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茶乡乌云山 ——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发展纪实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文彬 字号:【

滴翠的茶山,飘香的果园,清澈的湖水,别致的茶楼,走进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恍如走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不忍归去。初夏时节我慕名来到乌云山村,深深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散发出的无穷魅力。

乌云山村坐落在巍巍大别山的怀抱,是一个版图面积2.3平方公里的一个小村,曾经也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过去,人们形容这里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兜里没钱花,缸里米不多,姑娘难外嫁,小伙愁老婆”。

穷则思变,乌云山村要发展,就必须找准自身的优势。自古以来乌云山就出产好茶,相传,清朝年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乌云山村一户农家,觉得口渴难忍,就喝了一壶农妇用自家的茶叶泡制的茶水,顿时觉得口齿留香、心旷神怡,于是连声称道:好茶,好茶。自此,乌云山的茶叶就名扬天下。为发扬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走出耕地少、农业腿短的沼泽地,村两委果断决定,从“茶”文章做起,力求寻找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于是,全村上下联动,开荒山、建茶园、办茶厂、创品牌,经过五年的奋斗,全村茶园面积达到1560亩,茶叶系列产值达到3000多万元,生产的“英山云雾”、“乌山春”等系列茶产品,以其条索紧细、汤清叶绿、香气纯正、滋味醇绵等特色,多次在各种茶叶评比中摘金夺银,获得过“陆羽杯”银奖、“鄂茶杯”金奖。该村茶场一跃成为全县“十佳明星茶场”、湖北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

茶叶经济的发展鼓起了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也更增添了村两委富而思进的创业底气和信心,他们在稳定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又将眼光瞄准了风光无限的旅游产业。乌云山顶有个“乌云寺”,早在唐朝就有名气,是湖北最早供奉弥勒佛的寺宇。据寺后“摩崖石刻”记载,盛唐时常有海外高僧来此参禅礼佛,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曾入寺品茶,乌云寺是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这里还有“倒挂仙人崖”、“乌云朱迹”等闻名遐迩的自然景观,以及群山连绵、秀水长流、鸟语花香、田野碧翠、茶香四溢的田园风光。聪明的乌云山人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胆地做起了“开发旅游业,弘扬茶文化、走上致富路”的美梦。村委会很快制订出了发展规划,以公园建设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文明新风,招揽八方来客。一座国内外尚无先例的“茶叶公园”就此呱呱落地,随后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审委员会还批准“乌云山茶叶公园”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该村以此为契机,在“吃”字上做文章,通过外出学习、聘请高级厨师来村现场指导等方式,全村发展生态环保特色“农家乐”50余户,带动就业人员300多人,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创经营性收入1000多万元。在“住”字上做文章,大力改善游客居住环境,进行村庄整治,建成生态文明新村3处,小康住宅楼100余家。在“玩”字上做文章,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自编自导乡土文艺节目,倡导文明新风,既教育了村民,同时又为游客展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使游客吃得舒服,住得舒适,玩得舒畅。“游茶叶公园、品乌山春茶、享天然氧吧、吃农家饭菜、赏乡土小戏”已经成为吸引游客来乌云山村的金字招牌。近年来,乌云山“茶之旅”十分火爆,每年来这里的游客达20多万人,就连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外国友人和商人也慕名而至。

在壮大茶叶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该村还不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确保山更青、水更绿,他们对老小区全面进行仿古装修,在月牙湖水库依山傍水建起了小别墅群,对公路沿线进行综合整治,扶持农户和群众发展“农家乐”,现在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修建了通村组循环公路,建成了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对乌云山水库进行了整险加固,沿公路栽植了各类风景树,新建了沼气池,改造了村组电力线路,全村都安装上了有线电话和宽带网,兴建了通信基站,村部还新修了水泥篮球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个崭新的亮丽新村悄然而成。

“一户一个景,一院一幅画,一村一座城”。 走进乌云山茶叶公园,这里如诗如画的美景名不虚传。放眼望去,群山环抱,茶园叠翠,红瓦白墙的农家小洋楼镶嵌其间,隐约可见穿红着绿的村妇挽篮采茶;脚下,湖水碧绿清澈,蓝天白云、绿树亭榭倒影水中,妙趣天成,优美的自然景观与鲜活的人文景观浑然一体,相互映衬,构成了乌云山茶叶公园的独特魅力,难怪当地村民们也发自内心地赞叹:“做饭不烧柴,吃水不用抬,走路不湿鞋,小车进村来。”该村先后获得“湖北省旅游名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英山县综合经济实力十强村”的称号。昔日贫困的乌云山,一跃成为鄂东有名的生态文明新村。一位来自武汉的游客看到这里风景如画的新农村,不禁吟诗感叹:“青山绿水抱红楼,茶园遍地铺锦绣。生态文明赛神话,山村胜似城里头”。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