部门、生产者、采购商齐聚一堂,共商农产品流通大计,贸易洽谈取得4.73亿意向协议的成果。这是首次在京津冀区域层面,由三地共同参与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
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地理相似、唇齿相依,区域内农业生产合作由来已久。在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中,未来对京津的定位是都市现代农业区,要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应急蔬菜生产;而河北大部是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区,作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腹地,发挥产业承接、产品供给、生态涵养等作用。无论从过去、现在还是着眼将来,京津冀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流通配合大有可为。
然而,当下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却存在一些“怪现状”:沧州生产的蔬菜要装上山东寿光的包装箱再进京,承德的土豆要运到北京新发地才能卖到唐山,很多保定的农产品第一目标市场不是北京而是上海……
张冠李戴、曲线救国、舍近求远……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为何“怪现状”频出?区域内农产品流通一体化具有坚实基础,也是企业呼声、群众期盼。在近乎完全竞争市场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中,出现“怪现状”原因既有体制机制痼疾,更主要是生产端与消费端不匹配。京津四方辐辏,消费结构领先升级,早已实现买全国甚至买世界。河北虽近水楼台,运距短、运费低,但如果农产品质量不济、品牌不响,也不会让京津百姓买账。
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介绍,北京市场上河北菜所占的市场份额低于距离较远的山东,因为缺少规模效应,进而影响到品牌建设。“山东动辄连着几个村规模种植几种蔬菜,形成了专门的市场,有了地区名片、规模效应、细分品牌之后,山东菜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甚至很多河北菜要先到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滚一下’,贴上山东菜的标再进京。”
着手农产品产销对接,正是牵住了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牛鼻子”。与普通的农产品产销对接不同,此次活动重点强调品牌,不是简单的你买我卖、沟通有无,而是立足畅通京津冀农产品流通,引导品牌建设、促成产销协作、推动产业提质增效。通过与经销商和采购商的直接沟通,让生产者了解到市场需求,有针对地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加以改进。河北某蔬菜合作社负责人说,与北京某商超采购专员交流后发现,自己的果菜质量虽好,但包装过于简陋,不利于超市二次运输,也不方便分等分级。回去后一定改进包装质量,并择优使用品牌,争取与商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京津冀地区人口过亿,京津作为国际大都市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此次活动不仅取得了明显的对接成效,更值得称道的是为区域内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铺路搭桥,促进产业升级,促成长期合作。通过畅通流通渠道,以消费倒逼生产转型升级,也许正是举办方的深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