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小规模农户生产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蒋 钊 字号:【

在当下主流的生产模式与食物主权模式之间,你支持哪一种?”

在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上,玛利亚教授从包括贸易方式、种子、谷物价格、粮食安全、土地获得、耕种技术等在内的21项指标着手,对这两种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比对,“按自己的理解把认可的勾出来,你的倾向就显而易见了。”

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玛利亚教授常年在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等地田野作业,这次到中国进行学术访问带来的是她在巴西关于“无地农民运动”所构建社区的田野观察。

巴西无地农民运动始于1984年,主要目标有三个:争取土地,争取土地改革,力求一个更公平友爱的社会。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一百万的巴西人参与了这个运动,他们通常来自城市贫民窟,通过斗争甚至暴力行为来占领土地。这根源于巴西特殊的土地制度,土地高度集中,70%的土地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大农场主一方面种植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另一方面通过囤积土地获利,更加剧了巴西农业结构的不均衡,激化了社会矛盾。

“他们在城市里无法谋生,又没有土地耕种,只能通过斗争来非法占有土地。他们三五年甚至十几年在占有来的土地上耕种,在与政府的谈判、抗争中,土地得到认可。”玛利亚教授深入这些有组织、有分工的社区内,发现了内部组织生产结构的变化。“一开始,他们中很多人也没有种地经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开始慢慢转向生态农业生产。”

作物交叉种植,风能发电,灌溉系统,生物肥料。通过抗争占领土地的农民把生存作为首要需求,一种小规模农户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逐渐建立起来,并日渐完善。过剩的农副产品进入集市售卖,他们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种子公司、教育体系。

食物主权的概念最早由国际农民组织“农民之路”提出,认为应该“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自己的食物”,在不断加深的社会运动中又进一步发展为“食物体系应该民主化,为民众生产食物,使基层获得决策和控制食物生产资源的主导权”。这种生产模式反对绝对的贸易自由,认为农业和食品恰恰需要贸易协定,反对垄断和倾销,农产品首先面向当地市场。农业补贴不以损害别国利益为目的,补贴到农民、农产品价格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巴西的小规模农户生产恰恰体现了这一主张,他们重新获得了组织生产和技术创新的自主权。

玛利亚教授在梳理巴西自1940年至今的农业产量、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数据时发现,当作物产量和销售价格都有质的提升时,农民收入却只有微小的提升。“市场垄断,倾销,经销商逐利。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利润被最大限度剥夺了,所以直到1992年巴西的农业人口都在急剧减少。”

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怪现象让我们难以理解:粮食连年增产,总产量足以养活每一个人,但世界上却存在大量人口常年处于饥饿状态;农民辛苦种了一年的大豆到头来收获成本却远远高于远涉重洋而来的进口大豆。

显然,当下的粮食贸易体系和农产品交易体系依然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消费者需要获取更有品质保证的农产品,农民则需要改变在生产链条中所处的弱势地位。近年来,一些CSA(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也在中国兴起,他们崇尚小规模的有机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让消费者获得好的农产品,而生产者通过劳动能够获得更多收入过上体面的生活,这样双赢的方式,也正是食物主权生产模式的目标所在。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