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组织专家赴“桲椤树”助力打造“富硒特色小镇”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杜红娟 字号:【

4月16日,由本刊组织,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及中国农业出版社等单位领导专家参加的“三农”专家服务小组,冒雨赴河北平泉县桲椤树社区,实地考察了桲椤树社区新民居、富硒苹果基地和地栽香菇基地,并与平泉县政府、桲椤树镇、桲椤树社区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与座谈。

桲椤树社区位于河北省平泉县东南部50公里处,1946年2月保卫承德之战在这里打响,许多烈士长眠于此。属于革命老区。社区总面积58平方公里,33个自然村,62个居民组,2723户、11326口人,耕地面积14100亩,山场面积38634亩,有满、汉、朝鲜、蒙古、回族等5个民族。

座谈会上,桲椤树社区党委书记金旭东、副书记杨海平介绍说,2012年1月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金杖子党总支为核心,将毛家沟、郭杖子等6个村合并为桲椤树社区,是河北省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农村社区。桲椤树社区由于地下富有铁、金、银、铅、锌等多种矿物质,气候、土壤、水力资源利于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近年来,桲椤树社区为使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产业发展,确立了通过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集中发展高效农业,突出“培养新农民,发展新产业”的发展思路:一是规划建设以桲椤树战役烈士陵园为依托,建起“富硒”苹果产业园区。从2011年至2015年5年时间栽植富硒苹果树28万株,面积3500亩,规划到2017年栽植面积达到9000亩成为万亩果品园区。目前社区已流转土地4200亩,发展优质苹果2000亩,并注册了“金椤美”品牌富硒苹果商标,分别由110户进行果园专业化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和培育果树专业户,实现优质苹果专业化生产,使果品产业已成为社区经济发展第二主导产业。二是将农民分散的土地由社区以每亩1200元/年租赁费成片租赁,分包给有文化、懂技术的青年农民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已建设占地100亩、投资1200万元菌袋生产厂一处,由该厂生产成品菌袋,分放给生产农户,实行分散管理、统一销售。2015年食用菌生产园区面积2000亩,780万袋,参加生产130多户,从业人员达到380名,通过发展以龙头带大户的形式,使食用菌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致富产业。三是加大土地使用权流转,从搬迁村开始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大户,改变原有的生产主体,成立了桲椤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牵头闯市场,把桲椤树农副产品推向市场,抓住桲椤树土壤里含硒的优势,创出桲椤树的特色,向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2016年社区在15460亩土地上规划了96个园区,和村民全部签订了流转协议,在园区没有落实之前由村民继续耕种。下一步,社区将把林果、设施菜、食用菌、养殖业和小杂粮作为发展的主导产业,把失地的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在经营模式上社区以后要推行股份制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金旭东说,桲椤树社区地处偏远山区, 2011年开始并村发展社区,这几年社区工作重点是中心村建设,桲椤树社区合并后怎样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土地流转后如何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怎样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如何破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遇到的瓶颈?这些都是非常关键,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特邀各位专家对桲椤树社区实地深度调研,希望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 助力桲椤树社区打造农业产业“富硒特色小镇”。

