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看甘肃 ——专访甘肃省农牧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志民
时间: 来源: 作者:辛燕 姜玉桂 字号:【

  当目光投向中国版图的大西北,在辽阔的新疆和青海之侧,地形狭长的甘肃并不显眼。尽管这里曾经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汇流地、历史上最富庶的地方之一。但是提起甘肃,很多人的印象,或许更多的是“戈壁”“沙漠”与“偏远”。提起特色,也多被概括为“三个一”,即一碗兰州拉面,一本《读者》杂志,一幅敦煌壁画。

  可这片外界普遍认为有些荒凉的土地,在奋发自强的甘肃人眼里,不仅养育着2500多万人,还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甘肃省立足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定位,硬是把特色产业做成了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这次的甘肃特色是什么?其中又有着怎样的理念?前不久,甘肃省农牧厅分管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志民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逆向思维

  在劣势中发掘特色

  “戈壁”“沙漠”“偏远”……在外人的浮光掠影中,甘肃貌似就是这些;而生兹在兹的甘肃人用他们的辛勤与智慧,在这里培育了享誉全国的马铃薯、陇药、静宁苹果……

  记者:甘肃省农业发展整体状况如何?特色产业发展态势如何?

  刘志民:全国各地,自然禀赋不同,也就导致自我定位不同。总的来说,甘肃的自然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土地资源大体是三分山、三分草、两分沙、一分林、一分田。70%的耕地是山旱地,有“十年九旱”之说。就甘肃农业的发展史来说,“渴”和“饿”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发展现代农业?2013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做出了有力的回答,提出了“365”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即着力打造3个国家级示范区,壮大和提升6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化5大支撑。三个国家级示范区即国家级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6大特色优势产业即蔬菜、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中药材、优质林果、制种和酿酒原料产业,5大支撑即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和保护。

  甘肃省地区差异大,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不尽相同。为此,我们立足于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基本定位。就6大特色优势产业来说,我们确立了“强龙头、建基地、兴流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建立了“一个产业出台一个规划,制订一个扶持办法,设立一笔专项资金、每年一个实施方案、全省一个组织体系”的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蔬菜、中药材、苹果、马铃薯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办法,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促进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省特色产业化组织快速增长,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900多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

  记者:相比起其他地方,甘肃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在哪里?

  刘志民:刚才我已经提到,甘肃的劣势非常明显,发展困难比较突出;但甘肃的发展潜力也很突出,优势明显。从传统农业的角度来看,甘肃自然条件严酷,干旱少雨,生态脆弱,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较多。但从商品农业的角度来看,甘肃地理过渡性强,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又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径上,我们始终逆向思维,做到扬长避短、差异化发展。

  比如干旱问题是长期制约甘肃省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但换一种角度和思路看,河西地区气候干燥,风多雨少,为种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晒场,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基地。又比如,甘肃省地域狭长,与终端消费市场距离远,农产品销售半径大,运输成本高,但同时与许多病源微生物的距离也远,动植物疫病传播的机会少,容易建立无规定疫病区,促进农产品出口外销。以定西为主的中部干旱地区,利用土层深厚、温度适宜、降水季节分布特点与马铃薯生长需水规律相吻合的独特条件,大力推广集雨节灌和雨水叠加利用等旱作农业技术,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再比如,在南部二阴地区,发展粮食作物无霜期不够,发展蔬菜和园艺作物积温不足,但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的品种有1290多种,人工栽培和开发经营的有450多种,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干草等五大道地药材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甘南高原的藏药也已名声远扬。还有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虽然自然景观支离破碎,但可以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畜。

  归纳起来,我认为甘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有优势,至少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甘肃虽然干旱少雨,但光热资源充足,大部分地方无霜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蛋白质合成和糖分积累。农产品品质好,能够满足市场对农产品优质的需求。

  二是甘肃地理过渡性强。东西绵延1655公里,全国8个生态类型中甘肃就占了6个。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多种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生态区域差异较大,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十分适宜生产丰富多彩的特色产品,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

  三是由于地处高原和黄河长江上游,地广人稀,水土污染轻,自然环境洁净,有利于生产天然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

  四是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面积大。天然草原面积居全国第五位。人工种草保留面积居全国首位。牧区草原天然放牧和农区种草养畜相结合,有利于发展草食畜牧业。

  五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约有800万农村劳动力处于半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可以为发展园艺产业、畜牧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二三产业提供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

