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刘少华谈期权服务与订单农业发展 打造订单农业升级版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魏龙飞 字号:【

订单农业,是指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生产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我们国家的期货市场,第一个典型示范模式就是“延津模式”,就是期货+农业。后来又衍生了许许多多新的模式,在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候,农民的履约力有所降低,如何通过金融服务使农民无论在价格下跌,还是价格上涨的时候,都愿意履约?这是业界仍在研究的问题。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衍生品部助理总监刘少华发表的“利用农产品期权,打造订单农业升级版”的演讲,对农产品期权和订单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介绍。

刘少华首先指出了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农业自然风险具有生长周期长、自然风险大的特点。自然风险在国内的生产过程当中表现很明显,但是这几年发现,由于自然风险对粮食的影响,导致棉油糖价格波动比较大。

农业市场(价格)风险具有价格波动大、增产不增收的特点。农产品受季节、产量、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价格变动幅度大,如果没有风控手段,容易遭受损失。

农业具有小生产与大市场、供给稳定性差等问题。农业的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应该是全世界农产品普遍的现象。

刘少华提到我国农业的特点,即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由于我国的经营规模比较小,以小农为主体的生产主体,通过组织化连接起来,形成风险控制体系,总体来说比较低,导致一方面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风险控制能力比较弱。从我国农业现状来看,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水平,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后,刘少华指出,通过长期以来不断探索和推广期货服务农业的模式,郑州商品交易所发现“订单+期权”是比较成功的模式。

通过调研部分订单企业发现,这几年农业发展遇到一些问题,他着重分析了如何利用期权来服务我们的订单农业的问题。

对比国内外,订单农业是提升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方面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订单农业也不例外。刘少华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措施。

刘少华认为,订单农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推广以来,在很多地方,很多产品,都有这方面的试点。

订单农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价格风险,因为订单农业过程当中,订单农户和企业之间的利益机制不是很牢固。通过一些合作组织,联系才能稍微加强一点,但是一旦价格上涨的时候,农民不愿意履约,出现躲猫猫的情况。

一方面就是“订单+期货”,需要在期权套保,增加了订单企业的保证金的需要,增加了资金的需求,一旦保证金不足,会导致订单履约,期货不能履约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农户单方违约的情况比较严重,农户的违约会造成双重的损失,在期货市场套保,会受到影响。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这几年国内的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以后,出现了国内外价格倒挂。还有采购价和销售价倒挂,甚至有些期货上期现货倒挂,很多订单企业,签定订单以后,无法在期货市场上找到一个合适的价位进行保值。

为应对这些问题,刘少华提出郑州商品交易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比如降低套期保值的保证金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订单在期货在市场上做风险管理时遇到的问题。但是,订单在期货市场上无法合适的保值问题和农户单方违约的问题,一直是期货市场解决订单风险的时候无法克服的困扰。

刘少华指出,期权作为新型的风险管理工具,具有的一些特点。

1.期权不需要追加保证金,买了期权以后,可以降低订单保值过程当中资金的需求。

2.订单既可以保值又可以增值,买了期权以后,如果价格有利于变动,可以获得这种价格变动的收益。如果价格不利的时候可以履约。所以适合农户单方履约的需要。

3.订单的期权的方式很多,策略很多。利用期权保值可以选择不同的风险,不同的收益的一些策略,有利于订单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风险管理的机会。

对于“订单+期权”这个模式,刘少华也做了一个基本的设想,订单和期权很多的策略,服务订单方面很有优势,但最基本的就是目前这些订单,通过期权的捆绑,一方面如果农户违约了,就可以在市场上不履约。当然这是要在市场上把订单通过期权作为保值。

最后,结合郑商所实际,刘少华谈了除了场内的期权研究以外郑商所的一些做法。

1.研究和探索场外期权,通过期货公司和现货子公司为农户为订单企业提供更加个性化、便利化的风险服务。

2.跟农保公司合作,利用期货产品和未来要上市的产品开发价值保险,服务一些农户风险管理的需要。因为中国的农户很多,如果让其全部参与期权市场的可能不行大,但是推出价格保险可以有效解决农户小量保护的需要。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