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浦北县山泉官垌鱼产销专业合作社 官垌鱼: 六万大山里的美味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 欢 字号:【

人们探索美味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而随着对健康饮食越来越高的要求,广西六万大山腹地的官垌鱼凭借优越的品质、独特的口感逐渐为人们所知并美名远扬。记者不顾盛夏的高温,跟随着味蕾的指引走进六万大山腹地,只为一睹它的真容。

“官垌外产不出官垌鱼”

在来之前,记者就了解到官垌鱼这些年之所以越来越受到追捧,得益于其独特的品质,其个体大(3公斤以上),肉质结实,一年四季食用都无泥腥味,味道独特、入口留香、常吃不厌、营养丰富。而它品质的保证还要归功于当地独特的环境,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自古茅台酒离不开茅台镇,现在官垌外产不出官垌鱼”。

官垌鱼的出产地官垌镇位于钦州市浦北县东北部,地处广西六万大山腹地,南临北海、钦州,北靠玉林,距离县城33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全镇方圆199平方公里,其中宜林山地23万亩,耕地仅有2.2万亩,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境内山峦叠嶂,林木茂密,沟渠纵横,山溪泉水长流不息,水质清新无污染,是中国西江水系武思江的源头,也是高品质淡水鱼类的理想养殖场所。

据专家监测表明,官垌镇日夜温差较大,最高可达15摄氏度,非常有利于生物体有机质的累积;官垌镇地处广西六万大山山脉矿脉带,盛产铁、铜、锌、硒等多种矿产,通过山泉的长久浸透,形成了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山上盛产的八角、玉桂等香料,让星罗棋布、长流不息的山泉水清香迷人;小鱼池、山泉水长流灌溉,当地人养成了终年只投喂青草料而不用配合饲料的传统养殖习惯……“天人合一”的这一切共同打造了官垌鱼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造就了体色鲜明、绿色无污染的官垌鱼。

独具特色的“小窝养大鱼”

从弯曲的盘山小路进入官垌,自然的清香从晨雾缭绕的崇山峻岭中扑鼻而来。随着深入大山之中,一张张放养官垌鱼的小鱼塘也开始沿着小溪零星出现,这些鱼塘的面积都不大,大多在10-30平方米左右,里面一条条大鱼清晰可见,“小窝养大鱼”便是得名于此。

当记者想要对这些大鱼进行拍摄时,带路的师傅说:“这些都是小儿科呢,前面再走一会,会让你更兴奋!”听着师傅的话,记者迫不及待地加快脚步,并开始能看到一些有十多斤重的大鱼从水中跃出,“这些鱼都养殖了六七年了,全部是用草来喂养的。”一位村民介绍说。

已经养了这么多年,这么大的鱼为什么还不捕捞出售呢?当地百姓解释道:相传古时候当地村民养的鱼经常无缘无故的消失,观音菩萨托梦说要村民轮流看守着把一些鱼养到9年就可避免灾难。后来村民轮流看守把鱼养到9年,果然从此很少见鱼“失踪”了。由此当地村民就有了养“鱼王”的传统。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后来人们知道,当地曾经有很多水獭,专吃鱼类,9年的大鱼能长到二十多斤,这些二十多斤的“鱼王”强劲有力的尾部会让水獭无可奈何。所以这些鱼塘中总能看到一些养了多年的大鱼。

“是不是正宗官垌鱼,一吃就知道,它根本不用什么调料和料酒,只要你煮开清水,直接把鱼放进去煮,煮出来的鱼不带腥味、不带尘味,具有清香味和口感清甜,那么肯定是正宗的,否则就难说了。”从当地村民的话中,我们能听出他们对官垌鱼满满的自信。

品牌建设助力官垌鱼走出大山

“六万山巅高入云,长流绿水波嶙嶙。水浅窝小鱼肥大,供不应求似拜神”。简单的诗句表达了当地人对家乡美味的自豪,更述说了官垌鱼为当地百姓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而这自古便有的美味,真正的迅速发展还要归功于广西浦北县山泉官垌鱼产销专业合作社(官垌鱼养殖协会)(以下简称“合作社”)对于官垌鱼的品牌建设。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天人合一”共同打造的官垌鱼虽品质优越,却常年藏于大山之中不为更多人熟知。2005年,合作社(协会)核准注册了官垌鱼品牌——“官垌”牌,还秉承“年年有余”的国人心愿,设计了独具特色的礼品包装盒,让官垌鱼跟上了时尚的脚步。

“官垌”品牌注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先后获得了50多项荣誉(其中个人荣誉13项):“官垌”在2007、2012、2014年三次通过农业部食品安全检测;产地在2008年升格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09年被评为“桂菜原材料生产基地”,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2011年获“全国环保·绿色养殖示范”证书,与水牛奶、大蚝一起被认定为广西水产畜牧 “三宝”,获全国 “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2015年又获“广西地方特色品牌”认定、“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认定、“广西著名商标(广西名牌产品)”认定……在无数荣誉的烘托下,官垌鱼的名头越来越响,品牌价值也从2013年的7.26亿元到2014年9.21亿元,再到2015年11.96亿元,逐年上升,成为了浦北县的名片,也成为钦州市乃至广西自治区农产品的名片。

“官垌鱼作为我们当地的农业知名品牌,注册了‘官垌’商标,并获得了全区著名农副产品商标,现在正在进行官垌鱼原产地标识认证。长期以来,我们以官垌鱼为主题和农家采茶等表演方式对官垌鱼文化进行丰富和发展,开展了官垌鱼评比活动等,通过经济搭台,舞台唱戏这种方式来歌颂渔哥和渔嫂们勤劳、纯朴、热情、高尚的生活情操,为进一步保护官垌鱼生产,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的确,传统的文化要与现代的元素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才能够更加得到传承和发展,这也是我们长久以来都在追求和在做的事情。相信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更高追求,官垌鱼的美味和营养不仅会更为人们追捧,其文化也将得到延续和发展。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