  六是甘肃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工艺和产业,以伊斯兰为主的少数民族,历来还有经商的特长。发挥这些优势和特长,有利于发展地方加工业,搞活农产品流通。

  按照这种思路,甘肃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还立足实际开展了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如甘肃农技人员在与干旱长期不懈的抗争中,探索总结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项技术有“抑蒸、保温、集雨、抑草”等作用。通过覆盖抑蒸、垄面集雨和沟垄种植,使有限降水由“垄”向“沟”叠加,实现了降水在田间“沟垄”尺度上的重新分配,无效降水变有效降水;将覆膜时间提前至冬前或早春顶凌覆盖,抑制了播前土壤水分的蒸发,使降水由非生长季向生长季叠加,从而实现了水分在时间尺度上的重新分配,巧妙改变有限降雨的时空分布规律,大幅度提高有限降雨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有效突破了制约旱作农业的瓶颈,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发展旱作农业的成功之路,彻底解决了甘肃粮食自给问题。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走出了从牧区资源约束型向充分利用农区饲草料资源发展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性优势的牛羊产业带,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产业化之路

  将特色打造成优势

  特色因不同而然,优势则是强与弱的较量。富有特色的甘肃农产品,能否藉由打造一个优势产业?甘肃用“强龙头、建基地、兴流通、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和目标,走产业化之路来回答。

  记者:甘肃的农产品富有特色,在农业生产中,农民的增收情况如何?

  刘志民:农业要发展,仅靠传统的小农方式很难实现,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要坚持用市场经济的思维谋划农业工作,用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用以人为本的思维谋划农民增收。

  刚才我也提到了,我们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强龙头、建基地、兴流通、促增收”。近年来,我们从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三个层面上进行调整,按照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整体推进,加快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批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实现由特色产业到优势产业的转变。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了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和以庆阳为主的瓜籽、杂粮加工基地,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五大优势蔬菜产区以及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瓜菜制种、酿造原料基地。

  基地建设不仅带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而且辐射全省,形成了一个个享誉全国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以马铃薯为例,全省种植面积已达1062万亩,鲜薯产量1600多万吨,面积居全国第二,产量居全国第一,已发展成为国内重要产区和最佳种薯繁育基地。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基本实现全覆盖,已建立健全了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的五级种薯扩繁体系。马铃薯脱毒种薯不仅在省内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每年还向外省供应马铃薯原原种3亿粒以上。每年销往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的鲜薯达350万吨以上,稳定占领了中原市场,在华南、西南市场也占据主导地位。

  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960多万亩,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为加工企业提供丰富原料的同时,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2014年,全省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的农户达到23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5%,增收总额达到60.11亿元,户均增收2557元;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增收总额达到39.48亿元。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强龙头”,龙头企业在甘肃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刘志民:非常重要的角色。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龙头企业就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近年来,省里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培育龙头企业集群,基本覆盖了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以牛羊肉、马铃薯、玉米制种、中药材、苹果蔬菜等产业为主的企业集群。

  截至2014年,全省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00多家,农产品加工能力1400多万吨。其中,省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39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7家。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761个,1亿元以上的84个,5亿元以上的7个,10亿元以上的5个。4家企业上市融资,5家企业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全省建成了4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4个省级示范基地。定西市安定区以马铃薯淀粉加工为主的巉口示范区、陇西县以中药材加工贸易企业为主的文峰中药材市场、平凉市静宁县以苹果购销企业为主的八里示范区等与龙头企业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一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由一至二个大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龙头企业集群的崛起,还扩展了农产品加工领域,提升了农产品初加工的转化率。加工的产品由过去以粮食加工为主向畜产品、果蔬、中药材及玉米淀粉和地方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延伸。其中建成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60户,淀粉加工能力近80万吨;牛羊肉加工企业36家,年屠宰能力70万头;浓缩果汁加工企业7家,年生产能力12万吨;玉米制种企业37家,加工能力60多万吨;啤酒麦芽加工企业42家,设计生产能力85万吨;紫花苜蓿加工厂74家,年加工能力160万吨。2014年,甘肃省农产品初工转化率达到49.5%。

