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好放歌 ——聚焦大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时间: 来源: 作者:包尚友 字号:【

辽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系列报道(三)

  今年夏天,大连的乡村旅游特别火爆,旅顺、金州、长海县和“北三市”的乡村游和农家乐备受热捧。家庭组团果园采摘、农庄赏花、体验民俗乡情等成为都市游客的新时尚,许多外地游客也要感受一下大连乡村的魅力。

  大连市下辖七个涉农区市县,四个涉农先导区。这里空气清新、水质优良、交通便利,有着稳定的农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田园景观、深厚的农耕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政府“定标准”,

  加速提档升级

  漫步在石河村的东沟满族文化一条街上,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更有着浓郁的满族风情。

  “五坊”内,小毛驴正在转圈拉磨;民俗馆中的轳辘井、摇车、乌拉鞋、点葫芦、蓑衣等让很多人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过去;新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项目,采用传统的中国风风格布展,运用触摸屏、投影、电视、沙盘等多种形式进行民族特色展示,让人们了解民族发展、政策和本地民风;还有花卉坊、陶艺坊、织绣坊、书画坊、茶艺坊,以及小吃一条街、满族人家、皮影戏……俨然就是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普湾新区石河村是大连市第一个制定村级旅游规划的行政村,2014年景区共接待游客51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到5600万元,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

  自2006年以来,大连市坚持政府引导,规划先行,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2008年9月,大连市制定出台《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作为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11年5月,大连市出台《大连市政府投资重点园区基础实施项目建设实施细则》,得到各区市县的积极响应,各级政府拓展融资渠道并设立了配套发展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这些文件的先后出台,为大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着力完善了规模休闲农业企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体系。

  大连市农委副主任韦敏介绍说,为了加速提档升级,大连市按照国家旅游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出台了《大连市特色旅游乡镇考评标准(试行)》、《大连市旅游专业村考评标准(试行)》、《大连市星级农家乐考评标准(试行)》,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标准化体系。截至2014年底,大连市规模以上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共计690余个,从业人员2万余人,带动农户38000余户,年接待90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6亿元。大连市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建设,以发挥示范企业的带头作用。

  据了解,从2010年至今,大连共获得休闲农业领域荣誉21项。其中,金州新区和庄河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杨家村、普湾新区东沟农业旅游风景区、庄河市天一庄园等六个单位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普湾新区石河村东沟和王家镇海王九岛东滩村分别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有魅力乡村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金州新区紫云花汐薰衣草庄园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农业“嫁接”旅游,

  产业融合求发展

  距离旅顺口区政府不远的小南村,曾经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大连近郊游的热点。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的休闲旅游近乎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游客们既可以在太空植物园亲眼目睹200斤重的南瓜、长在树上的地瓜,皮球一样大的茄子,可以亲手栽种各类“太空植物”,也可以在蝶恋花蝴蝶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蝴蝶们共舞、体味放飞蝴蝶或者亲手制作蝴蝶标本的乐趣,还可以跟师傅学习制作拥有140年历史的旅顺糖鼓火烧。所有这些都吸引着每位希望在宁静乡村中找寻精神快乐的人们。

  几年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小南村的大部分土地被征用。为了带动失地百姓就业,小南村“两委”班子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和二龙山、松树山堡垒、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糖火烧等人文资源,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的多个景区,紧密围绕本地农业生产类型发展生态农业游,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科学普及、游览购物、餐饮住宿、四季采摘融为一体,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体品牌。2011年,小南村景区被确定为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被辽宁省旅游协会授予游客最喜爱50佳景区,被辽宁省市区旅游局授予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兼顾的特点,大连很多村子都十分注重发展这一新兴行业。大连市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始终按照“农旅结合”的思路,大连市农委和旅游局积极联动,坚持立足农业根本,突出旅游特色,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

  与此同时,政府还积极支持和鼓励休闲农业经营者依托当地特色资源,设计、开发、销售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果盒、自酿米酒、非转基因压榨豆油、鲜花香皂、薰衣草精油等农产旅游商品,逐步完善休闲农业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使“饮食、旅游、购物、娱乐”融为一体,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互提升,持续发展。

  就地取材显特色,

  创意营造差异化

  沿着景观路登上位于旅顺口区龙头街道的大孤山,俯视龙湖村,满眼尽是绿色。山谷内遍生各种各样的草药,由此得名“药王谷”。游客走在“药王谷”中,听龙湖村委会主任王德富讲述身边的草药故事,身心已经浸润在这天然氧吧里了。

