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选: 将有机进行到底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艾鹏达 字号:【

蜿蜒的清河水流过这片土地,因清河而得名的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有一个知名的村落叫三台子村。王文选就是这个村子的致富带头人。为了帮助乡亲们致富,1998年,他率先成立了农民合作社,一改原来零散式葡萄种植为规模化种植,开始探索一条现代化、规模化葡萄种植之路。

葡萄种植基地成立了,钱投下去了,王文选肩上的担子更重,为了统一思想,他召集骨干开了18次会,之后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为了建冷库,又召开会议14次,出去考察4次,那段日子,王文选起早贪黑地干,但他说为了带动整个清河区3万亩的葡萄种植,就是再苦再累也值。

功夫不负有心人,3万亩葡萄丰收了,那一年是王文选事业最辉煌的时刻。省市政府甚至是农业部的领导都来到三台子村参观。王文选还记得,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接待了5拨参观队伍。王文选也成为当地响当当的致富带头人。

能人王文选的转变

当别人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一本讲述绿色农业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却触动了王文选的心弦。虽然自己种植了3万余亩的葡萄,但过度地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原本的农产品变了性质,给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从那一刻开始,王文选开始对自己事业重新思考。搞绿色有机种植和自然农法种植的想法也在那一刻诞生。

对于有机农业,1998年那时的王文选还是很模糊的。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是王文选对有机农业最初的认识。所以,王文选首先开始搞起了自然农法种植。所谓自然农法种植,在王文选这里就是农作物仅靠雨养,靠自然生长的方式,不掺杂一点人为的干预因素而产出的农产品,这种农产品不浇水、不施肥、不除草,完全靠自然生长的方式。自然农法种植的葡萄产量极低,一亩地只有700余斤,果粒小,口感差,外观难看。市场接受能力很差,不但没有赚到钱,还赔了不少。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王文选对有机葡萄有了更多新的认识。恰逢欧盟的有机认证检查员在2000年来到铁岭,通过认证检查,发现铁岭清河区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有机农业种植。通过这次认证检查,王文选也看到了自己与真正的有机农业的差距。王文选开始在基地外侧设立隔离带,挖沟防止外围的水进入园区。请教专家在基地逐渐构建生物链,改善原地的水、土壤、空气的质量。就这样,王文选的文选葡萄专业合作社开始了有机葡萄的种植之路。

艰辛创业路

1998年到2002年4年的时间里,以前非常活跃的王文选鲜少出现在大众面前。朋友的聚餐没有了他的身影,各类讲座,也听不到了王文选声音。那个时候,王文选一头扎在自己100多亩基地里,忙个没完。很多人,都不知道到底王文选在做啥。那段时间的王文选,被朋友笑称已经有些不正常了,他不与朋友接触,朋友吃饭敬酒恭祝王文选发财,王文选很气愤,“我的事业不是发财,我也不想发财,我就想把产品的品质搞上去”。弄得朋友一脸的尴尬。自己的亲外甥,种玉米上化肥,被王文选痛斥了一顿,让亲戚很不理解。

以前很好的同行,现在也认为王文选成了另类。但倔强的王文选始终对自己的事业很钟情,认为自己是对的。他就是要还原最自然的种植农业方式,回到农业的本来面目上去。终于,他的坚持打动了很多投资者。当地很有名的一位老板在1999年为其投入了300多万元支持他的自然种植法。这份支持让王文选一下子鼓起了勇气,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然页,上世纪90年代末,对于很多国内消费者来说,绿色有机还是一个新鲜事物,所以王文选的葡萄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因为没有利润,2003年,投资人最终选择了撤资。失去了经济支持,王文选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危机中,最困难的时候,王文选甚至连2元钱的洗澡门票都拿不出来。以前愁市场,但是生产一直很稳定。现在资金供给不上,很快就开始影响到了生产。为此,王文选不得不抽出精力开始筹资。

经济的窘迫使得原本支持他的家人,也开始为他担心,纷纷劝他转行或者调整产业结构。可犟劲上来的王文选还是一心要把有机农业做成功,他耐着性子和大家讲解有机的好处和美好的愿景。一直待他如己出的老岳父含着泪说“文选啊,你说的都对,可是,我舍不得闺女和你这么受苦啊,你看,你们这样劳心劳力地,这是过的啥日子啊。”王文选环顾自己住的房子,前后的窗户都破了,也没有钱修,外面大雨,屋里小雨,甚至连睡觉的床都淋湿了。他又回头看了看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爱人,风吹日晒的,原本那个美丽的脸庞上已为他多了几道风霜的痕迹。刹那间,他感到内心愧疚不安,他对不起家人,但他知道自己爱着妻子,爱着这个家,他这样做,目的就是想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未来。王文选咬了咬牙,默默在心里发誓,无论如何,他一定要闯出一条成功的路来!

幸运的是在王文选最困难的时候,铁岭市政府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也使得王文选的合作社挺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回想起那段时间,王文选感慨地说,自己做有机种植18年,面临多次破产,但撤资这次是最危险的一次,甚至都动摇了他自己做下去的信心。但感谢政府的支持,让他度过了难关,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正因为这样,今天,他才一心要在力所能及情况下带着乡亲们致富,这也是他回馈政府的一份心意。

再次上路

王文选以前是一心抓科研抓生产,从来不看市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王文选不得不开始主动接触市场。通过对市场的深入了解,王文选领悟到要想让产品打开市场,质量是不变的王牌。为此,王文选不仅在基地种植葡萄,同时还种植了蔬菜,养了猪、鸡、鹅,用生物链的方式解决了农产品的病虫害、肥料等一系列问题。

有了良好的产品质量,王文选又研究起了销售。2012年,在沈阳兴隆大家庭的一次展会上,王文选把自己的产品证书、获得的荣誉奖牌都带到了现场,而且聘请了几个能说会道的导购,刹那间葡萄被抢购一空,以前一个月就卖2000多元,这次展会就卖了10几万元,王文选总算摸到了市场的脉络。完事之后,兴隆大家庭就主动与王文选签订了供货合同。通过这次经验,彻底改变了王文选对市场的认识,王文选意识到,展会上现场品尝的方式结合有目的的营销环节,可以完美展示自己产品的优势。于是,超市、商场中的展会都开始见到文选葡萄,并逐渐开始在当地有了市场。王文选又一次上路。

刚刚走出了困境的王文选开始研究如何做大。其实,早在2007年,王文选的合作社就开始与当地农民进行订单合作了。多年的经验,王文选总结到,与农民打交道,标准不重要,重要的是标准在农民这里不走样,不打折。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文选合作社的订单价格和收购价格都要高于普通种植葡萄的价格,农民算了一笔账,按照合作社的方法种植的葡萄,不但省事,而且收入还高,所以周边的农民都很愿意与合作社合作。现在合作社的规模发展到了4个基地,1000余亩地的有机种植。王文选向记者介绍说将来合作社品种会以葡萄为主,兼顾蔬菜。下一步,考虑在辽南建基地,拓展辽南市场。将来的订单合作要占到自己种植规模的90%以上。

记者问他坚持了这么多年有机产品,受了那么多的误解,值吗?王文选没有直接回答我,他给我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有位住在市里的老大娘,隔个三五天就要坐40分钟的车到合作社买些菜回去吃,老大娘说合作社的菜比城里的有滋味,这滋味跟她小时候吃家中小园子里种的一个味道。就为这纯正的味儿,她愿意坐40分钟车来买菜。王文选最后动情地说,这就是自己18年坚持的理由!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