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的记忆与未来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晓 钟 字号:【

坐落于清华大学南门的校友酒窖宁静温馨。最近,这里增添了新内容:琳琅满目的罐头整齐排列在窗前货架上。店员说,这是借鉴国外模式尝试的“C-food罐头吧”,也就是借助于红酒坊这一载体,采用店中店模式,将罐头与红酒搭配, 自然融入时尚人群的生活中。

记忆与传承

“梅林的午餐肉罐头还在!”看到罐头吧里的这款老字号罐头,1968年出生的李锦回忆起大学时代。那时候,同学周末小聚或郊游,大家会凑钱买上几个美味的梅林午餐肉罐头,算是偶尔的小奢侈。70后的凯风对大洋世家的金枪鱼罐头印象深刻,而80后的小张则拿起了果秀的蜜橘果杯。

此刻,面前的罐头仿佛打上了时代的印迹,承载着各自不同的记忆。

而在2015年9月召开的中国罐头工业协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荣获了“中国罐头终身成就奖”。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娃哈哈的罐头产业始于1991年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并于1992年推出了第一个罐头产品——娃哈哈营养八宝粥。多年来,娃哈哈罐头产品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年产销量近60万吨。

“提起娃哈哈营养八宝粥,很多消费者都记得那个藕荷色加白色的、上面画着一个儿童的朝气蓬勃的品牌形象,凝聚着人们深深的怀旧情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方便、健康、营养、安全的罐头食品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罐头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宗庆后说。

机遇与挑战

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梁仲康告诉笔者,我国罐头工业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起步,曾经是全国食品工业中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的行业之一。1995年至2015的20年是罐头行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罐头总产量从1995年的百万吨增长到现在的千万吨以上;出口量从几十万吨翻了两番超过了300万吨;出口额也从当初的几亿美元跃升到年创汇50-60亿美金。一批罐头品种,如番茄、芦笋、竹笋、黄桃、橘子的加工量和出口量始终保持在全球市场第一的位置。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罐头生产和出口大国。同时,行业自身不断适应国际市场对品质、安全的要求,在标准、检测等方面成功与各进口国对接,成为体系健全、质量稳定、安全可靠的行业之一。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各个行业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罐头食品行业也不例外。

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云杰对笔者说,近年来,作为我国传统的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罐头在外贸出口上一直表现抢眼。但相对于国外市场的火热,罐头食品在国内市场却遇冷。据统计,美国人均罐头年消费量在90公斤左右,西欧约50公斤,日本为23公斤,而我国仅为1公斤。

同时,根据最新资料统计,2014年以来,全国规模以上罐头企业产量增速超过7%,但出口持续下滑,水果罐头出口减少两至三成。从全球的罐头发展趋势看,综合性集团化已渐成潮流,资源逐渐集中靠拢,产业链不断优化,国际同行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新材料、新包装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给国内罐头行业带来了新挑战。

创新与未来

创新是现阶段各行业的热门词汇。

而对于老行业罐头来说,发展历史长虽然意味着底蕴深厚,但同时也意味着:在新经济形势下,老行业面临的考验更多。如何改变行业固有的态势,寻找创新点,进行具有突破性的发展,是每一个罐头企业都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宗庆后认为:“想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要开发真正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比如中国人喜欢吃新鲜水果,因此水果罐头在国内并不太受欢迎,但近年开始出现的红烧猪肉、雪菜肉丝、茶树菇等传统美食佳肴罐头就很受消费者欢迎。因为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年轻人不喜欢烧饭,所以将风味很好的菜肴或原材料罐头化,方便食用,就是发展方向,可以大力开发菜肴罐头。此外,在国际罐头餐饮化的大趋势下,罐头食品要在餐饮行业中开辟市场,餐饮与罐头的对接就是将罐头定位于餐饮后厨的加工者,如果能把这种方式推广给普通消费者,那么罐头食品的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提高。”

更多的罐头企业已经发现,由于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厨房简单化、时尚化和户外运动、休闲旅游等方面,罐头行业正迎来“厨房市场”、“背包市场”、“后备厢市场”等历史机遇。着眼于未来需求,包括食品工业在内的制造流通产业的新概念、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将会带来消费需求和方式上更多的变革。

因此,中国罐头工业协会提出,面对未来,整个行业需要“创新”与“合作”,并向企业发出“中国罐头产业联盟(C20)成立倡议”,搭建跨企业的产业自主式交流与服务平台,共同探讨有利于罐头产业整体发展、符合行业共同利益的发展路径,促进行业深度协作,积极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快速推动中国罐头产业的品牌化、产业化、资本化、创新化,带动更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