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葱姜蒜成“网红”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瞿长福 字号:【

葱姜蒜等小宗农产品这几年成了“网红”,获得了很吸眼球的网名,比如“朝钱葱”、“姜你军”、“蒜你狠”等。每到季节更替或者价格起伏时,当然主要还是上涨当口,这些带有戏谑口吻的网名便会充斥各类传播媒介。

对这样的蹿红,多数消费者还比较理性,即便是埋怨大蒜又涨价了的超市大妈,也只是说说“不就几头蒜嘛,能狠到哪里去,涨了少吃点”就罢了。但以葱姜蒜为主要营生的人则认为,这是对葱姜蒜的曲解。潍坊一位姜农抱怨:老说“姜你军”,如今跌价就都不吭声了。金乡县大蒜产业信息协会会长杨桂华说:大蒜价格一变化网上就传“蒜你狠”,怎么就没人来算算成本上涨、看看产量减少呢,这其实反映了对农产品价格的一种思维定式,习惯了农产品的廉价。

杨桂华的话点中了某种社会心理。不可否认,经过改革开放多年洗礼,市场已经习惯了农产品价格随行就市。但是,由于我们是在人为压低工农产品价格比价的“剪刀差”之中过来的,长期低价使市场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变得敏感,同时多年来农产品既没有品牌,也缺少包装,即便随行就市,也一直保持相对的价廉物美。这样一来,物美价廉始终是国内农产品的主打特色,甚至也成为市场对国内农产品的定位。

可是,这些年市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种地成本快速直线上升。比如过去请人种地,一天只要供两顿饭、外加一包香烟或者一条毛巾就搞定,现在请一个男工一天 300元也不稀奇。而且,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留在家里的要么干不了,要么追求更加轻松舒适的生活,愿意请人干活而不是凡事亲力亲为。这些都是刚性、显性成本,需要计算在农产品价格中,过去农民自己干的多,这种人力成本往往被忽视、被低估。

除了种地成本刚性上升,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社会因素,农民对小康生活、富裕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种地尤其是规模化种粮和种植小宗高效农产品,是大多数农民的现实选择。金乡一户蒜农,祖孙三代6口人,六亩地,亩产干蒜1500斤,每斤4.1元左右,加上蒜薹每亩700元,每亩成本 3500元,实得共约2万元,再加上一季辣椒或棉花1万多元,种地总收入3万多元,男主人夫妇外出打工,一年6万多元。这样,全家6口人年收入约10万元,刚好超过全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这户蒜农在村里属中等,即便以这种收入,不把减产、跌价等状况计算在内,奔小康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硬仗。

况且,葱姜蒜并不总是遇到好年头,还有涨跌周期。今年的大蒜收购价对金乡蒜农就是从未有过的。2010年冬大蒜暴涨,但那时候蒜农手中已经没有货了,此后几年大蒜维持在保本略赚状态,今年蒜农才是真正赚了钱。对他们来说,农产品价格是直接决定收入高低的核心因素。历史上也如此,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几个年头,都是农产品价格比较好的时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格仍然是种地农民达到小康水平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这么说,并不表明葱姜蒜之类农产品涨价就合理,而是要阐明一个趋势: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条件看,农产品价格已经进入上升通道。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遇到涨价就大呼小叫,甚至惊慌失措,而是要分清主次,分清表象与实质,对合理上涨不必过分紧张,对价格垄断联盟、恶意操控扰乱价格的行为就要坚决依法惩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清理市场门槛、流通关卡等直接增加农产品成本的各种费用,现在伸手的环节、收费的手续还是太多。

关于源头种植,目前各种农民专业协会在标准化等方面越来越精细,需要政府做的就是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同时加快探索农产品价格保险机制,让农民放心种地。当然,要做的事情很多,但只要坚持做下去,真正做下去,就能见成效,而不必年年遇涨跌,年年无对策。媒体也用不着总拿葱姜蒜说事了。

责任编辑:白梦迪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