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守望者 ——记西北农林科大教授王辉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温 石 字号:【

人物小传

王辉,1943年生于陕西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小麦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科学技术研究,小麦育种遗传育种理论和方法研究等方面,在全国取得了重要创造性成果。

“我是从关中农村走出来的,深切感受到粮食对百姓的重要性,学好科技绝不叫父老再饿肚子!”面对采访,王辉坚定地说。为了一句“学农业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他成了一个小麦地里的守望者,他选育的“西农979”以抗冻害、抗病害等特性成为小麦良种中的良种,在河南、陕西以及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成为全国六大小麦主推品种之一,他就是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

梦想

为了不饿肚子,第一志愿填报农学院

10月20日上午,刚刚走进会议室的全国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就被十多名媒体记者围住。“不要急,不要急,叫我喝口水,你们需要啥我都给你讲!”王教授笑着用浓浓的关中口音说。精神头很好、身体硬朗的王辉,叫人怎么也不能把他和72岁的年龄联系起来。

王辉教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朴实。王教授告诉记者:“我出生在杨陵(杨凌示范区下辖镇)农村,小时候经历了三年灾害,深切感受到粮食对人的重要性,所以上学时的梦想就是能种植大量的粮食,叫身边的父老不再饿肚子。”

“学农业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这个单纯的愿望支撑了王辉少年梦想,填报大学志愿时,王辉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中填上了西北农学院农学系。1968年王辉如愿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1973年再次回校被分配在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的研究室做助手,随后负责区域试验。1987年,王辉被抽调到育种教研组搞教学并兼职进行科研工作,配合教学实习和农业生产工作,他一个人在教学标本区的两亩试验地里搞起了育种研究。

“环境、经费等等都很艰难,连常规育种所需的经费都没有,常常从自己的工资里抠钱出来买试验用品,而设备通常从家里拿或者自己动手做,人员就我一个,忙不过来就把老婆、孩子和亲戚叫来帮忙,现在算是挺过来了。”王辉笑着说。

20日下午,在王辉教授的小麦试验田里,笔者看到今年新种植的小麦苗已经长出约10厘米高。据了解,由于我国小麦主产区遭遇了春寒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小麦有所减产,但王辉选育的“西农979” 小麦品种,在全国接近2000多万亩生产田中仍大获丰收。

坚守

40余年刻苦钻研育出11个小麦良种

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王辉教授刚回学校还从事了教学工作,在跟随赵洪璋老先生搞科研工作时更是勤奋严谨。“赵先生1993年审定的小麦良种88(1)就有很多工作都是王教授帮助做的。”

据王辉教授的家人介绍,起初参与育种时,他几乎天天钻在地里不回家,老父亲顾不上孝顺,妻子儿女顾不上照看,收获季节他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常常拉我们一家人给他白干活。

据王辉的助手介绍,王辉教授每年9月开始在实验区整地、施肥、划行、分区及布置试验;10月播种,冬春季田间观察记载、抗病鉴定及大田管理,初夏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分类收获、晾晒,7月室内考种、室内选择和试验总结,8月试验安排,再回到9月的整地,如此年复一年。“每年的‘五一’和‘十一’假期他都在忙碌中度过,‘五一’要做杂交,‘十一’要播种,暑假在实验室里,寒假要在关中麦区以及外省调研。”王教授的助手说。在杂交、收获和晾晒时节,由于抢时间,他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送到地里,有时出门时就自备干粮。和王辉结婚40余年的马桂霞,给他打了一辈子的下手,什么扬花、授粉、杂交、穗粒数等等小麦育种上的专业术语,在马桂霞这个数学老师的口中已是如数家珍。

酷暑寒冬,王辉选育的西农84G6、西农1376、西农2611、西农979等11个小麦新品种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等,其中西农979被农业部推荐为黄淮海地区主导小麦品种。

奋斗

退而不休再育小麦新品种

“陕西东府百姓习惯用面粉蒸馍,而西府人则喜欢烙锅盔、做面条等,蒸馍要的小麦面粉是白且容易发酵,做面条却要筋道、有嚼头,而西农979小麦磨出的面粉则符合这些要求。”提起小麦良种979,陕西省一家粮食企业负责人赞不绝口。

采访中,西农大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西农979”是王辉教授历时18年选育,2005年通过国审,具有抗冻害、抗倒伏、抗病害、早熟性、高稳产、高商品率等优异特性,十分适宜在我国最大的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种植。同时,“西农979”的优势表现,使其一跃成为河南省第三大小麦种植品种,实际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5000万亩,覆盖陕西关中、河南、皖北、苏北、鲁西南等黄淮麦区,仅河南省年推广种植面积就超过600万亩。

据了解,王辉从2002年开始又带领团队采用常规优化育种方法,在优质、多抗的基础上,围绕大穗、小叶类型开展研究。历时11年选育的新品种“西农165”已通过陕西省审定,亩产量比“西农979”还高。

采访中,王辉教授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话是“我就是农村出来的,要用有生之年研究培育出更多的小麦优良品种,解决好百姓吃的问题。”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