  值得一提的是,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大规模的基地,给农民提供种子、技术等各方面的服务,提出生产的要求,最后再把符合标准的农产品买回来,形成了企业和农民双赢的格局。同时,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批发市场、家庭农场等纷纷流转土地,开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共同分享利润成果,不仅促进了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也较好地发挥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产业化组织在优势产业、优势区域的基本全覆盖,也有力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记者:“兴流通”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志民:我们有好的农产品,有强力的龙头加工企业,但产品最终要成为商品,还是要借助发达的流通体系。近年来,我省在完善农产品产销流通体系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2014年,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114家,其中产地批发市场96个,年交易量达到160万吨,交易额达359.89亿。已形成全省连通,产销呼应的多层次市场格局。2012年底农业部正式批复在定西市建设国家级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市场定位为代表国家级水平的大型马铃薯批发市场,将成为全国马铃薯物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播中心、科技交流中心和会展贸易中心,引领全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二是积极促进农产品外销。加工类农产品出口,以苹果汁、干酪素、瓜籽、脱水蔬菜、番茄酱、苹果等为主,约98个品种,去年出口额3亿多美元。近两年,农牧厅在广州、上海、北京、义乌等城市开办了10多个销售窗口,有100多个品种进入了北京、上海、广州的60家大型超市,年销售5亿元左右,发展势头良好。

  三是抓好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工作。2013年11月,省农牧厅与兰州银行签订了“共同推进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框架协议,准备共同建设一个服务“三农”、汇集甘肃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甘肃农产品在线。该平台的运作模式是:省农牧厅发挥政策引导优势、形成省市县联动;兰州银行投入资金、技术、渠道资源,与企业共同打造开放式网上交易平台。目前,平台搭建已初步成型,5月初正式对外运营。目前,入驻的经销企业1000多家,经营20大类3000多个农产品。产品主要销往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月销售额60万元左右。此外,2014年甘肃省被列为全国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试点省份之一,宁县与甘谷县两个试点县区已建立村级信息点360个。

  另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农产品加工储藏体系建设的支撑。2008年以来,我们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马铃薯安全贮藏库建设,组织实施马铃薯生产用种薯安全贮藏工程,全省马铃薯贮藏能力达350万吨;扶持建立果品、蔬菜贮藏库,每年新增果品贮藏能力16万吨,全省千吨以上气调库贮藏能力达到130万吨,蔬菜贮藏能力达110万吨。特别是2012年国家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以来,我省连续三年被列为组织补助政策试点实施的省份,累计安排中央奖补资金1.9亿元,省上配套1600多万元。三年来,共有376个专业合作社、8978家农户参与,累计建成13574座马铃薯、苹果贮藏设施,新增贮藏能力44万吨。粗略估算,仅产后贮藏一个环节就减少损失近1.5亿元。

  记者:品牌往往是优势特色的代名词。甘肃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如何?

  刘志民:品牌的作用确实很大,我们一直以来,都坚持“企业为主、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方针,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来抓,培育、做大做强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产业支撑。

  建设一个好的品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首先必须要生产出好产品。产品好不好,又要有标准,要让数据来说话。为夯实品牌创建的基础,我们突出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体系建设。在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行产地标识管理和产品条形码制度,打牢农业品牌发展的基础。

  此外,我们也花了很大功夫,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作为农业品牌经营的主体和核心来培育、扶持。我们说“企业为主、市场导向”也就是这个意思。品牌的事,往大了说,是甘肃的事,但最终毕竟还是企业自己的事。有了好的品牌,多方受益,但受益最多的应该还是企业本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种业核心基地,形成了以兰州为核心的高原夏菜基地、以定西和陇南为代表的中药材基地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定西为代表的马铃薯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以张掖为代表的玉米制种和中药材面积居全国第一位,以静宁和天水为代表的苹果面积居全国第二位。玉米制种产量占全国的60%,当归产量占全国的65%,党参产量占全国50%,黄芪产量占全国50%,板蓝根产量占全国60%,柴胡产量占全国40%。

  目前,全省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如:甘肃高原夏菜、平凉金果、天水花牛苹果、岷县当归、陇南油橄榄等。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1326个,其中,绿色食品568个,有机农产品81个,无公害农产品61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占全省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45%以上。

  品牌市场影响力的提高,离不开营销推介。近年来,我省把培育品牌和宣传推介作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工作的重点环节。先后举办甘肃农博会、兰洽会、全省名优苹果鉴评会等活动,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并引导、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农产品推介会、产销会、农博会,加大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陆续建成甘肃苹果、油橄榄、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产品展销专柜,探索尝试农超对接模式。今年年初,“甘肃特色商品展示展销馆”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正式开馆运营,进一步带动了甘肃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起点低 爬坡快

  发力黄金发展期

  曾经的甘肃,农业靠天吃饭,却只能望旱兴叹;农民终年劳碌,仍不足以果腹。如今的甘肃,已是旧貌换了新颜。时下,甘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适迎黄金发展期,更逢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提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搭上了快行列车。

  记者:在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哪些问题?是否有突破?

