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果场: 荔枝产业的黄埔军校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高凤 字号:【

深圳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经济飞速发展、房价步步攀升。这让很多人以为,寸土寸金的深圳没有农业可言,有也不过是高精尖的科研育种一类,其实不然,大深圳的背后还有一枝耀眼的“小花”,这些年一直开得璀璨,它就是深圳本地为数不多几样农产品中熠熠生辉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山荔枝。来自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果场的南山荔枝,不仅是港深两地人的最爱,甚至深受欧美、东南亚等地消费者的追捧。西丽果场内占地面积1500亩的南山荔枝,品种主要有妃子笑、糯米糍和桂味,年均总产量在300吨,年均产值达1000多万元,获得地标产品保护后,至今已累计出口约500吨。西丽果场生产的南山荔枝是唯一一家获批使用“南山荔枝”地理标志的企业。没吃过全聚德的烤鸭不算吃过北京烤鸭,没吃过西丽果场的荔枝不算吃过南山荔枝。大深圳如何能培育出如此名震四海的荔枝?一切要从西丽果场的元老们说起。

练庆平,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果场分场长(主要技术骨干之一)。1989年,还是个20岁的毛头小伙子的时候,练庆平进入西丽果场,至今26个年头;曾亚妮,2002年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进入西丽果场至今13个年头;在西丽果场开电瓶车的耿新龙师傅,1993年进入西丽果场,至今也有22个年头……

相比大都市频繁跳槽的打工者来说,西丽果场员工的流动性几乎是静止的。

“果场核心技术骨干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确保了优质荔枝培育技术的恒定。”练庆平如是说。“一个人花几十年做一件事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何况是一群人花几十年时间在研究一颗荔枝呢!”一位常年为西丽果场做顾问的果树专家这样感叹。

出生特殊的西丽果场

西丽果场紧邻深圳市西丽水库。始建于1960年的西丽水库,最初设计目的以农田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综合利用等。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用水需求不断增长,西丽水库后逐渐转化为兼具城市供水、调蓄功能的中型水库。今天西丽果场周边紧邻西丽水库的5000亩土地原本是一片荒山。1987年的一天,一位在附近钓鱼的市民不小心把烟头丢在山上,引发荒山发生火灾。随后当时主管深圳市农业的一位副市长提出要以果带林保护西丽水库水源地,同时要将城市化步步紧逼的南山荔枝向北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89年,国营性质的西丽果场诞生了。“当初政府主动来管控5000多亩地的目的,就是想探索水源保护区如何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通过一个事业单位的农场去管控这里,防止以后在城市化进程中这里增加更多违建,及破坏和污染周边环境的企业,因此,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西丽果场能赚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保护好西丽水库的水源地和发展保护好南山荔枝这一地标性农产品才是西丽果场的使命。”西丽果场一位主要负责人坦言。

在上世纪末,与西丽果场一样具有高标准种植培育能力的国营果场,不止西丽果场一家,然而,在珠三角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洪流的冲击下,能够坚持不懈走到今天的国营果场屈指可数。“西丽果场是广东省最早一批获批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中,为数不多的一家能够一直坚持培育优质荔枝始终走在行业前列的国营果场。”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广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一位高级农艺师向记者表示。目前,西丽果场是广东省内种植高端荔枝中规模最大的果场。

技术控的梦想之地

“听说曾经很多人想挖您到别的地方工作,为什么毕业到现在十多年始终坚守在这里?”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的曾亚妮是华南农业大学知名果树专家王泽槐的得意门生。场长李柯告诉记者,中途有好几家单位想挖走这位农业才女,但她都选择留在农场。为什么?曾亚妮向记者坦言,“这里是想要扎根在农业第一线深耕的理想之地,全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先进的荔枝培育技术就在这里。”

“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一直是西丽果场创建以来的指导方针,西丽果场成立之初就专门成立了生产科研部,常年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结合高校科研资源优势,进行荔枝、龙眼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破解荔枝产业化发展中的难题。其中,广东荔枝两大优质品种糯米滋和桂味挂果少的历史难题,就在西丽果场得到破解。它就是惊动整个荔枝行业的螺旋环剥技术。螺旋环剥技术即在荔枝树幼树时期,通过对枝干的螺旋环剥,抑制其营养生长,从而促进生殖生长,螺旋环剥技术阻止光合产物下运,从而增加枝梢养分积累,抑制根系及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促使开花量增加几倍以上,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这项技术使荔枝幼树的挂果时间从传统的8年挂果,缩短到3-4年就可挂果,可使荔枝比原来增产2-3倍。这一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提高收入,规避荔枝‘大小年’的风险,重要的是,避免了过分喷洒农药,减少了农药残留。在没有这项技术之前,一般果农为了提高产量,会以喷洒农药的方式来抑制新芽的生长,通过螺旋环剥技术可以完全实现抑制新芽生长的目的。”西丽果场一位农技人员向记者解答。鉴于螺旋环剥技术的人工投入并不低,因此很多企业不一定能年年坚持,但西丽果场自从这项技术诞生后,二十多年从未间断对这一技术的使用。

“螺旋环剥促进幼龄糯米糍、桂味早、丰、优技术”课题的研究,先后获得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进步特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先后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西丽果场在荔枝储运保鲜、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方面都取得过不少科技奖项。今天,西丽果场不仅荔枝产品名扬海内外,果场还充当着华南地区荔枝种植技术类的黄埔军校,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全世界各地的荔枝技术控们到访西丽果场,参观和交流荔枝种植经验。

