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一手抓生产创品牌,一手抓营销拓市场,通过搭建各种农产品销售平台、大力推介福建绿色农产品,积极为农产品产销衔接、品牌培育提供服务,有效地促进了闽牌农产品对外销售,有力地推进了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
产业育品牌 品牌拓市场
福建省发挥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品牌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农业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涌现出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的品牌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品牌,形成了有福建特色的品牌农业运作模式。
2012-2014年福建省评选认定了384个“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品牌培育由过去重点发展种植业品牌,发展到现在的粮油、蔬菜、笋、水果、食用菌、茶叶、畜禽、水产、中药材等11大类。2012-2014年福建省获得18个中国著名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数量居全国前列。经工商部门认定的涉农类中国驰名商标31件,福建著名商标174件。经质检部门认定的涉农福建名牌234个。全省累计有效使用标志的“三品一标”企业总数达到1958家,产品总数达284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495个,产品1923个;绿色食品企业381家,产品743个;有机食品企业32家,产品12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0个。福建省农业厅通过品牌农业的带动,逐步使全省9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按照标准化组织生产,有力地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培育了特色产业品牌集群。
为了加大品牌农业的扶持力度,各级农业部门成立了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组织机构,组成专门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分工,形成持续创新、持续推进的有效激励机制。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奖励企业争创农产品品牌,对获得省级以上品牌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要不断扩大名牌的影响力。福建通过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香港美食博览会、全国荔枝龙眼交易会、绿博会及其他省市农产品博览会等大型会展,同时在国内外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产品推介会,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推销闽牌农产品,不断拓展闽牌优质产品的市场份额。2014年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参展企业达到640家次,参展产品14大类2000多个品种,贸易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福建还注重总结各地品牌农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树立了一批典型,特别是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带动,促进质量提升、产业集聚、市场营销、精深加工、综合开发、社会化服务”的成功经验。
闽牌闯市场 政府来护航
福建省在创建品牌的同时,还很重视为农产品搭建舞台,加大对农产品营销促销、开拓市场工作的力度;落实好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帮助协调解决农产品流通收储问题,合力促成农产品市场流通的良好环境,为闽牌农产品创造走出去的机会。
一是稳定发展有形市场,不断完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体系。福建省制定并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总体规划,形成了有海西特色的市场格局。十二五期间推动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培育了一批大型鲜活农产品流通企业。目前共拥有1个年交易额超300亿元(福州名成水产批发市场),2个年交易额超100亿元(厦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海峡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超20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161个,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16家。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在城镇化过程中,改造和新建了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田头市场。在主销区建市场缓解农产品卖难。福建省从2013年开始鼓励省内的销售大户到省外营销。对经营鲜活农产品特别是水果的经销商在租金上给予每年每平方一元钱,连续三年的资金补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引导福建农产品经纪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销区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2013年福建新美食品有限公司在北京东四环高碑店建设“海西农产品交易中心”,莆田商会在上海松江区建设上海国际食品城,古田商会在上海西郊兴建的华金南北干货批发市场,平和20多家蜜柚合作社在北京新发地建立平和蜜柚专卖场,这些销售窗口对搞活福建省农产品流通有重大意义。
二是快速发展无形市场。福建省积极创新农产品的营销服务,培育新型流通业态,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据统计,2014年福建农产品在阿里平台上的销售额位列全国第四,安溪县、武夷山市、古田县分列全国农产品电商销售县域排名第一和第四、第十二。泉州、厦门位列全国农产品电商销售城市排名第四和第十一。福建省电商企业卖掉了阿里平台上74.88%的乌龙茶。福建省在阿里平台上的销费额位列全国第七。2014年注册地是福建农村(含县)的网店达到4.1万个,位列全国第四,交易额超过60亿元。初加工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应用率在75%以上,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销售收入约占销售总收入10%以上,电商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三是形式多样促销农产品。连续3年与黑龙江省农委举办闽黑马铃薯产销对接。两省企业累计签订了三十个专列的购销合同,双方产销对接取得初步成效。连续12年与海南省农业厅、广东省农业厅、广西区农业厅举办闽粤桂琼四省荔枝龙眼产销对接会。12年来签订了300多份荔枝龙眼产销协议,协议金额超过40亿元。连续9年共建泛珠三角区域农产品营销平台。尤其是探索建立泛珠三角区域茶叶营销网络平台,大大拓展了我省茶叶市场。连续3年出境促进农产品营销。组织274家生产、加工及出口企业赴港参加香港美食博览会、香港国际茶展,利用香港高度发达的新闻传播媒体,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在海外的知名度。连续3次举办两岸农产品产销见面会。农业厅与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泉港海峡两岸农产品批发市场共同举办两岸农产品订货会暨市场流通论坛。订货会备受海峡两岸中小企业、专家、民众的关注。参加订货会的参展商人数累计超过3000人,购物参观的游客达到了6万多人次。台湾的中小企业表现出了对本次交流会的极大热忱。有1200多人,600多家企业特意从台湾赶来参会。福建省农业厅出面发动、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展,促成了多笔台湾商户和大陆企业的合作,签订了总金额达30亿元的意向合同。目前有300多家台湾企业的商品入驻泉州市泉港区海峡两岸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中心。连续12年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累计合作协议300项,协议金额达200多亿元,位居全国第11位,为优势农产品开辟国际市场,促进国际间、地区间的农业科技与信息交流搭建重要平台。今年农交会在福建省召开,相信这将使福建省的农产品交易额直线上升,在全国的位次达到新的高度。
乘势盛会 做大闽牌
第十三届农交会即将在福州举办,借此机会,福建将以“清新福建、绿色农业”为办展主题,全面展示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新亮点和新成果、全景展现福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良好形象、全力扩大福建农产品影响力和营销贸易。
“我们还将以此为契机,争取福建省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与营销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福建省农业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福建省将坚持以政府扶持为重点、企业自身发展为主体、市场建设为导向的原则,牢固树立农产品品质是品牌发展的核心,农产品量的扩张是做大品牌的重要保障的理念,创新互联网新型流通业态,以品牌促发展、以品牌增效益,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树立10个省级“互联网+农业品牌”龙头企业示范单位,大力培育特色农产品企业做强做大品牌,扶持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大的特色品牌农产品示范企业。
二是广泛开展品牌农业知识培训,加强品牌农业发展所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企业家、农业科技人员、农民在创建品牌过程中的整体素质。
三是结合农业部著名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活动,开展“最受市民欢迎的十大农业品牌”、“十大品牌农业生产状元”和“十大品牌农业营销状元”等评选活动。
四是组织“品牌农业文化行”活动,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组织农业与文化工作者通过对农庄、加工厂、商品化处理车间和市场的参观考察,对种植、营销大户、消费者和工作者深度采访,站在不同视角和立场,宣传福建品牌农业,引导消费潮流,加快名牌农产品销售步伐。
在市场流通上,重点支持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建设,加大农产品促销扶持力度,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社区连锁等新型流通业态。
一是围绕4个“结合”做强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试点示范与农产品电商业务普及应用结合,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率。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推进线上交易与线下物流配送结合,提升农产品电商销售占比率。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与多渠道应用其他电商平台结合,拓展农产品市场营销。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与标准化生产结合,推进农产品分类定级和配送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二是围绕2个展示中心做好农产品外销工作。把北京新发地市场、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的“福建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建为福建省永不落幕的农产品交易会、展示会。把展示中心作为专业农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利用这个展示平台,定期举办各种区域性或专业性名优特农产品促销活动。展示福建省农业形象,构筑海西精品的农业窗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