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镇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西北部,下辖29个行政村,总人口4.1万人,是典型的农业乡镇。近年来,小孟镇全面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良种良技良法全域应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三篇文章”,实现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粮食单产持续提升。
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文章,打通提升粮食单产关键环节。小孟镇充分发挥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金麦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优势,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规范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由合作社提供“耕、种、防、收”专业化服务。通过社会化服务,推动小麦单产由1200斤/亩提升至1350斤/亩,亩均田间管理成本降低5%左右,实现了粮食稳产丰产、农户受益增收的“双赢”局面。特别在“三夏”“三秋”、春耕备耕等关键农时,合作社全部大型机械、烘干机组、人员力量24小时全天候作业,通过新机具、新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推动粮食机收损耗率由以前的3%下降到1%左右。金麦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自走式小麦玉米收获机、大型拖拉机、粮食烘干机组等各类农机具及配套设备100余台套,年烘干粮食能力1万余吨,粮食储存能力3000吨,社会化服务半径覆盖周边2市3县5万余亩耕地。
做好“良种良机良法全域应用”文章,抓实提升粮食单产有力支撑。依托金麦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村、生产组为单位,着力构建统一优良品种、统一肥料供应、统一机械耕作、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粮食收销的“五统一”粮食生产体系,实现粮食生产降本增效。以小孟镇苏户村为例,该村依托本村勤农智慧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大力推行“五统一”粮食生产体系,实现了济南17、中科505、荃科782等优良品种和小麦双宽播种、玉米穗茎兼收、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等良机良法整村覆盖,亩均为农户节约种子、农资、农机等成本150余元,粮食亩产提升10%以上,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持续深化新机具、新技术应用,先后参与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小麦深松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机械化、玉米茎穗兼收作业、玉米生产机械化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引进推广小麦双宽播种、氮素后移、玉米单粒精播等12项新技术,累计运用面积达120余万亩,推动粮食增产8.8万余吨,实现总经济效益1.35亿元。
做好“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文章,拓宽粮食单产提升有效路径。创新实施秸秆离田综合回收利用项目,依托专业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收粮服务,粮食归农户、农作物秸秆统一回收打包作为养殖饲料和生物质发电燃料进行销售,既节约了农户收粮成本,更显著改善了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使用,有利于农户翻耕播种及田间管理,对小麦、玉米等轮作种植粮食作物单产提升效果明显。2024年,小孟镇共回收利用小麦、玉米、大豆秸秆8000余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0万元,秸秆离田地块粮食单产较其他地块提升5%左右。创新“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粮油企业”粮食流通模式。苏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头整合农户土地、粮食等资源,一头联系对接本地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大型粮油企业,大力发展粮食订单化种植,建立稳固的粮食供应关系,在收购环节提前锁定粮源,方便农民售粮,变“农户自己拉着粮食找买家”为“统一代存到仓储服务中心等买家”,较好解决了农户对后期粮食价格上涨期望值高、产后惜售导致存粮损耗等突出问题,粮食损耗较之前传统模式减少8%左右,实现了“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人民政府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