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时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的“超级热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专家还是学者,眼光均聚焦于此。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和政策要点,今年的一号文件为什么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推进?本刊专访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
记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涵和形成过程是什么?
宋洪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强调供给又要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又强调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既关注“物”的生产又注重“人”的发展。根本目的是要使不断提高的生产和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记者: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宋洪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中国实践(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国际经验(世界经济长周期)提出的理论和政策创新成果。
从国际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全球经济大循环的格局,导致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急剧萎缩,世界经济实际增长水平远低于潜在生产水平,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主要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上升较快,传统产业和增长动力不断衰减,新兴产业体量和增长动能尚未集聚。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从供给侧发力,重新找准我国在世界供给市场的定位。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在体制和发展双重转型期。经济发展中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正在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通过短期的刺激政策实现经济的反弹,需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重点,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塑经济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记者:3月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十八大以来农业生产发展状况,文章指出,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十八大以来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站稳12000亿斤新台阶,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2429亿斤,比2012年增长5.4%,年均1.8%。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在这种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宋洪远: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农业必须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顺利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建设,亟须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来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传统农业首要解决供给短缺问题,满足消费者温饱需求;现代农业着重解决农产品供给结构优化问题,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水平高、质量有保障及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结构性问题是农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具体表现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四个方面,以及资源利用率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突出问题。
记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推进其发展的思路和任务是什么?
宋洪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农业生产端和农产品供给侧出发,围绕市场消费需求安排农业生产,优化农业要素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增强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果、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了六个任务——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调结构,就是要调整优化农业的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区域布局三个结构,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供给。提品质,就是要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更好适应消费者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和对农产品供给的需求。促融合,就是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农业多功能要求。去库存,就是要加快消化个别农产品的积压库存,当前主要是玉米,千方百计把农产品库存消化。降成本,就是要着力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和流通交易成本,旨在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补短板,就是要大力弥补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比如资源、环境,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记者: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和措施有哪些?
宋洪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根结底要通过改革来实现。具体来说,要通过构建十个体系来完成。主要包括构建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构建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服务体系,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市场调控体系和对外开放体系,构建政府管理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
记者: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成本“地板”、价格“天花板”、补贴“黄箱”、生态“红灯”等多方面矛盾和问题,正如一号文件所说,农业发展“起点之高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结合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局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注意把握好哪些问题?
宋洪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关于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问题。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还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两大困难和问题。
二是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从提升农产品质量的要求看,主要问题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等问题;从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要求看,主要问题是生产经营主体多,经营分散,监管难度大。
三是关于资源环境和生态安全问题。保护资源环境和农业生态安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条件。从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看,主要问题是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加重和生态系统退化。
四是关于农业竞争力和产业安全问题。提高农业竞争力保护农业产业安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从提升农业竞争力水平的要求看,目前我国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比较大。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导致我国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国外农产品进口对我国农业产业冲击较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