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农业的转型升级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崔建玲 字号:【

哈尔滨市双城区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处于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地板块之中,位于北纬45°黄金农业带、黄金奶牛带区域,是拉林河、松花江交汇的地方,形成特有的土壤和地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农产品以营养丰富、品质安全、口感纯正而著称。近年来,双城区以创建全国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目标,着力推进“两环两线”现代农业示范区、西北部生态农业保护区、中西部有机农业转换区、沿江河草原规模养殖区和东北部产业项目孵化区“五大功能区”建设,推进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农业四化”发展。10月29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巡视员广德福来到双城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加快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进程

谢文志是双城区益助果蔬种植股份有限公司有机蔬菜基地的负责人。在有机菜花基地,谢文志掰开一颗即将上市的菜花说:“你们尝尝!这菜花可以直接生吃!”听到他的话,大家都皱起眉头,平时在家可都是炒熟才能吃的菜花,现在怎么能生吃呢?看见大家疑惑的表情。谢文志面露些许得意的表情将手里的菜花直接放进嘴里吃了。看到这个场景,大家也都小心翼翼地吃起来。“嗨,还真好吃,以前可都没生吃过!这味道跟水果似的,脆中带着点甜!”随后,在青椒基地,谢文志随手摘了一颗青椒,掰成几瓣分给每一个人,青椒的口感也是脆嫩中带着些许甜味。谢文志说:“茄子也可以生吃,掰开更好吃!”谢文志笑着说,这就是有机蔬菜的魅力,口感和品质都是最纯正的。

正在基地参观考察的广德福一边了解有机菜花基地的总体情况,一边对有机蔬菜的生产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询问。谢文志说,目前,公司有机基地种植青椒、花菜、芹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在发展有机蔬菜上,公司有自己的优势。谢文志讲道,首先,基地的土质为黑土地,营养肥沃。其次,有机基地施肥上很讲究,施用的肥料为公司养殖的猪、牛等动物粪便,在施用前,这些粪便必须发酵两年以上。不同蔬菜施用有机粪肥的比重不同,如菜花施肥比例为,猪粪量比较大,占到三分之二,牛粪占到三分之一。青椒、西红柿施肥比例为猪粪占三分之一,牛粪占三分之二。第三,在防虫上,公司通过物理防治和打生物防虫剂办法消灭虫害,大约一茬施三次防虫剂。谈到有机蔬菜的价格,谢文志说,有机蔬菜产量低,但价格却高出普通蔬菜好几倍,例如菜花的价格一斤为15元,青椒的价格一斤为18元。公司目前主要采取会员制的办法销售蔬菜,最远销往成都。

在双城,这样的绿色有机基地不算少数。双城区政府副区长钟兆斌说:“双城区三品一标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广德福对这个数据表示很惊讶,他说,这个数据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钟兆斌说,近年来,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双城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升食品工业档次,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措施,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开发绿色食品资源,开创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全区“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86个(绿色食品标识101个、有机食品标识52个、无公害食品标识30个),双城玉米、西瓜、香瓜已成功申请了全国地理标识,并相继进行了20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301万亩无公害产地整体认证、哈尔滨市有机肉生产基地等大型基地建设。

有机粪肥是双城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双城年产畜禽粪便600万吨以上,拥有化肥农药的取代品——亩均1吨半以上的农家肥资源,具备退出化肥的得天独厚条件。按照农业部“两减一退”要求,发展循环农业,深入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快全区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进程。目前,全区已建设大中型沼气18个,分部式资源站三处,引进中节能、帝盟生物、海外集团、青岛银河等新能源企业34家,年可处理粪便150万吨、秸秆60万吨,生产有机肥200万吨。为绿色食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源。

钟兆斌说,2015年,双城区重点建设了10个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抓住全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契机,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资金扶持,全力完成有机谷子和有机杂豆两个省级有机示范基地建设,同时进一步扩大范围,增加品种,建设花生、菇娘、蔬菜、两瓜、食用玉米等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全省高效农业发展铺路子、为双城外向型农业趟路子、为循环农业提供支撑、为全区放心食品产业城建设和农产品安全做保障。

提高现代农业组织化水平

近年来,双城区在发展农业上,积极发挥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作用,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推行生产记录、质量承诺和从业人员培训制度,提高科学种养水平。目前,全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1807个,合作社800余个。全区规模化经营面积120万亩。整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达到30个村。