同时,西丽果场在果场建立之初就按照出口型果园高标准建设,在生产基地科学完善的基础上,建设有一座库容量达200吨的产品保鲜库和日处理50吨的快速预冷分拣包装车间,同时配备了日烘干能力5吨鲜荔枝的热风干燥机和加工制造车间。自2000年起,西丽果场引进以色列自动化灌溉系统,灌溉施肥技术已经是果场实现生态果园水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施肥、按需给肥,即节约用水、肥料、人工等成本,又避免了传统施肥中盲目过量而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潜在污染。

更为有趣的是,采访中,记者得知西丽果场还有一项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技术,通过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每年修剪下来的果树枝叶及园林绿化植物垃圾等转化为有机生物菌肥还原于生产中,该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肥料成本,改良了土壤和改善了果园环境,同时也保护了周边的水源生态环境,可谓一举多得。自建场以来,西丽果场就提倡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营理念。

记者了解到,西丽果场成立至今二十多年来,基本没有发生过大的虫害,这在炎热多雨、台风肆虐的华南地区很难得。曾亚妮告诉记者,“这得益于果场的技术人员十分稳定,都是十几二十几年的老职工,对果园环境十分熟悉,对虫害管控十分有把握,同时有专门的虫害预测预报人员,早已形成一套十分成熟的防虫控虫技术。”此外,西丽果场采取分片管理,每个分场长负责一块区域,一旦出现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虫害、果品质量不合格等情况将进行问责。采访中,一位在果场工作了20多年的分场长戏称,“对果园比对自家的老婆还熟悉。”

不出果园销遍世界

除了问责制,西丽果场始终坚持“高投入才有高产出”的理念,每年每株荔枝的投入成本不少于150元。而普通荔农一般一株荔枝的投入仅为50元左右。“每年每株荔枝必下60-80斤的有机肥,从1993年荔枝树挂果到现在从未间断过。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西丽果场的荔枝、龙眼一直受到老顾客追捧的原因。”西丽果场生产科研部一位负责人员向记者介绍。

此外,不成熟不摘果、坚决不卖隔夜果、上午11点过后不再摘果、对果品严格分级,均是西丽果场职工们都知晓的硬性规定。对于当天摘下没有及时出售的荔枝一律送入热风干燥车间,制成荔枝干出售。

果品质量是西丽果场的第一道大关,同时,西丽果场很早就有品牌意识。在1999年,西丽果场就请专业人士为果场策划设计了“双荔”品牌logo,并注册了“双荔”牌商标,成为广东省最早注册商标的水果种植企业之一。

几十年不变的果品质量加上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如今的南山荔枝已由唐宋时期的朝廷贡品,飞向了全世界。目前,西丽果场已建立起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和深圳本地的高端客户市场,同时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西丽果场的荔枝历年来市场均价都未低于35元/斤。现占地面积3500多亩西丽果场内,除了2万多株荔枝外,另有2000多株龙眼,在市面普通龙眼卖3-5元/斤的时候,西丽果场的龙眼以每斤15元的价格受到消费者的热捧。更为不同的是,西丽果场的荔枝、龙眼几十年来从来不用到市场上卖,都是买家主动上门来买,亦或游客亲自到园内采摘,做到了足不出门,荔枝销遍世界。

在发展荔枝产业的同时,为了保护南山荔枝,让更多深圳市民了解南山荔枝,在深圳市南山区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西丽果场兴办了以生态休闲、科普教育为主题的荔枝世界观光园。南山区每年都会以荔为媒,召开荔枝节吸引游客前来荔枝世界观光园游览。西丽果场将第一二三产业做到融合式发展。

“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放了部分果园供游客到园内采摘,当时比较多的是香港过来的旅行社游客,真正客流量增多是2000年以后,尤其是2010年以后,游客成倍地增加,每年荔枝采收季节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有5-6万人次,果场全年共接待几十万的游客。”西丽果场一位分场长表示。

目前,西丽果场每年的果品产值达1000多万,同时休闲旅游农业方面的年产值也达到1000万。自1994年后,西丽果场保留事业单位编制,但采取企业管理模式,自负盈亏。虽是自负盈亏,但伴随果场内一年年效益的提高,果场员工的福利待遇都很有保障,这也是为什么果场内从领导干部到最基层员工都一做就是十几二十年的主要原因。

文章一开始提到开电瓶车的安徽籍师傅耿新龙,在西丽果场经历了自己人生的多个时期,22年时间中,他从爸爸做到了爷爷,儿子期间也在果场内供过职,孙子如今也在附近上了幼儿园。西丽果场俨然是这些曾经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者们共同的家。

记者在西丽果场办公区一间会客室内看到墙上有一幅字画,上面写着“家和万事兴”。一打听,原来是爱新觉罗•溥仪的一位后人曾来果场参观,看到西丽果场的职工各个都有数年工龄,感叹这里的工作人员能以场为家,老人一时兴起,为西丽果场题了这几个大字。一片距离深圳市区不足一小时车程的地方,一个国营果场能顺利走到今天,并且成为全广东省高端荔枝产业的引领者,与一帮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以场为家有着必然的联系。“家和万事兴”或许正是西丽果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之秘密所在。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