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我们的美丽村庄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英杰 字号:【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代诗人贺知章几笔回乡偶书,便将多少游子对家乡的梦系魂牵跃然纸上。几年来,我一直在外奔忙,总没有机会回家乡认真看看。今年春节,乘着思乡的翅膀,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我的家乡位于江汉平原北部,记忆中的她是一座美丽恬适的小村。那温润起伏的丘陵,阡陌纵横的田园,荫荫环绕的绿树,曲折蜿蜒的水系,至今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

记忆中的村庄

记忆中的村庄水系环绕。村庄坐北朝南,面临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水绿如绸缎,得名“绿布河”。村子东西方向各开挖了一条长长的沟渠,依次连接着村边的大小池塘,直至村北环围相交。村子中间也有一条沟渠,南接绿布河,北汇东西沟渠。那时,塘水四季丰盈,整个村庄“宛在水中央”。独特的水系形成独有的小气候,村庄时时沉浸在水的生息里。春天,明净的渠水灌溉着四边的田野;冬季,喧哗的水声为寒冷注入生机。听村里的老人讲,绿布河经镇上的女儿港流向县城的大河,大河流向汉江,汉江则是长江的支流。倘若沿绿布河泛舟,可径直抵达长江。年少时的夏日,我们常去绿布河游泳,多少次曾闭上眼睛幻想,自己顺流而下,游到滚滚长江。

记忆中的村庄树荫蔓盖。村里每家房前屋后都有成行的大树,榆树、槐树、杨树、柳树、香樟、枣树、橘子树、柿子树,各式各样。幢幢农舍掩映在树林里,若隐若现。最是盛夏时节,浓郁的绿荫遮盖着小村,为人们遮挡烈日骄阳。村庄之外,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种植着一片面积较大的树林,那里是飞鸟和鸣蝉的天堂,也是孩子们的乐土,我们捉迷藏、做游戏,度过难忘的童年时光。

记忆中的村庄多彩辉映。村东边是沙地,种了红薯和花生。村南面是水田。春天,油菜花的芬芳在空气中荡漾,黄色的花朵灿烂绽放;夏季,稻浪翻滚,置身其中宛如游荡在海洋;秋日,金色的稻穗载满收获的喜悦。村子的西北种着一坡棉花,每逢采摘时节,田间地头,随处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雪白的棉朵在蓝天的映衬下,犹如片片白云,好一幅动人的画卷。

我的美丽村庄,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花园。

现实中的村庄

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在家短短几日,感受颇多,欣喜之中夹杂着忧虑。喜,主要有三。一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得益于党的“三农”好政策,村民的现金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条件都有改善,乡村生活越来越接近城市。不仅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看上了大彩电,开通了电话,用上了手机,许多村民家还添置了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电磁炉和电热水器,城里人拥有的家电,村里人家也是一应俱全。二喜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经过市场经济大潮洗礼的农民思想观念有了很大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创业型农民,在家乡的热土上开拓出一番事业。加之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小小村庄也能了解世界的一举一动,对世界的文明进步、文化发展随时感染,随时接受,随时融汇。三喜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这些年来,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帮助扶持下,村里大部分农民参加了技能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了科技水平和创业兴业能力;一些农家购置了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农业机械化水平日渐提高;也有部分农民利用在外学到的技能和积累的资本,回乡创办农业企业,使劳务资本变成农业资本,大大增强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能力,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伴着三喜,也有三忧。一忧农业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村庄的自循环系统不畅,农业持续生产能力下降。原先清澈丰盈的绿布河如今变成了排污沟,环绕点缀村庄的清清池塘正裸露出干涩的胸膛,浅到一步就能跨过。沟湖塘堰都“实了”,进村到户的毛渠已经多年没有维修,基本被淤平。水渠因多年失修,不能排又不能灌,下雨就涝,稍干则旱。以往记忆中的那个江南水乡俨然变成了北方旱地。据村干部讲,村庄的水系如果想变成以前的样子,与大河连接上,至少需要花300多万元。二忧耕地面积萎缩。村庄昔日肥沃的土地已不再郁郁葱葱,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楼房和各类作坊。从镇上一路走近村庄,百来户新房比肩接踵地堆在马路边,一些自盖小楼更是突兀而立,代替了从前房前屋后的树木。新旧房子并存,加之村庄道路的规划修建杂乱无章,使得整个村庄面目混乱。村民有了钱,就盖新房,宅基地不够用,房子就盖到菜园里,继而盖到良田里。邻居大哥保守估计,村里的耕地已经缩减了四分之一。三忧农业人才资源严重缺乏。城市巨大的吸引力,使更多农村青年离土离乡,到城市打工,在城市生存,努力使自己成为新的城里人。留守在村子里的只有老幼妇孺,没有人声鼎沸之势,仅有鸡犬相闻之声。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人,老人们已没有足够的力气侍弄土地,也不再对它抱着太大的期望。村庄失去了往昔的生机,正在日渐变老,正在消失,有朝一日或成空壳。

