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做品牌 政府要搭台
时间: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 欢 字号:【

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13连增,从表面上看粮食安全问题似乎得到了较好解决,但从深层次来分析,我国粮食的质量安全和营养安全都还面临着严峻挑战。怎样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化解粮食产业面临的新危机?品牌建设或许是一个重要切入点。但粮食与普通商业产品不同,它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宗农产品。因此,在粮食产业的品牌建设过程中,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手段来解决,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不同地区的政府部门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做好大米品牌工作的。

辽宁: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宣传推介

玉米和大米是辽宁两个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辽宁生产和培育了一大批著名的大米品牌,比如为人们所熟知的盘锦大米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些粮食生产和品牌培育的过程中,辽宁省政府、省农委做了很多工作,用辽宁省农委副主任于衡的话说就是“政府部门是一支重要而且必要的力量”。

品牌意识是辽宁做强农业品牌的主要前提。盘锦大米未作为商标注册之前,就因它悠久的历史和优质的品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那时候盘锦大米已经是无冕之王。”于衡介绍,随着盘锦大米名声越来越大,市场上冒充盘锦大米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不仅影响了盘锦大米的声誉,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此,盘锦地区在上世纪末开始有了品牌意识,政府部门开始打品牌战略这张牌,加强指导,帮助引导农户和生产企业树立品牌意识。经过连续几年的不断努力,盘锦大米于2007年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两个殊荣,此后更是荣誉不断。响亮的品牌也使盘锦大米步入高端餐饮消费市场。

领导重视是辽宁做强农业品牌的有力保障。1999年,面对国有粮食企业库存水稻大量积压、农民手中粮食过多的情况,辽宁省委省政府、盘锦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亲自带领粮食部门和粮食企业到全国各地考察大米市场,帮助销售大米,解决了结构性和周期性滞销卖难的问题。盘锦市委市政府也提出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推进稻米精品工程建设,提高盘锦大米的品牌形象。经过几年的品牌建设,盘锦大米逐渐成为消费者考量大米品质的依据。

品质建设是辽宁做强农业品牌的基础。“品牌先有品,后有牌。”为发展优质水稻,确保大米品质,辽宁省与盘锦市政府都在上世纪末开始全力推广生态农业建设,把无公害大米标准化生产作为突破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结合稻田养蟹工程,盘锦一边种植水稻,一边养河蟹,着力打造绿色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全方位推进生态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严格按照国际质量标准来要求,积极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对水稻生产的全程监控。

宣传推介是辽宁做强农业品牌的重要推手。市场是实现效益的直接阵地,产品只有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才能真正成为品牌。多年来辽宁省与盘锦市不断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展会、电视、报纸、网络、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推介盘锦大米,使盘锦大米在全国知名度越来越高。2007年盘锦市政府和北京京粮集团签订了2008年奥运会特供米战略协议书,把盘锦大米端上了奥运运动员的餐桌。多年来盘锦市大米协会也数十次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全国各种粮油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抓住一切机会来宣传推介盘锦大米。

广东:保证产量,提高品质

广东除了是经济大省,现在也已是人口第一大省,要填饱这么多张嘴,广东政府部门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自然是一点都不敢松懈和马虎,多年坚持对粮食生产进行考核,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今年,袁隆平院士研制的超级稻在广东兴宁的试验田实现了亩产3000斤的世界纪录。袁隆平选择广东做试验,也说明了广东是一个适宜培育高产水稻的地方。广东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也早已开始注重提高品质和收益,综合管理粮食生产,培育自己的大米品牌。

广东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名牌战略,从2003年开始推进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广东省农业厅从2014年开始推出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激励当地农企搞品牌建设。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广东涌现了一大批名牌产品。通过名牌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农户增收,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好的产品自然离不开好的宣传,广东向来注重讲好品牌故事。政府部门联合各类媒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并在每年都举办广东省农博会,通过农博会平台向全社会做名牌农产品宣传和推介。“一切活动都需要有经费的支持和保障,这方面我们省财政非常支持。”据广东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陆国煌介绍,广东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2000万元经费,来保障评选推介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一系列活动在各类媒体上都能得到反复宣传,营造出很好的声势和氛围。