专家组成员就桲椤树社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聂宇燕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从社区目前传统的农产品来看,无论是苹果、香菇还是小杂粮,品牌是既是产品质量的保障,又可以为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和市场。所以,发展农业一定要围绕着品牌来做。二是完善循环产业链。首先,针对社区食用菌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不仅消耗资源还浪费资源,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物发展有机肥加工。另外,可以将社区主导产业——种植业,延伸到加工业,加工方向要以休闲食品为主。其次,围绕发展休闲产业,打造产品。比如食用菌的产业链就可以做得很长,从休闲食品到功能食品,加工产业链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也是附加值非常高的一个产业。三是合理布局,综合发展。社区有红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可以发展红色旅游,另外在农业产业环境中,社区有丰富的山场和沟域,目前利用得不多,这是社区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个非常好的资源条件。首先,平泉是食用菌之乡,可以围绕着食用菌生产过程、农民的生活,打造一个休闲乐园,将来可以和承德旅游、金长城旅游及其他县的旅游等形成旅游线路的延伸。再者,现在京津冀一体化,尤其是北京市民休闲度假的需求非常大,打造一个食用菌为主题休闲度假乐园,可以作为周边市民消夏避暑的基地。四是形成合力,整体对接。具体到富硒小镇的建设,涉及社区整个产业的总体布局,需要整合各位专家的思路,统筹推进。再者建议在食用菌市场流通方面,可以以合作社、大农户、农业公司为主体,建设一个具备储藏、流通功能的食用菌综合市场,以市场的组织去与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接,只有形成合力,在市场上才能有发言权和竞争力。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春广表示,桲椤树社区无论从组织形式上还是从农业生产形式上,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条件具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桲椤树社区“两委”高度重视,完成了土地流转,并进行了初步规划。全国农技中心是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管理。在桲椤树社区的农业产业发展中,不管是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还是新品种、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方面,全国农技中心都将是社区坚强的后盾,并将给予最大的帮助。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原综合所所长周连第结合北京郊区沟域发展规划成功案例建议,桲椤树社区的发展一定要抓住差异化发展。周连第说,当前桲椤树社区对山区的发展、沟域的建设、产业的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设想,并且以反租倒包的形式完成了土地流转。从事生产是有组织的、有目的的、要符合实际,在产业发展对路的情况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产业的最终目的,发展产业的同时也要适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利用现有条件可以生产富硒苹果,食用菌同样也可以利用技术做到富硒,其他产品也可以。苹果是千差万别的,品种也很多,但适合桲椤树社区的不超过十个品种,如何选择适合好品种,实现产业化栽培、矮化栽培、集约化栽培、省力化栽培,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执行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郭岩彬针对桲椤树社区的“富硒小镇”建设项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郭教授介绍说,农业部公益性行业项目《优质高效富硒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年起步,中国农业大学是该项目的执行单位,项目时间5年,投入资金2480万。目前,包括各种杂粮、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富硒研究性工作已经完成,后两年主要是进行项目的示范与推广。硒元素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做农副产品、保健品、医药,但目前在河北省只有石家庄一家企业在做富硒小米产品。当前,富硒农产品市场价格是普通农产品价格的4-6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富硒农产品的抗癌及早期干预功能上,另外还有一些地方病的防止。我国土壤缺硒面积高达70%,富硒产业前景广阔。打造桲椤树 “富硒小镇”,首先要做好三个基础工作。一是对社区土壤、水分别进行普查。从桲椤树社区生产的苹果、小米的化验结果来看,社区内的土地肯定含有硒元素,但具体分布及含量需要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重点化验土壤中硒元素和8大重金属的含量,另外,还要检测社区水的富硒含量。二是对同一地块上生长的农产品富硒含量进行普查,准确掌握社区土壤富硒分布。三是对社区人群寿命与疾病情况进行普查。重点调查80岁以上、90岁以上以及百岁以上人群数量及分布。一般来说,凡是富硒的地方,人均寿命都比较长,也就是所谓的长寿之乡。打造桲椤树 “富硒小镇”,要明确发展方向。完成了三个基础普查,如果社区各方面数据在标准范围内,就可以确定为天然富硒区,这是发展富硒小镇的最根本依据。完成了前期基础普查工作,就要融合一二三产,明确发展方向,做好富硒产业链。一是发展富硒农业。重点是发展有机富硒农产品,只有在天然富硒区才能发展有机富硒产品,将有机的安全性和富硒的功能性合在一起,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比如富硒苹果、富硒杂粮、富硒食用菌、富硒杏仁的种植,富硒水的生产。但在市场推广的时候,建议不要杂乱,最好先做好一个产品的推广与营销,并且做到极致。二是发展富硒加工业。由于资源的限制,农产品的产量等都是受到局限的,而富硒产业链是非常长的,除了富硒农产品,还可以做饮料、休闲食品、保健品、医药。比如应用到杏鲍菇生产中,可以生产富硒食用菌,在市场上直接销售。也可以通过技术把杏鲍菇的硒含量提高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栽培出来的杏鲍菇就是原料了,通过把杏鲍菇磨粉与小米粉混合,加工成小米营养品,这时候卖的不是杏鲍菇也不是小米,卖的而是有机硒,其价值是普通农产品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有个单位只生产富硒玉米面,10克的玉米面在市场上卖到了15元。同时还可以生产日常的富硒休闲食品,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比如化疗人群、癌症家族史人群,生产不同的功能性产品。还是以杏鲍菇为例,通过提取杏鲍菇中的氨基酸,还可以做成保健品,如果硒氨基酸纯度能达到90%以上,就可以给医药产业供应原料。总之,富硒产业是一条从富硒农业到深加工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相应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产品价值也越来越高。三是发展富硒休闲产业。如果经过土壤普查,社区土壤富硒及重金属含量在标准范围内,可以在生产富硒产品基础上,以养生养老文化为主题,结合传统的红色文化,发展健康养生产业。打造“富硒小镇”需要把一产的种植,二产的加工,三产的休闲完全贯通,一产是有限的,真正的创收在二产,三产通过休闲文化可以打造品牌。

