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市根据各区县乡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不同,采取因村制宜、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培育新产业,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路径,促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出“党建引领型”“对外投资型”“村企共建型”三个案例,破解了乡村集体经济增收共富缓慢的难题,创造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新方式。
党建引领型
苏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选优配强集体经济发展“领头雁”,充实村“两委”班子,引领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吴江高新区黄家溪村,深入实施“融入式党建”创新工程,坚持规划引领,深挖特色资源,着力建设“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美美黄家溪”。2008年黄家溪村年收入仅50万元,2021年实现村级可支配收入1768万元,一跃成为明星村。
太仓市陆渡村利用与上海市接壤的优越地理位置,以“抓好党建促经济,立足村情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造血功能,不断完善硬件、升级软件,以增加村民收入为工作重点,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与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的发展新路径。
对外投资型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壮大的几种发展投资模式有明确的限定。
张家港市经济开发区农联村,通过“两稳一减”的发展模式,稳妥推进房地产项目跟投,创新股权投资,减少“散乱污”和低效能企业的物业性收入,积极同专业的投资团队合作,组建专项基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拥有良好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股权的中长期投资,探索创新出一条“社会投资撬动,强村富民”的农联之路。目前已成立专项投资基金6个,参与投资项目25个。该村还积极与在本村地面上开发建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展合作,参与项目跟投。分别与国内的知名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资金跟投合作,拓展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目标。
张家港市南丰镇面积62.4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4万人。近年来,南丰镇坚持“抱团发展、多元发展、靠大联强、惠农导向”发展目标,四力齐发,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速增效,不断开创强村富民新局面。南丰镇在张家港市成立了村级经济联合发展公司,各村入股,通过村级经济联合发展公司进行项目建设、股权投资,年底统一分红,盘活各村可用财力,目前该公司拥有总资产近3亿元,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下沉优质资源。南丰镇将镇上已建成的近10万平方米工业、商业用房,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该公司,同时新建6万多平方米的工业、商业用房,全部交由该公司运营,保证了稳定的收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该公司还入股49%参与南丰镇与深投控、张家港市产业资本中心合作的基金项目。当前,全镇12个行政村可支配收入达2.4亿元,同比增长12.2%,村均达1997万元。
村企共建型
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社会投资主体联合投资、联合经营,开展村企合作,推动城乡要素互换、优势互补。
太仓市雅鹿村按照“以企带村、村企联动”的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集体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雅鹿村在雅鹿化纤产业园累计建成各类物业用房70000多平方米,其中标准厂房60000多平方米,三产商业用房近100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用房约3000平方米。现在雅鹿化纤产业园入驻企业16家,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261名,雅鹿化纤产业园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每年可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租金收益超500万元,成为雅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雅鹿村还购入雅鹿集团旗下的闲置地块,建设小型工业园区科创孵化基地,对外开展租赁,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促进集体经济茁壮成长,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
张家港市建设村位于锦丰镇工业东区,总面积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23人,流动人口2953人。近年来,建设村坚持“以村促企、以企带村、村企共赢”发展目标,与村内的江苏省中油泰富石油集团联合发展,通过村企共建模式,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和联建企业要素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村企双方签订合作经营协议,成立“锦乐加油站”股份公司,村集体经济占新公司45%的股份,双方合作投资总额1000万元,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共赢,达到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苏州市充分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带动作用,创造性地开展乡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很好的带动示范作用。目前全市各区(市)村、镇,根据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选择适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集体和农民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集体增收、农民共富的乡村振兴大目标,对实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和推广实施效应。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