  刘志民:问题是时时刻刻存在的,但总的来看,大部分是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发展是可以解决的。比如说,基地建设滞后、规模小的问题;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业相对落后的问题;品牌优势不明显的问题;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弱、科技含量低的问题等等。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我觉得还是人才缺乏的问题。一方面,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非公企业工作。另一方面,非公企业普遍存在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生产环境差、用工不规范等问题,留不住人。同时,大多数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企业管理者知识水平、管理能力、法律意识不高,对管理人才重视不够,企业普遍缺乏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与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也还有一些问题,时不我待,当下可以通过各方努力,在短期内就能有效处理的。比如多数农业企业贷款成本较高且没有足够的抵押品。企业信用担保融资、民间借贷与小额贷款公司运作等融资渠道不成熟,贷款程序繁杂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大部分农业企业资金匮乏,制约了农业企业的发展。

  为此,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具体来说,2008年以来,省级财政每年整合扶持资金10多亿元,集中扶持优势产业发展。省上在原有5000万元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根据出台的专项扶持办法,增加财政专项,整合相关资金,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多年财政累计投入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资金20多亿元,争取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500多亿元,并且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省财政还设立专项资金,为双联贷款、妇女小额贷款、牛羊规模化养殖和设施蔬菜种植贷款、中药材保险等给予贴息和补助,为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生产提供资金支持。2015年,省农牧厅与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培育省内企业进入“新三板”和主板资本市场。省级财政在增加产业化扶持资金的同时,整合相关部门资金,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信贷投入为依托、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记者:甘肃特色农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如何?关键和主攻方向在哪里?

  刘志民:回顾我省特色农业的历程,发展道路历尽沧桑;展望未来,甘肃特色农业发展充满希望,潜力巨大。

  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起点低,但我们爬坡的速度快,也必须快。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全省上下正在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1236”扶贫攻坚行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等一系列行动,特色农业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

  过去农民总结农业要发展,有三句话,叫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今天和今后仍然如此。各地如此,甘肃也是如此。

  下一步,首先还是要继续发挥政策优势,进一步推进基地建设。其次要加强科技支撑。这方面除了推广实用技术之外,我们认为,甘肃未来农业发展,必然离不开“产业规范化,生产标准化”,因此大力扩展和深化标准化生产,扩大标准化生产的覆盖面,在更多的品种和地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将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之一。此外,引导企业创建知名品牌也是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仅靠增加有形资本投入和开发自然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要有发展后劲,还需要各种人才。营造一个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尤为重要。因此,积极引进人才,进一步培育发展后劲,可以说是我们产业发展上的战略性部署。

  记者:“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甘肃特色产业而言,意味着什么?

  刘志民:甘肃自古就是中原进入新疆、西通中亚西亚国家的唯一陆上战略通道,是国家西进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段。

  “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各省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4年5月,甘肃省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甘肃省的历史文化、资源能源和产业基础等优势,努力把甘肃建设成为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借助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下的良好基础,加上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有较强的互补性,甘肃将逐步成为农产品出口的前沿阵地。

  随着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实施和中哈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两条向西开放国际铁路通道的开通,丝绸之路沿线优势产业互补合作的潜力越来越大。据统计,近5年甘肃农产品通过新疆各边贸口岸出口量年均增长5-10%,主要有苹果、马铃薯、洋葱等,其中中亚国家对秋冬季新鲜蔬果非常欢迎。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中西亚、中东欧等地区的合作。一是进一步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相互间的沟通和了解。近两年,农牧厅已多次派出考察团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地进行农产品对接和推介,效果良好。甘肃洋葱年内有望直销俄罗斯圣彼得堡。二是着力打造我省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加快建设一批面向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基地,探索在哈萨克斯坦和莫斯科市郊建立设施花菜基地。三是健全完善甘肃农产品出口营销体系。积极搭建并充分运用甘肃农产品出口服务平台,及时将中亚国家的相关信息反馈给农产品流通企业,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