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鸸鹋带到中国?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高 凤 字号:【

在澳大利亚国徽中有两种动物,人们熟知的是国徽左侧的袋鼠,而在国徽右侧的鸸鹋却鲜有人知,即使有人注意到右侧的鸸鹋,多数人会把它误认成鸵鸟。实际上,这种长相像极了非洲鸵鸟的鸸鹋,不但是澳洲的国鸟,而且浑身都是宝。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种之一,存在地球已有8000万年,科学研究表明,数十万年的地质和气候变迁,仍无法改变它们最初形成的原始形态,这种神奇的适应能力在自然界的进化史中极为罕见。近几年来,随着珍禽养殖业的兴起,在我国河北、甘肃、陕西等地区出现了鸸鹋养殖热,但很多人不知道,国内养殖鸸鹋始于广东。创立于1993年的广东新基鸸鹋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基鸸鹋)是国内首家将澳洲鸸鹋及鸸鹋养殖技术引入大陆的企业,是国家唯一鸸鹋养殖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最早,在国内无人识得鸸鹋的养殖价值时,新基鸸鹋不惜血本将这种珍禽动物坚持养殖到今天,才有了如今国内鸸鹋养殖行业的繁荣。

从清远市驱车十多分钟的时间就到了清远市清新县的新基鸸鹋养殖基地。占地近2000亩的新基鸸鹋养殖基地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数千只鸸鹋栖息在这里,时不时听到鸸鹋喉部发出隆隆的、原始、奇妙又独特的声音,有点侏罗纪时代的韵味。养殖基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生态观光园。这里也是国内最早实现规模化引种繁殖的鸸鹋养殖基地。

然而,在园内尽情狂奔、撒欢儿、觅食的鸸鹋们并不知道这些年来他们的主人不惜血本才坚持把它们饲养下来。1993年4月成立的新基鸸鹋,已走过整整23个年头,但这23年对于新基鸸鹋来说走得并不容易。鸸鹋浑身都是宝,鸸鹋肉属极瘦纯红肉,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高蛋白、高铁、高钙、高锌、高硒,是极其健康的一种禽肉;鸸鹋油,被澳洲人称为“液体黄金”,被澳洲土著人视为神油,并作为优良的抗炎剂及透皮剂被“澳大利亚”政府纳入国家药典,其对伤口愈合、皮肤再生以及美容有很大的功效;此外鸸鹋皮和鸸鹋蛋也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一颗鸸鹋蛋在英国可以卖到228元(人民币)的高价。但2000年以前,鸸鹋在中国完全处于身在闺中无人识的局面。多年来,由于人们对鸸鹋价值的知之甚少,不论是鸸鹋肉还是鸸鹋油等身加工产品在市场上都难以立足。新基鸸鹋曾几度停止了鸸鹋肉的销售和对鸸鹋油等深加工产品的开发。据不完全统计,一只成年鸸鹋一天的开销要10元钱左右,每1000只鸸鹋一天的开销需要上万元,当年新基鸸鹋基地有上万只鸸鹋,成本可想而知。在放弃与继续养殖中,新基鸸鹋的母公司香港新华集团选择了坚持,财力雄厚的母公司多年来坚持对新基鸸鹋不计回报的投入。“既然成为中国这个行业的鼻祖,就不会轻易言弃。”新基鸸鹋基地生产部总经理凌勇东坦言公司高层的心声。

随着国内养殖业发展的多样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新型养殖人开始关注珍禽养殖,在贵州、福建等地,当地有媒体报道大学生返乡创业养殖鸸鹋的故事。而在我国西北部,如内蒙古、甘肃等地,由于天气寒冷,鸸鹋产油量更大,也引来不少养殖户的青睐。

刚给云南的客户发走一批鸸鹋种苗的饲养员彭师傅告诉笔者,“以前只有南方人关注鸸鹋,现在全国各地的客商都对鸸鹋感兴趣,鸸鹋的市场终于打开了。”在新基鸸鹋养殖基地做了十年鸸鹋饲养工作的彭师傅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堆满了笑容。彭师傅介绍,近几年来,鸸鹋种苗的销售情况越来越好,有的客商以观赏为目的进行养殖,有的客商则是看重了鸸鹋油的经济价值进行养殖。过去的新基鸸鹋以卖肉为主,根据行情的变化,现在新基鸸鹋转以卖鸸鹋种苗和鸸鹋油为主,随着市场热度的走高,新基鸸鹋再度开始研发鸸鹋油等深加工产品。凌勇东介绍,新近研发出一批全新的化妆品,打算近期投向市场。

关于鸸鹋油的价值究竟有多惊人?与鸸鹋亲密接触了十年有余的彭师傅谈到此滔滔不绝,“鸸鹋常会打架,起初看到鸸鹋打架受伤很担心它们的伤口要不要上药,后来发现,鸸鹋打架过后的一两个晚上,就可以明显看到它们的伤口开始自动愈合,完全不用人工上药。”彭师傅介绍,一只80斤重的成年鸸鹋可以产10公斤的鸸鹋油,鸸鹋利用身体里的油脂来抵御冬天的寒冷。每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鸸鹋的产蛋期,这期间,鸸鹋吃得很少,就用它肚子下方厚厚的油脂来抵御寒冷。当前,很多年轻爱美一族喜欢从澳洲海淘护肤品“马油”,据悉,鸸鹋油的美容效果一点不亚于“马油”。未来,鸸鹋油等深加工产品的不断开发,将是撬动国内鸸鹋养殖行业走向繁荣的重要砝码。

一批接一批的订单,让彭师傅很开心,也终于让历经波折的新基鸸鹋,守得云开见月明。“现在很多人认识到了鸸鹋,尤其是鸸鹋油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养殖鸸鹋。”凌勇东表示,最近两年新基鸸鹋种苗的销售呈百分百增长趋势,去年全年累计销售鸸鹋种苗1000多只,今年预计能突破3000只,明年的销售量估计可以达到5000-6000只。如今,新基鸸鹋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最大的鸸鹋原种养殖场。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