在栽培技术上,广东也一直想办法提高,他们通过抓好粮食产业示范区建设来宣传高产优质品种和绿色高效的栽培技术,建设的三个现代产业示范区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

广东上下齐心的努力,打造了诸如罗定稻米这样入围了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2016中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的优质好米,而他们每年都举办罗定大米节,努力把品牌打得更响,让品牌真正变成名牌,在社会上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云南:从传统农业走向高原特色农业

说到云南,每个人都会想到美丽的风光、优美的音乐、多彩的文化……实际上,七彩云南不仅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是多彩的,他们的农业也是多彩的,优质稻米也是多彩的。

基于云南的复杂地形、立体地貌,当地的资源禀赋具有突出的多样性特点。因此,七彩云南的农业也是七彩农业、立体农业。过去云南走过很长的传统农业路,而在最近几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致力于从传统农业向高原特色农业进行转型升级,相关的品牌建设也围绕着这一转型在进行不断提升和发展。烟叶、咖啡、核桃、香蕉等作物的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大米方面也涌现出原阳的红色米、墨江的紫色米等特色品牌。

“我们不争最大,不争最好;争的是做得更大,做得更好,做出特色。”云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毕虹介绍,云南米的品种和当地的地形气候、民族食用习惯有关。云南的地形不适宜大规模开展大众化的普通水稻种植,应该因地制宜地鼓励特色品种的培育。云南自己搞了个“六个六”评比,其中之一就是六大名米的评比,遮放贡米、原阳梯田红米、墨江紫米、八宝米、勐海香米、卧龙谷香软米等纷纷入围,这些米既是当地少数民族传统的主食品种,也是高原特色农业的主推品种。

正是云南政府部门对培育特色品种的鼓励,让原本并非稻米大省的云南也有了“疏而不散,黏而不腻”的遮放贡米等家喻户晓的好米,遮放贡米最终也入围了首届大米品牌大会评选出的“2016中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毕虹说去云南品尝遮放贡米会更好吃:“我们的米有地域性,遮放贡米一定要用龙江水煮,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遮放贡米的优越品质。”从中我们也看出,云南大米真正做到了独具特色。

四川:严抓质量监管,注重品牌示范

“四川风光美,蜀上大米香。”美丽的巴蜀大地养育了聪明智慧的四川人,也创造了一大批优美的农产品。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很多地方都从来不缺水,非常适合种水稻,优质大米的培育有着良好的自然基础。

“农产品和其他产品有很大不同,我觉得要打造农产品品牌,首先从政府层面上来讲,就是要加强指导,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 四川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王二毛介绍,四川政府部门非常注重区域公共品牌的创建和培育,全省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产品品牌已经达到5300多个,数量居全国第二,为省内其他同类产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好的产品不光是种出来的、养出来的,同时还是管出来的。”在监管方面,四川始终坚持打造健康放心农产品,大力推广以示范创建和产品溯源为重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工作,认定的7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覆盖了四川全省21个市(州)和主要优势农产品主产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现在四川在努力搞现代农业,在省“十三五”农业规划里,政府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抓好产品。

在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方面,四川一直抓得比较紧,始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搭建了一些展销会,走出去到北京等地参加展销。正是四川政府部门全力助推品牌建设,让川字号的农产品年均营销额达到了400多亿元左右,并有了宣汉桃花米这样的优质大米品牌。

不同地区的成功实例告诉我们,政府因地制宜地精准施策,方能更好地指导地方农业品牌建设,打造出最适合当地的响亮名牌。政府也需要与科研单位多合作,培育适宜当地的品种;需要与各类媒体多合作,助力当地的品牌走出去。但我们也应看到,好的品牌不仅是管出来的,首先是产出来的;好的品牌要获得持久的市场影响力,必须要有足够的产品数量做支撑。期待着各地政府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农企把更优质的大米端上我们的餐桌。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