周家镇是双城区东部重镇,距离双城区25公里,现有耕地10万亩,其中大田8万亩,杂粮2万亩(陆地菜1.5万亩)。周家镇现代农业园区主要以东旭村铁柱种植合作社为依托,积极整合种粮大户,促使大户带地入社,积极吸引散户以地参股。园区分布在9个行政村,采用“反租”方式取得农户的土地经营权,以两种方式进行兑现,一是以粮食兑现,每垧地给农户12000斤玉米;二是以现金兑现,每垧地按现在市价作价10000元兑现。全镇现已成功流转土地19340亩。在调研的过程中,广德福讲道,在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组织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经营主体应“带动”农民致富,而不能“代替”农民。如今,农民合作社的建设已经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

为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化水平,在种植业方面,双城区建立了“三个网络”。一是农业经营主体网络建设。以各乡镇为主体,推进一屯一点、一村一社、一乡一联合社三级经营主体创建模式,即每屯至少有一个家庭农场、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片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500亩以上;每村至少有一个管理规范、规模面积达到500亩以上,内业完整,账目清楚的标准合作社。每个乡镇要立足于每个村屯的合作社组建一个联合社,形成屯屯抓点,村村抓社,乡镇抓联合的经营主体建设新格局。二是农业产业网络建设。依托全区10大产业基地和优势农产品资源,成立农业产业协会,依托五大功能区的分布布局,形成一区一业、一乡一系列、一村一社一产品的产业网络布局。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启动区、乡、村三级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区级建设一个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24个乡镇各建设一个服务站,246个行政村各建设一个服务点。综合服务平台集公益性服务、经营性服务于一体,为合作社及农民提供产权交易、土地仲裁、技术指导、政策咨询、金融保险、财务代理等25项服务内容。目前,区级服务平台已投入运行,建成东官、万隆、水泉乡镇服务站3个,明年区乡村三级服务平台可全部建成。与此同时,探索实践了东官合作社区域中介,长产蔬菜园区统分结合,万隆乡吴家村级两委领办,雀巢墨西哥高新技术示范引领,兰陵、水泉合作社院校共建等5种社会化服务模式。

在养殖业方面,双城区出台了一系列规模养殖扶持政策,建成了雀巢世界级奶牛养殖培训中心以及现代牧业养殖规模28800头的全国第二单体牧场,全区存栏300头以上奶牛场区发展到83个,雀巢奶源80%以上来自于规模化牧场,奶牛单产增加1吨、增收近4000元。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农娃”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是在国家提倡农业品牌化发展基础上的创新,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双城区现代农业发展主推公共品牌——“农娃”。

双城区农业局局长李广贤讲道,“农娃”品牌内涵包括双城的特质农业资源、诚信体系支撑、货真价实理念和大众创业平台四项内容。双城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不仅可以促进当地农产品走向市场,扩大影响力,而且致力于将“农娃”品牌打造成消费者心中有信誉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

“农娃”品牌的发展和推介,已经成为双城市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双城区成立了双城农业产业化协会,将“农娃”品牌授权产业协会使用,制订规范的协会章程,凡是基地实现标准化种植、产品达到诚信体系要求的,均可无偿使用“农娃”品牌。双城区搭建了大众创业平台。农民集体品牌是农娃品牌的基本属性,通过农娃品牌建设,为合作社、企业、金融、销售等主体搭建投资合作平台;为各类人才搭创业平台,通过科学合理、民主公开的品牌利益分配机制,在各主体间建立起平等、公开的合作关系,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社会孕育的动力、活力因素聚集农娃创业平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双城区以基地为依托,生产开发以“农娃”系列产品为主的品牌农产品,逐步在国内大中以上城市建立连锁经销体系,拓展地产农产品销售市场。目前,农娃牌大米、杂粮、菇娘等农产品已销往广州、上海等地,农娃店的商业模式已在上海形成了连锁经营,与淘必速、阿里巴巴建立合作关系,推进线上销售。

调研过程中,广德福充分肯定了双城区在推进组织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中的成绩,也对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政府监管工作给予肯定。

为推动现代农业标准化诚信体系建设,双城区设立了农业物联网中心,将全区重点基地都接入物联网,从种到收、从生产到加工实行全程监管。设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引入美国FDA检测标准,建设双城标准化农产品检测中心,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双城区农业局局长李广贤坦言,由于以往经验较少,如何打造品牌,推动品牌影响力将是一个需要未来不断探索、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他希望国家能够搭建公共宣传平台,鼓励各地区发展区域公共品牌,将真正好的、“深居”于农村的农产品走进大城市的市场。李广贤说:“未来,我们希望‘农娃’品牌将成为双城区的一张‘金名片’!”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