  四年前,龙湖村新一届村委会广泛听取广大村民的建议,确定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保护家乡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型美丽乡村”的独特发展方向。龙湖人依托自然生态环境,就地取材重点发展生态绿化、珍稀苗业、休闲观光旅游、中医药、高端养生养老等集体产业。先后启动龙湖公园、龙溪生态公园、药王谷森林公园、薰衣草荘园、大樱桃及新疆杏采摘园、红豆杉盆景基地、民俗村等特色项目。几年前,大孤山出土了大量远古陶片和石器。经鉴定,这些出土文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属龙山文化时期。龙湖村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对该处文明遗址进行了保护性挖掘,并准备在这里修建古文化博物馆。村东的自涌泉也得到了综合利用,白天这里是一处旅游景观,到了晚上这里又成为了水厂,真是“旅游、生产两不误”。

  今天的龙湖村已成为省级生态村,并正在申报国家级生态村。特色项目的推出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营造出差异化发展态势,不仅吸引着外来投资和游客,更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他们不光可以到旅游商业网点工作,还可以通过经营小生意来直接增加收入。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出现了同质化,不管去哪里的农家乐,都是大同小异。不光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还会导致游客引不进、留不住、难再来的问题。而在大连,不少地方都开始像龙湖村那样就地取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地处庄河市的天一庄园,浓浓的台湾风情充满整个园区,园区内提供的饮料和快餐均由台湾本土空运而来,让顾客享受到最地道的台湾餐饮。还有很多一看名字就知道特色的农庄,如以自酿米酒为主的“冰峪酒庄”,以观赏薰衣草为主的金州新区“紫云花汐”薰衣草庄园等,都是经营主题鲜明的园区,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美好的回忆。

  搭平台“勤吆喝”,

  品牌兴农“尽开颜”

  8月末,参加2015中国庄河“天门山杯”环英纳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的选手们齐聚英纳湖畔。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这一国家4A级景区,由此引起世界瞩目。随着赛前预热活动“单车宝贝”线上海选以及庄河骑游线路的推出,庄河的各个景点与景区,也在互联网上着实火了一把。

  庄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良好的节庆活动成为激活旅游资源的重要砝码。在庄河市委、市政府打造的多项旅游推广活动、旅游线路设计中,节庆产业都是其中的亮点。政府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共完成40多个旅游项目建设,总投资达100多亿元。其中,海王九岛旅游区、步云山旅游区已被列入国家旅游资源储备库。海王九岛渔家乐项目被评为东北三省热点旅游线路,庄河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为了健全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庄河还通过运用全媒体营销策略,构建开放、现代的旅游信息化网络平台,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建设。今年四月进入征集阶段的“谁能代言庄河”评选、庄河特色产品特色餐饮店及征集文化旅游产品创意活动也在庄河乃至大连掀起旅游文化创意高潮,在征集中,庄河市政府整合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挖掘庄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性,通过影像长廊、LED视频播放、现场展示等形式,将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艺术及特色民俗文化不定期展现在群众和游客眼前,创新的宣传和营销方式引来不少市民游客点赞。

  “互联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仅是庄河,整个大连市都行动起来了。

  据韦敏副主任介绍,大连市近年来充分利用国家“魅力城乡网”和大连市农业信息网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宣传。休闲农业实现网络宣传后,各地休闲农庄游客数量明显增加,经济收入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大力宣传大连农业节庆活动,如国际大樱桃节、苹果节、蓝莓节、滑雪节、垂钓节等,节庆活动把消费者直接拉到了农民家门口,把市场直接开设在田间地头,让游客亲自参与农业生产、采摘过程,既减少了中间环节消耗,又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还有效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了新的农业经营模式,也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2014年,大连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3547元,同比增长9.7%。

  依托节庆活动和网络宣传,大连引导更多市民和国内外游客走进美丽乡村、领略田园风光,参与农(渔)体验,同时进一步宣传、展示,打响了大连休闲农业品牌,提升了知名度与美誉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多功能融合。

  韦敏副主任表示,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劳动力当地就业、建设美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大连市还将采取加大示范创建工作力度;推进乡土文化挖掘工作;实施从业人员标准化培训;继续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等措施,全力以赴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