今天,站在曾经熟悉的村边,眼前却是陌生的景象。村庄的往昔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渐渐成为了记忆。只有在梦里,我才能走进记忆中的村庄。

期盼中的村庄

光阴荏苒,岁月不再。记忆中美丽的村庄渐行渐远。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无可避免地将乡村拉上了飞驰的列车。就像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一样,她也会一度迷失在喧嚣和浮华中,走一段“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呼吁层面上,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村庄。不把美好的一切变为记忆,而要把美好的一切完整地延续、发展下去才是我们的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在广大农村地区,像我家乡这样美丽不再的村庄虽不普遍,但绝对不是个案。亡羊补牢,尤为未晚。作为一名农业系统的工作者,面对家乡的此情此景,喜忧之余,更生出许多思考,期盼各方共同努力,能从如下四个方面努力,共同建设属于我们的美丽村庄。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就传统的乡村而言,生态系统的健康主要体现在农田、水系、森林等要素保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一般的乡村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建设,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且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要保护和传承传统乡村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自然环境条件,结合现行的生产生活需要,建设健康的村庄生态系统。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是着力加强农村毛渠建设,保持和增加农田的保灌排涝能力。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建成一大批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农田。

二是实施严格的农用土地保护,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土地是农业农村的根本,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精神家园。要实行严格的农用土地保护政策,确保农业的永续发展。坚持保护与发展统筹兼顾,制定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做好耕地保护和城镇扩张、工业发展及农民建房管理工作。同时,农户作为耕地保护的直接行为主体,他们的耕地保护行为理应得到社会的支持,其中最根本的支持就是要保证农户的耕地耕种能获得应有报酬,包括经济收益及社会福利等,因此,要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力度。

三是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提高人才支撑发展能力。劳动力不足和素质不高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要树立符合“三农”实际的“大人才”观念,立足本土,着眼基层,不唯文凭,不拘一格,把有一技之长,能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能人统统纳入人才建设的视野,在培训、培养和使用上给予足够的重视。健全培训机制,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培训计划,分类型、分层次、按计划实施培训。加大退伍军人、返乡务农人员和未升学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培训,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和技能带动型及服务型农村实用人才。同时,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提供有利条件,吸引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服务或回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

四是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经营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重要手段。要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整合起来,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产品,抢占市场的制高点,增加农民经营土地的收益。要探索建立农民参与流通和加工领域利益分配机制,使企业和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成为利益共同体,从而提高和稳定土地的收益。

我常想,村庄与城市的区别,即在自然与人工的迥异。村庄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城市更多的是人对自然的改变。自然的气息在人工的改造中渐渐消逝。但是,没有农业、农村和自然,何谈城市与发展?

临行那天,家乡的雪下得很大,皑皑白雪覆盖了村庄和田野。真的很纯净,就像一场梦,又像一场警示。真心期盼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冰雪融化,万物复苏,能找寻到属于我们大家的美丽村庄。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