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再次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的通知》,加上去年10月实施的新《食品安全法》和正在征集意见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意味着今年有大批奶粉新政出台实施。
这些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政策,已经在行业产生了连锁反应。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受乳业新政出台影响,品牌不论大小,2015年都忙促销降价、忙产品调整,忙清仓,整个奶粉行业的利润整体下滑。而媒体发现,除了销售环节的动作,一部分奶企其实更倾向从“产品安全控制体系”上做文章,从根本上去应对新政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要求:关闭小、散奶源,投资新建规模化大型牧场;由找工厂代加工转为自己建厂等。有被访企业表示,随着新政的实施,行业调整重点已转到“工厂”这个环节上。
近日WTO官网公布,目前中国监管当局已经向WTO提交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送审稿)》(简称“送审稿”)。这份送审稿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注册制适用领域从国产扩大到进口奶粉领域,这意味着,未来国产、进口奶粉都将被纳入注册制的监管范围。被誉为将给中国奶粉行业带来“大洗牌”的中国奶粉注册制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目前国内的奶粉品牌大概有2300—2500个,其中包括了300多个在国家质检总局登记备案的进口品牌,剩下都是国内的品牌。而若按照目前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国内外生产企业计算,未来中国奶粉市场上只剩下不超过600个品牌。
“顶配”注册制
奶粉注册制,被誉为将给中国奶粉行业带来“大洗牌”,在2015年9月,曾经在国家食药监总局披露过一份征求意见稿。对比最新披露的送审稿,最大的不同就是将注册制的适用范围扩大,将之前仅用于国产奶粉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境内生产销售以及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而且在关键的条文上,都用了最“严格”的要求。
以业内广泛关注的奶粉数量为例,之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国家食药监总局曾给出两个选择,一是成分应当相差6种以上;二是每个企业不得超过5个系列15种产品配方。而目前送审稿则明确,“同一企业申请注册的同年龄段产品配方应当具有明显差异,并有科学依据证实,每个企业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产品配方”。
如此一来,中国未来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数量将会被“封顶”。若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此前向媒体透露的数据,国内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03家,国外奶粉生产企业73家。若以此计算,国内国外加起来一共有176家企业。按照新规计算,未来中国奶粉在市场上最多只有有528个系列,也就是528个品牌。
此外,为了避免“擦边球”现象,送审稿还设置了更严格的规定,比如“同一集团公司的多个生产企业可以共同申请同一产品配方。该配方与所有共同申请者的同年龄段产品配方应当具有明显差异”,这一条文也极大地堵住了集团式奶粉企业的“后路”。
宋亮认为,如果送审稿通过,对产能巨大的奶粉品牌将会影响很大,“以圣元位于法国的工厂为例,产能20万吨,若圣元只有3个系列,意味着每个系列要实现6万吨的销售,这几乎难以做到,即使是目前国内卖得较好的伊利金冠也做不到卖这么多。而除了圣元之外,贝因美等很多品牌都拥有很大的产能,只给3个系列的影响可想而知”。
一位奶粉销售商向记者表示,由于目前这份送审稿已经在WTO上披露,而且采取的是技术壁垒的形式送审,按照此法实施的可能性已经很大。他提醒:“目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新政的缓冲期,这段时期行业将会处于最混乱的阶段。”
动了谁的奶酪
其实在行业内,涉及的利益各方对奶粉注册制的关注由来已久,一些国家之前也主动收缩出口中国的品牌。比如新西兰,2015年就主动压缩了输出中国的品牌,每个工厂只允许5个品牌在中国销售,目前新西兰约有13家工厂向中国出口。澳大利亚也在2015年下半年压缩了出口品牌的数量,目前输出的品牌约有20—30个品牌。
因此,这次新政波及到的很可能是在欧洲贴牌的企业。一位长期从事奶粉行业的人士透露,总体来说,本次受到影响最大的是海外贴牌企业,特别是在欧洲代工的品牌,因为如荷兰、爱尔兰等国家,可以说是对新政没有准备的。“目前拥有奶粉生产许可证的欧洲厂家不到20个,如果按照这样计算,未来欧洲输入中国的品牌会少一半。从整体上看,未来国内的假洋鬼子、山寨奶粉、海外贴牌奶粉数量将会大幅降低。”他说。
宋亮也表示,现在国外一些大型的代工厂,代工的奶粉品牌是几十个,甚至百多个,按照送审稿的规定,对这块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除了依靠海外贴牌的奶粉受到的影响较大,羊奶粉企业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陈明表示,国内目前的羊奶粉品牌以陕西为代表的企业以“品牌众多”为主要销售手段,它们一家企业拥有的品牌少则20—30个,多则50—60个。受到3个系列9种配方的限制,未来品牌数量将大幅减少。
那谁是这场变革的最大赢家?宋亮认为,由于这项规定把很多小品牌砍掉,其实是更利于大品牌的扩张。陈明也认为,新政最受惠的有两类公司,一类是央企;另一类则是原来拥有工厂、销售体系的大公司。未来国内奶粉市场迎来“大洗牌”后将进入寡头竞争阶段。
加速布局全产业链
业内人士表示,分析乳业新政可知,未来几年中国对奶粉行业的调整将更多地落在工厂上。“因为早期对于品牌以及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约束实际并没有管到点上。”
光明乳业于近日发布了国内乳品行业的首部食品安全白皮书。该企业直言,此举与新版《食品安全法》的出台有关。光明食品集团总裁董勤表示,新法规体现了“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而白皮书的背后,是光明乳业已经开始的应对乳业新政的一系列举措。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崇建表示,在新的环境下,“全产业链”才是乳品质量核心保障,因此光明乳业把核心竞争力定位在“产品安全控制体系”上。
一方面,近几年来,光明乳业一直在关闭小、散奶源,投资新建规模化大型牧场,目前奶源100%来自“规模化、良种化、健康化”的牧场。截至2015年底,光明乳业自有规模牧场35个,存栏母牛8万头。另一方面,光明乳业针对55个奶源风险点推出了32个管控关键措施,确保奶源安全。目前光明乳业对整个乳品生产过程已识别出79个风险点,从而实施生产安全的精准“护航”。同时,加大技术投入,采用全封闭式管道进行生产,质控点最少808个,最多达到1581个。
对“全产业链”重要性的认可不止光明一家。飞鹤乳业表示,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内第一条完整的全产业链就是由飞鹤建立起来的。“全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是两头:上游的种植(养殖)与下游的营销,重中之重,是上游的自给。”据介绍,目前飞鹤已经实现了从源头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饲养(大牧场)到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渠道管控乃至售后服务各环节的全程可控可追溯。
而在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方面,就在一个半月前,飞鹤在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实现全产业链可追溯的基础上,对可追溯系统进行了再次升级,推出了“可视化全产业链”。可以通过360°全景以及视频直播的方式完整地展示包括原生态环境、生态农场和生态牧场、智能工厂在内的全产业链关键环节。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崇建也表示,只有拥有了全产业链优势,才能站在产业链的前端。据他介绍,光明此前在华东布局了“中心工厂”,占地232亩,建筑面积达到12.6万平方米。全线投产后日产量将达到2600吨,从产能和规模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乳品加工工厂。而随着光明乳业郑州工厂、华中中心工厂陆续动工,投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给予更大的保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