中国农业出版社装帧部主任胡金刚从美丽乡村的角度建议:第一,果树的种植品种要分明,增加观赏效果,可以利用闲置沟壑种植一些观光型的果树。第二,加强美丽庭院建设,可以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一些观光的蔬菜,逐渐形成规模,突出一村一品。第三,充分利用街道墙面,以契丹文化为主题,打造文化长廊,增加文化内涵。

这次调研座谈会虽然时间短,但务实高效,各位专家各抒己见,为桲椤树社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平泉县副县长王力说,桲椤树社区是中国农村杂志社《农产品市场周刊》建立的信息采集与发布基地。近年来,中国农村杂志社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的各位领导一直牵挂并关心桲椤树社区的发展。2012年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合成、中农办原办公室主任段应碧同志就曾一起到桲椤树社区进行过深入调研,为社区发展“把脉开方”、“传经送宝”。 今年,正值春耕播种时节,本刊应邀再次组织包括规划、科技、市场、信息以及农业部富硒项目等相关“三农”专家,针对桲椤树社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富硒特色小镇”项目进行调研,为桲椤树社区决策者提供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帮助农民解决 “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买什么生产资料最实惠”的信息需求,探讨了问题,开阔了思路,为桲椤树社区推动农业产业化树立新理念,增强信心。

桲椤树社区党委书记金旭东对专家组一行的调研表示感谢。他说,此次专家调研组是社区百姓的殷切期盼,专家的真知灼见正是社区“两委”所思所想的,为社区将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指明了方向,希望各位专家教授将桲椤树作为实验基地,多来指导,持续关注桲椤树社区的发展,指导桲椤树产业准确定位,实现更大的效益。

本刊主编胡国明主持座谈会,他说,桲椤树社区“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坚持“规划先行、产村共建、人口聚集、资源共享”的建设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聚集、土地向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新格局,使山区村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桲椤树社区“两委”是一个“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集体,这是桲椤树社区群众的所思所盼。近年来,中国农村杂志社及《农产品市场周刊》积极发挥国家级媒体的作用,不仅“身入”基层更是“心到”基层,通过建立信息采集与发布基地平台,为基层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服务和舆论支持,这不仅是一种服务,更是一份责任。

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荣娟参加本次调研活动,并现场向桲椤树社区赠送了该公司的纯天然高科技生物肥料——碧护,帮助农民利用生态技术,生产优质产品,增产增收。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