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增强强村富民“驱动力”
时间:2025-08-21 16:47:45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 作者:张福德 赵晓琴 字号:【

  民勤县是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是典型的沙漠气候区农业大县。全县辖18个镇、24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79.63万亩。近年来,民勤县依托资源禀赋和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2020年,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2740.22万元,到2024年增长至6976.81万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4%。村均收入由2020年的11.05万元增长到2024年28.13万元,增长了2.55倍。

  发展模式

  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夯实发展后盾。民勤县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过程,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助推富民兴村、促进集体增收的“强力引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工作方案》,各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不断转变农村集体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东坝镇东一村产业基础较差、集体经济薄弱,对此新一届村党支部想办法、找出路,积极争取50万元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连同村集体自筹资金20万元,集中连片搭建占地100亩的三代日光温室200座,引导13名党员带头推广新技术,吸引50户农户以资金、土地等入股合作社发展人参果产业,带动全村60%的农户致富。2024年棚均收入达8万~11万元不等,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10.5万元。2024年东一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44万元。以东坝镇东一村为示范引领,带动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各级帮扶单位扶持发展资金360多万元,各乡镇共统筹257万元投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产业中,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逐步凸显。

  以管长远的措施拓展发展渠道。民勤县积极鼓励各村探索推行“集体所有、有偿使用”模式,增强强村富民“驱动力”。薛百镇更名村近年来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农民以土地入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辣椒、沙葱、人参果等多种高效产业,让日光温室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引擎”,2023年,更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1.8万元。东湖镇维结村2017年立足本地湖羊蛋白质含量高、肉质鲜嫩、膻味轻的特色优势,以县财政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专项资金150万元入股,探索以“公司+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企业以“投母还羔”模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维结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0.86万元增加到2024年2.2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10.19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25.7万元。

  以多元化的潜力挖掘凸显发展成效。民勤县通过深挖村级资源优势、盘活现有存量资产、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探索劳务服务模式、开展生产居间服务、大力发展电商服务和加大统购统销等措施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薛百镇五星村改造提升集体闲置房屋15间、盘活闲滩空地4处,引导群众大力发展农家超市、农产品运销等产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获得租赁收入7.5万元。张八村盘活村集体农林场土地800余亩,建成日光温室136座,带动村集体增收8万元。夹河镇朱案村面对全村土地多由老人耕种的现实,村党支部成员听建议、想对策,创新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2023年,组织种植大户流转土地4000余亩,并签订居间服务协议,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3.93万元。重兴镇红旗村依托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和红崖山环库旅游总体规划和区位优势,建成集“风貌展示、休闲度假、综合服务、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红旗谷”特色旅游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到16万元。苏武镇元台村党支部成功探索出了种、肥、水、防、收、耕、销“七统一”的托管模式服务,2023年,元台村仅土地托管服务费达22.9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2.16万元。民勤县积极选树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将东一村打造成“中国人参果之乡”“中国一乡一品”人参果种植基地,收成镇珍宝村打造成“中国蜜瓜之乡”核心产区,在大坝镇八一村共建“中国沙葱之乡”种植示范基地,全面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倍增,形成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

  以长效化的制度机制激励发展动力。为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组合拳”,民勤县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涉农项目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加大贷款支持力度,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减轻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农村公益事业的压力。制定出台《民勤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和《民勤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激励办法(试行)》,建立了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奖励机制,对完成目标任务、村集体经营年收益超过5万元的,从增量部分中提取不超过20%的比例,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对完成目标任务的村集体和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进行奖励,激发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热情。民勤县还采取“订单+委派”方式,遴选农业农村、财政、住建、商务、科技、文体广电旅游等部门12名专业人才和科技人员,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顾问团,开展产业规划、技术咨询、市场对接、品牌培育等服务。

  经验启示

  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发展根基。建立“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单位联村”的帮扶机制,推动机关事业单位、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结对共建,帮助谋划项目、对接资源,选拔返乡创业人才、退役军人等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提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能力。

  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发展后劲。深入挖掘民勤县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等,支持村集体与龙头企业合作建设冷链仓储、精深加工项目,提升蜜瓜、肉羊等特色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同时,推动“农业+文旅+康养”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产业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县镇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规范土地、集体资产流转交易,实现农村产权交易数字化覆盖。加强基层财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明确审批权限和流程,确保财务支出合理、合规。加强财务公开,定期向村民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接受村民监督。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投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引导社会投资投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投资、入股、捐赠等方式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开发适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的金融产品,如农村集体资产抵押贷款、农村产业发展贷款等,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担保服务,提高其融资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农村经济经营指导站)

责任编辑:刘天承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