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加工业是解决转型困境的支点
时间: 来源: 作者:王习农,李喜甫 字号:【

  农产品加工业天然具有工农、城乡产业和资源的价值交换等产业社会融合的特征,其发展过程既是农业工业化、信息化和应用新技术、新资本的过程,也是农村、农民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成果的过程。农产品加工业对于破解当前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问题,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实现等方面,具有战略性地位和作用:

  首先,通过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破解当前中国产业和经济发展困境,解决内需不足,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和隔阂,推动市场价值实现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从外需拉动转变到内外需并重的发展战略上,需要解决第一、二产业之间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衔接问题,及第一产业发展转型过程中的分流和就业问题,进而延伸至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从本质而言,就是要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市场扭曲,以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可能。

  其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为中国区域间的产业分工调整,促进国土规划和功能分区按照资源结构特点重新布局,促进地区间的合理经济结构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均衡稳定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采取的是沿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这在极大促进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同时,带来了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区域布局失衡,农产品西部生产、东部消费格局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产地初级加工薄弱和不足等问题。农产品加工业本地化发展与农业初级生产原料基地的有效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本地就业,也为缓解区域发展失衡和稳定农产品加工业布局,促进东西部协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再次,农产品加工业带动从事初级产品生产者的农民进入终端市场,进而解决小农和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的规模化、现代化。当前现代发达农业的涉农产业体系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和价值提升实现为核心的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组织结构形态。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无论是在农产品价值链中的增值提升、农业产业链中的投资占比,还是对于食品工业和粮食安全保障、涉农产业体系的构造和组织分工,或是价值实现和分配等都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

  最后,随着信息和知识技术创新的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传统工业化时代的加工和产业融合的理念被打破,这为新型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以及创意农业与休闲多功能农业发展,促进市场化和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新信息网络技术革命彻底颠覆和打破了传统的规模与地理区隔所带来的产业区隔问题,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最直接有效的低成本对接和价值实现,也为破解当前中国小农与市场之间矛盾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体验式消费和体验经济为乡村和农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乡村经济进入到了服务经济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新阶段,乡村休闲旅游和观光已成为中国城乡隔绝下城市居民满足其自然心理需求的一种逆城市化行为。

  ​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